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亚玥教授解读:一线治疗 iFCR 联合方案为 CLL/SLL 患者带来深入缓解
近日,一项旨在分析伊布替尼联合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和利妥昔单抗(iFCR)一线治疗不同生物学特征 CLL/SLL 中国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发表于 Blood Cancer Journal,这是国内首个伊布替尼联合方案在 CLL/SLL 治疗中的真实世界前瞻性研究,为此,本期特邀来自中日友好医院高亚玥教授为我们解读该研究的研究设计及缓解率结果并发表相关观点。


研究设计
研究纳入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3 月期间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 iFCR 一线治疗的 34 例 IGHV 未突变、TP53 突变和复杂核型(CK)等不同生物学特征的 CLL/SLL 患者。主要结局为骨髓(BM)-微小残留病(uMRD) 患者的完全缓解/完全缓解伴不完全血液学恢复(CR/CRi)。在 iFCR 3 个周期(C4D0)后、联合治疗 6 个周期(C9D0)后 2 个月、12 个周期(C13D0)、18 个周期(C19D0)、24 个周期(C25D0)和 30 个周期(C31D0)后进行缓解评估。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 34 例患者,中位年龄为 55 岁,61.8% 的患者 IGHV 未突变,32.4% 的患者为 CK。34 例患者中 17.6% 检测到 TP53 突变,其中包括 5 例 del(17p)患者。截至 2022 年 8 月 1 日,27 例患者完成了 24 个周期的治疗。
对所有患者的缓解情况和 MRD 进行分析,最佳客观缓解率(ORR)为 100%,CR/CRi、PB-uMRD、BM-uMRD 和 CR/Cri 伴 BM-uMRD 的最佳反应率分别为 73.5%、76.5%、73.5% 和 61.8%。中位随访 33 个月后,64.7%、52.9%、50.0% 和 47.1% 的患者维持了 CR/CRi、PB-uMRD、BM-uMRD和CR/CRi伴BM-uMRD。2 年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 96.8% 和 100%,3 年 PFS 率和 OS 率分别为 80.0% 和 95.5%。
在 IGHV 突变方面,无 TP53 突变的 IGHV 未突变亚组与 IGHV 突变亚组的 CR/CRi、PBuMRD 和 BM-uMRD 最佳反应率无差异(86.7% vs. 84.6%)。在最后一次随访反应的亚组分析中,TP53 突变是获得持续 CR/CRi 并伴有 BM-uMRD(P=0.011)和单纯 CR/CRi(P<0.001)的患者的唯一不利因素,而在随访期间未能获得持续 BM-uMRD(P=0.175)的患者中,TP53 突变也显示出同样的趋势(图 1)。

图 1. 对 34 例患者的疗效评估
专家点评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在 CLL/SLL 中的持续治疗模式存在缓解深度有限、诱导耐药性突变、增加毒性反应风险和成本高昂等问题。伊布替尼联合化学免疫疗法(CIT)探索了 CLL 患者一线治疗的固定持续策略,可实现较高的无法检测 uMRD 率,并在伊布替尼停药后维持长期缓解。
此项中国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伊布替尼联合治疗方案(iFCR)作为伴或不伴 IGHV 或 TP53 突变状态 CLL/SLL 患者的初始治疗,结果表明 iFCR 方案在初治 CLL/SLL 中有效,并可在 TP53 未突变的患者中达到长期缓解和 BM-uMRD,且 TP53 未突变的患者的疗效不受 IGHV 突变状态的影响。该研究为 CLL/SLL 患者中使用伊布替尼联合方案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参考文献:
1. Miao Y, Sha Y, Xia Y, Qin S, Jiang R, Dai L, Shen H, Qiu T, Wu W, Qiu J, Yang Y, Ding C, Wu Y, Fan L, Xu W, Li J, Zhu H. Ibrutinib plus fludarabine, cyclophosphamide and rituximab (iFCR) as initial treatment i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small lymphocytic leukemia with or without TP53 aberrations: a prospective real-world study in Chinese cohort. Blood Cancer J. 2023 Aug 9;13(1):121. doi: 10.1038/s41408-023-00890-y. PMID: 37558684.
最后编辑于 2023-09-27 · 浏览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