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间歇性跛行 麻木 诊断神经根管狭窄诊断靠谱吗 以神经根管减压为主的内镜治疗
65岁女性 左下肢疼痛 麻木 间歇性 半年 行走时加重 以下午为著
合并静脉曲张
腰椎无压痛 直腿提高实验阴性 行走根注射局麻药效果不显著
磁共振和CT检查提示左侧腰伍上关节突肥厚 内聚 腰4/5椎间盘突出





符合腰4/5左侧神经根管狭窄吗
讨论后 还是感觉左腰4/5椎间盘突出合并腰5上关节突肥厚内聚压迫腰5神经根可能大
决定采用内镜手术
侧路既可以完整减压 对脊柱力学性能又不长生影响吗 还是单纯切椎间盘就能解决问题
希望各位老师解答
我们采取后路 老师傅熟悉走老路

依据通道技术定位

通道或内镜定位位置
下关节突尖端 深层上关节突及椎板上去了緣交汇处 黄韧带下止点 还有椎弓根内緣和行走根关系 要牢记在心
1. Bone work
主要目标是去除安全移动神经根和硬膜囊并去除突出的椎间盘所需的最小数量的骨l。

透视直接定位下关节突。然后,环锯切除下关节突尖,向上切除下关节突内侧,至椎板下缘 并找到黄韧带上止点。
椎间盘突出会使神经根移位到侧隐窝,需要广泛的内侧关节突切除术才能安全到达神经根。我并不试图预测这种情况,执行了相同数量的初始骨骼工作,并切除上关节突内侧缘和下位椎体椎板上緣 游离黄韧带止点 以暴露神经根肩部,
2.Exposure of ligamentum flavum
黄韧带松解
在完成初步的骨准备后,可以清楚地看到黄韧带。黄韧带包绕硬膜囊的地方外观粗糙,包绕关节突的地方外观光滑。我通常可以到达黄韧带粗、光滑交界处的行走神经根。

黄韧带附丽于上下椎板底部 上长而下短,在切除黄韧带时 下止点不应残留 否则可能后期黄韧带残端向椎管内内聚 导致医源性狭窄 也是术后臀部疼痛原因之一
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切除黄韧带:
1.分离黄韧带本身,
2.从椎板下侧的附着点松解黄韧带。我选择后一种技术,在椎板下定位韧带的插入点,并将其带入视野。
黄韧带由三个不同的层组成。为了确保安全,并尽量减少潜在的结构受伤的风险,确保硬膜囊在黄韧带的正下方完好无损。
黄韧带的各层在安全进入椎管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
最外面的一层叫厚黄韧带,也就是比较粗糙的一层。使用Kerrison辊去除剩余的粗糙层,暴露出一个光滑的韧带条,称为黄韧带或第二层。黄韧带的厚度取决于其在椎管内的位置,横向区域较厚,内侧区域较薄。随着我继续分离韧带,最后一层显露出来。
最里面的这一层薄而透明,像下面的硬脑膜一样呈白色。我把这一层称为内膜黄韧带,因为它与硬脑膜紧密相连。
小心地分开黄韧带的最后一层透明层,轻轻地前后移动,轻微地向下施压,直到出现开口。通过这个开口,可以看到硬膜外脂肪或神经成分,或两者都可以看到,为椎管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入口。

然后,将骨性结构边缘的黄韧带残留切除 。这一步对于维持韧带和硬脑膜下侧之间的清晰边界至关重要。
3 Disc removal 椎间盘摘除

上视频


术后 患者第一天 说腿不痛不麻
第二天也不痛不嘛
今天也还好
看来手术还是有效果




最后编辑于 2023-08-01 · 浏览 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