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检验医学中的数据分析:红细胞参数之RDW-SD和RDW-CV

发布于 2023-10-16 · 浏览 7468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0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子汉 推荐
icon子汉 已点赞
iconguodanni +5丁当

之前在园子里查阅了大家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结合自己的学习,写了一下个人的理解。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近十年的热度很高,其不仅仅在贫血鉴别诊断,在其他临床各个专业中都有应用,包括新冠的诊疗中。

img


  •  一、经典教材中的RDW-SD和RDW-CV

在200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检验基础(第3版)》中,介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一个较新的红细胞参数,由血液分析仪根据红细胞体积的直方图导出,反映所测标本中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程度,常用变异系数(CV)表示。书中没有介绍RDW具体的计算方法。

在201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中,对RDW-CV和RDW-SD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见图1-1和图1-2)。

img


图1-1 201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中RDW方法

img


图1-2 201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中RDW方法

根据《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的描述,RDW-CV是“红细胞在体积分布曲线上1SD的分布宽度与MCV的比值“,似乎是由RDW-SD/MCV计算得出。但是紧接着描述“RDW-SD是独立于MCV的RDW表示方法”。

经典教材中并没有给出更为详细的计算方法,但是基于第5版中的描述,我们会认为RDW-SD和RDW-CV是基于统计学中的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的概念。在统计学中,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属于描述统计中用于描述分布离散程度的参数。

那么RDW-SD和RDW-CV有关吗?是相关关联的?还是相互独立的?

  •  二、仪器说明书中的RDW-SD和RDW-CV

为了弄清这个疑问,我翻阅了手边sysmex血液分析仪《XN系列操作手册》(见图2-1和图2-2)。看到这个信息更疑惑了,RDW-SD的测算方法很好理解,但似乎和统计学的标准差计算没有什么关系,RDW-CV从公式看不仅与RDW-SD没有关系,与变异系数似乎也没有什么关系。

img


图2-1《XN系列操作手册》中的RDW-SD

img


图2-2《XN系列操作手册》中的RDW-CV

仅仅是从图中阴影的“全粒度面积的68.26%“感受到其与正态分布下的曲线面积一致。L2-L1是这个阴影的宽度,L2+L1是分布曲线基地的宽度。也就是说当假设红细胞直方图是近似正态分布时,L2-L1=SD,而(L1+L2)/2应该就是MCV(平均红细胞体积)的位置。

但如果是这样,那为什么不直接用红细胞体积的标准差和MCV直接计算呢?创造使用这样的图形参数会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知道红细胞分布多数情况下并不完全是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尤其是病理情况下,例如小细胞性贫血时的左偏态或双峰形式。这时使用由正态分布得出的统计学参数计算RDW-SD和RDW-CV会产生误差,并且不能很好的反映细胞的异质性,而通过红细胞直方图的图形参数,适用性更广,准确性更好,大家觉得呢?

那么RDW-SD取“20%频率水平上的分布宽度”的20%是如何而来的?这个似乎有点玄学的味道,在丁香园许多站友也有类似的疑惑(见图3)!

img


图3 丁香园站友的疑惑

  •  三、文献中的RDW-SD和RDW-CV

通过阅读文献,发现并不是所有血细胞分析仪的RDW都是利用这个20%水平得到了(见图4)。

img


图4 不同检测系统RDW计算原理差异

在贝克曼-库尔特(Beckman Coulter)血液分析仪中,红细胞计数和大小测定是基于Wallace H. Coulter在近60年前最初开发的方法(即“库尔特原理”),然后在RBC直方图基线以上20%的高度水平处计算RDW。

在雅培(Abbott)血液分析仪中,红细胞在等体积球形化后通过电阻抗技术进行测量,然后从高于直方图基线的50%高度水平的红细胞直方图位置计算RDW,并将阈值设置为模型高度的4%。

在西门子(Siemens)血液细胞分析仪中,红细报通过流式细胞术和2-角激光散射分析。红细胞是等体积球形的,因此光学散射不再像基于电阻抗的分析仪那样依赖于细胞形状。因此,当细胞通过激光束时,最终测量基于散射度。然后在60和120fL之间的有限窗口中根据RBC直方图计算RDW。

在希森美康(Sysmex)和迈瑞血液分析仪中,红细胞大小不是直接测量的,而是通过除以红细胞比容来获得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希森美康(Sysmex)和迈瑞等仪器厂商创造性的使用直方图基线以上20%的相对高度处的分布宽度来计算RDW。

至于为什么是20%?目前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我觉得可能是统计学中的一种约定俗成——“二八定律“。例如之前我们介绍定性实验不精密度评定时,”如果−20%至+20%的浓度范围包含了C5-C95区间,则认为此方法精密度较好“(见图5),指南中也创造性的引入了一个20%的界限。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工作中还有哪些20%!

img


图5 定性实验不精密度评定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知道以下几点:

(1)由于各个仪器原理不同,RDW的计算方式也不同,不同检测系统间的结果不能完全比对;

(2)Sysmex和迈瑞根据仪器自身红细胞测量技术,仿照Beckman Coulter的20%设置了RDW-SD的计算方法,又创造性的利用图形参数设置了L1和L2来计算RDW-CV;

(3)Sysmex的RDW-CV是利用红细胞分布直方图峰值附近68.26%的曲线下面积推定的L1和L2截值,是借用了正态分布一个标准差范围内面积的概念,并不是通过计算均数和标准差而推定的L1和L2;

我认为,这两个参数的设定非常巧妙,不仅继承了统计学中SD和CV的理念,而且克服了临床工作中红细胞分布变化多的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为准确和稳定的指标。我们也可以通过了解其原理,在日后工作中设计自己的一些参数和指标。

最后编辑于 2023-10-16 · 浏览 7468

5 19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