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溶解性青光眼一例
患者女性,53岁,右眼白内障术后10年,2月前感左眼眼胀疼不适,于外院诊断为青光眼,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仍感不适,遂于我院就诊。查体:左眼废用性外斜,眼位配合差,视力光感不确定,眼压T+2,应用3种降眼压药物。角膜雾混水肿,前房内隐有絮状漂浮物及彩虹样闪光结晶,可见晶体前囊及晶体内残余皮质,隐透见后囊,余不清,瞳孔不能散大,散瞳约4x4mm。



入院第二天给予左眼手术治疗,眼部B超未示玻璃体腔明显混浊,考虑左眼前房冲洗,左眼晶体摘除,备小梁切除。

术中角膜雾混,瞳孔不能散大,前房不清晰,显微镜是弥散光,明显不如裂隙灯下更清楚,模糊见上方前后囊膜紧贴一起,残余的皮质位于偏下位置,先做前房冲洗,后做晶体摘除,撕囊遇到的问题以下几点,第一,瞳孔小,第二,前后囊贴一起,小心后囊,第三,晶体溶解性青光眼,前囊可能有破裂,第四,皮质吸收,囊袋皱缩综合征可能。术中下方囊袋明显松弛,应该是悬韧带离断或者前囊甚至后囊的撕裂,上了一个虹膜拉勾,勾住虹膜与囊袋,然而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应该把残余皮质转入前房内吸除或者直接扩大切口圈套器托出更安全。超乳针头吸除时明显吸到了后囊膜,这种情况首先就是没有形成囊袋,证明囊袋裂开可能性大,还好玻璃体前界膜完整,皮质全部吸除,未坠入玻璃体腔。术必形成前房,眼压尚可,未做小梁切除。
术后第一天眼压较高,角膜雾混水肿,上午下午都给予角膜侧切口放液,甘露醇静滴促进代谢,并给予3种降眼压药物。并考虑二期小梁切除可能并与病人家属沟通。

下午眼压降至21mmHg以下,遂停一种降眼压药物(布林佐胺),同时把典必殊滴眼液改成氟米龙滴眼液,观察。

术后第二天眼压上午下午均维持正常水平,遂停全部降眼压药物观察。


术后第三天,也就是今天上午眼压结果偏高,指测眼压尚可,考虑病人废用性外斜,眼压结果波动性可能,必要时加用一种降眼压药物。下午复测眼压,21mmHg以下,未用降眼压药物,出院,3~5日后复查。


今日前节照相,并做了内皮细胞计数留作资料。


最后附手术视频,稍有剪辑和加速。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最后编辑于 2023-04-07 · 浏览 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