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治疗的新希望:肠道微生物群 | 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预计到2040年全球PD确诊病例将超过1000万例。PD的发病机制复杂,与年龄、性别、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均有可能相关。其典型临床表现是震颤、强直和运动迟缓。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等胃肠功能障碍、睡眠行为障碍、抑郁和认知障碍。重要的是,非运动症状和运动症状可能相互影响,加重PD的严重程度,进而加剧PD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恶化。

点击此处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原文
在过去的20年中,高通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肠道细菌的数量、组成和功能有了深刻的了解,宿主健康与肠道微生物群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肠道细菌可能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如阿尔茨海默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和帕金森病,在患有PD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和结肠炎)的患者中也观察到了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幽门螺杆菌、粪肠球菌、Desulfovibrio等肠道细菌丰度的变化可能参与PD的发病或干扰PD的治疗。肠道菌群和远端大脑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组成的肠-脑轴相互作用(如图一所示)。

图一 肠道微生物群通过肠-脑轴参与PD的发病机制
深入了解肠道细菌与PD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在肠道中找到PD的潜在治疗靶点,有助于PD治疗的发展。因此遵义医科大学Zhang Feng教授在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发表综述,系统总结了目前关于肠道细菌与PD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并且呼吁未来不应局限于仅关注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而应关注识别重要的微生物基因。因为这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更准确地描述细菌,也更有助于阐明肠道微生物在PD发病机制中的参与方式,增强利用肠道微生物群预测PD和作为PD治疗靶点的潜力。
点击此处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原文
最后编辑于 2023-04-06 · 浏览 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