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学习《科学防治痛风 避开认知误区》与文献检索

发布于 2023-08-21 · 浏览 642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7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学习《科学防治痛风 避开认知误区》与文献检索

2023-08-21,辛老师


丁香园,合理用药版,输:痛风“

【1】痛风禁用(果糖)


【2】痛风的对症防治


【3】痛风不疼了也要服药


【4】痛风发展至溃疡怎么办


【5】痛风急性发作怎么办(发布于 2022-04-27)

痛风急性发作怎么办

按:这个临床专科医生治疗痛风小经验,应收藏。


文章选录:

一种药不能缓解疼痛,可以联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或者联用糖皮质激素和秋水仙碱,不建议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联用。

在此,提醒大家要注意秋水仙碱的服用方法。如果按照说明书的服用方法,每1~2小时口服0.5~1毫克,很多患者会出现腹泻、呕吐的情况,影响继续用药。患者可以尝试采用首次1毫克,1小时后再服0.5毫克,12小时后,每天0.5~1毫克的用药方法。这种方法与说明书上的方法疗效相当,而副作用却大大减少。)

2022-04-27,收录


【6】痛风患者的饮食


【7】被痛风盯上的你 该如何挣脱“魔爪”



【8】痛风,科学用药是关键


【9】当痛风遇上糖尿病



【10】治痛风之“痛” 中医有妙招


【11】莫让痛风困住年轻的身体



【12】哪些常用药物会引发痛风?


【13】痛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14】痛风了,选对药还是需用对药。


【15】痛风患者如何用药选药?



2023-08-21,14:10,辛老师





科学防治痛风 避开认知误区


2023年8月14日(8)


提要:


概念误区

误区:发现高尿酸血症就等于得了痛风


饮食误区

 误区:痛风患者不能吃豆类食物

(黄豆、豆浆、豆腐等新鲜豆制品不升高尿酸水平,痛风患者可以食用。)

(辛老师注:有痛风个体患者个人体会:豆腐会引起痛风发作)



误区:痛风患者不能喝啤酒,其他酒可以喝一点

(--要远离酒精.总的来说,痛风患者应严格戒酒。


治疗误区


 误区:痛风急性发作时,得赶紧把尿酸水平降下来

(大多数痛风治疗指南均不建议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开始时使用降尿酸药物,应在抗炎、镇痛治疗2周后再酌情使用。 )


误区:正规的降尿酸治疗期间,痛风肯定不会发作

(血尿酸水平下降,容易导致关节内尿酸水平失衡,甚至出现痛风石溶解情况,使关节内炎症反应加剧,导致反复出现痛风急性发作症状。)




健康大家谈

科学防治痛风 避开认知误区

**报,2023年8月14日(8)


少人认为尿酸水平高就是得了痛风,痛风患者一定要远离所有高嘌呤食品。有些痛风患者还认为只要不喝啤酒,喝点其他类型的酒也是可以的。这些认识真的对吗?


近日,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副院长黄慈波教授做客“健康大家谈”直播间,就目前常见的一些痛风认知误区和痛风防治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


概念误区


误区:发现高尿酸血症就等于得了痛风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同种疾病不同阶段的两个名字。


高尿酸血症主要是指在正常饮食条件下,不在同一天测两次尿酸均大于420微摩尔/升。过去,女性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是尿酸超过360微摩尔/升。现在,男女性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都是420微摩尔/升。


由于尿酸水平长期高于正常值,尿酸盐结晶沉积在人体的关节处,刺激关节形成无菌性关节炎,则为痛风。痛风的主要表现是关节处有红、肿、热、痛症状。尿酸盐结晶不只在关节沉积,还会沉积在耳廓、皮下、肾脏、泌尿系统等处,引起“痛风石”、高尿酸血症肾病、尿酸性肾结石等问题。


《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而且正以每年9.7%的增长率迅速增加。


尿酸水平高一定会引发痛风吗?答案是未必。有些人长期尿酸水平高,但并没有痛风发作。而有些人痛风发作时,尿酸水平仍然在正常范围内。


一般来说,痛风发作是有诱因的。比如,高尿酸血症患者在酗酒或暴饮暴食后,又或者在受凉后,就容易痛风发作。关节损伤或尿酸水平突然降低,也可能诱发痛风。


从症状上看,痛风的关节疼痛常从大脚趾关节开始出现,以夜间疼痛多见,疼痛剧烈,难以忍受。


饮食误区


误区:痛风患者不能吃豆类食物


并非如此。黄豆、豆浆、豆腐等新鲜豆制品不升高尿酸水平,痛风患者可以食用。


一般来说,高嘌呤动物性食品包括:部分水产品(基围虾、扇贝、河蟹、黄花鱼、草鱼、沙丁鱼、凤尾鱼)及动物内脏。中高嘌呤动物性食品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中高嘌呤植物性食品包括海带、海苔、紫菜、蘑菇干(香菇干、榛蘑干、猴头菇干、木耳干)、豆类(黄豆、绿豆、腐竹、豆腐干),以及部分新鲜蔬菜如芹菜、菠菜、西兰花等。


高嘌呤动物性食品中的动物内脏,熬煮浓汤和火锅等烹饪方法会明显升高尿酸,痛风患者应避免选择,但可适量摄入红肉。


误区:痛风患者不能喝啤酒,其他酒可以喝一点


痛风患者要远离酒精。这是因为酒精既增加尿酸产生又减少尿酸排泄,进而能够明显升高血尿酸水平,诱发痛风发作。其具体机制是酒精代谢会消耗三磷酸腺苷,产生单磷酸腺苷,而后者是尿酸生成的底物,会升高尿酸。同时,酒精可通过尿酸转运体交换尿酸,促进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减少尿酸排泄。


酒精摄入越多,痛风发作风险越大。啤酒和烈酒(如白酒、洋酒、黄酒)均可增加痛风发作。


与此同时,各种酒类其实都属于高嘌呤食物,尤其是啤酒。啤酒是一种发酵的饮品,其嘌呤含量非常高,即使是经低温蒸馏蒸发酒精后的啤酒,仍可升高血尿酸水平。白酒、红酒的嘌呤含量次之。总的来说,痛风患者应严格戒酒。


治疗误区


误区:痛风急性发作时,得赶紧把尿酸水平降下来


痛风急性发作期治疗的主要原则是快速控制关节炎症和疼痛。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最好在发作24小时内开始用药。


因尿酸波动(尤其是超过100微摩尔/升的大幅度波动)可导致痛风急性发作,大多数痛风治疗指南均不建议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开始时使用降尿酸药物,应在抗炎、镇痛治疗2周后再酌情使用。


目前,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一线治疗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当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存在治疗禁忌或治疗效果不佳时,也可考虑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炎。如果单一用药治疗效果不佳,可选择联合应用上述药物。近些年,国外也有医生应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来进行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误区:正规的降尿酸治疗期间,痛风肯定不会发作


降尿酸治疗期间,因人体组织内尿酸结晶减少、血尿酸水平下降,容易导致关节内尿酸水平失衡,甚至出现痛风石溶解情况,使关节内炎症反应加剧,导致反复出现痛风急性发作症状。因此,在正规的降尿酸治疗期间,医生会进行痛风发作的预防性处置。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推荐,在降尿酸过程中推荐常规口服碱性溶液和碳酸氢钠片或枸橼酸氢钾钠,来碱化血液和尿液(因为在碱性环境中尿酸盐结晶不容易形成或溶解)。另外,在初始降尿酸治疗的3~6个月,每天口服1~2次小剂量秋水仙碱(0.5毫克),能降低痛风发作风险,不过肾功能受损患者应酌情减少秋水仙碱剂量。当秋水仙碱无效或患者有用药禁忌时,可考虑使用低剂量非甾体抗炎药预防痛风发作。

痛风 (103)

最后编辑于 2023-08-21 · 浏览 642

2 1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