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所欲言】IgA肾病诊疗方案的中外不同之处
患者中年女性,47岁,BMI>28(肥胖),确诊IgA肾病1.5年,血白蛋白39g/L,血肌酐134umol/L(1年来肌酐水平基本维持在130-140),血压正常,24h尿蛋白定量2.25g/24h(尿量1.5L)。肾穿刺病理描述:
光镜:23个小球,6个新月体,1个细胞性,2个细胞纤维性,1个小细胞性,2个小细胞纤维性,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轻中度增生,局灶节段性加重伴内皮细胞增生,系膜区嗜复红蛋白沉积。结论:符合系膜增生性IgA肾病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相当于Lee分级:IV级,按照IgA肾病牛津分类相当于:M1E1S1T0C2。
免疫荧光:IgA沿系膜区呈团块状沉积。
电镜超微结构:肾小球基底膜无明显增厚,足突大部分融合,系膜区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
临床诊断:IgA肾病 Lee分级:IV级,牛津分类:M1E1S1T0C2

国内诊疗方案:主要方案醋酸泼尼松10mg+吗替麦考酚酯0.75bid,辅助治疗:达格列净10mg qd、ACEI或者ARB

KDIGO指南提到的霉酚酸酯使用情况
国外诊疗方案:ACEI或ARB+SGLT-2

激素使用问题:KDIGO指南指出对于已经给予了最佳支持治疗,但CKD进展风险仍较高的患者,我们建议给予6个月的皮质类固醇治疗。肥胖患者需要格外谨慎使用激素。 IgAN进展的高风险目前定义为:尽管经过至少90天的优化支持治疗,蛋白尿仍>1g/24h。
关于环磷酰胺冲击问题:对快速进展的IgAN使用环磷酰胺和类固醇。快速进展的IgAN定义为:在三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内,eGFR下降≥50%,且排除了可逆性因素,如药物毒性、肾前性和肾后性的常见原因。肾活检中出现新月体,而血肌酐没有相应改变,不能称之为快速进展的IgAN。
孰优孰劣,何去何从,各位专家,欢迎谈谈您的意见,谢谢!


最后编辑于 2022-11-09 · 浏览 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