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不紊处理不同类型室速 (第二小节)


视频讲义:
持续性室速:
特点:持续时间>30s或由于血流动力学障碍需要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90%有结构性心脏病:缺血最常见
10%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分支室速(维拉帕米敏感性)
核心问题:如何尽快复律:药物还是电复律
讲完非持续性室速之后,我们一直有这样一个感受。这样的一个心律失常还是偏向于室早,有可能可以观察,我们不一定需要积极的复律。但是从处理上,还是和室早的处理有很多相似之处。包括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第三个,他们之间还是有不同的地方,持续性室速病理的意义更大。或者是说如果它出现,心脏有器质性的改变的可能性是更大的。
持续性的室速,它的危险性相对来说是更大的。处理的积极的程度要高很多很多。
持续性室速包括两个方面,它持续的时间>30s,而且不能够自行终止的。一方面来说,虽然它没有发作时间够30s,但是的它的血流动力学,已经扛不住了。甚至是说病人的意识已经没有了。我们不可能等它,能不能发30s,你才给它诊断是不是持续性的室速。不可能这样去等待,这种情况下需要早期的去干预治疗。甚至去电除颤的治疗。或者说时间没有那么长,但是血流动力学已经明显障碍的,我们都叫做持续性室速。在持续性室速里面,基本上都是有结构性心脏病的病人,占据90%。那么10%特发性的,常见的还是一个右室流出道的室速。这个位置也是我们室早最常见的一个位置,表现为胸前导联是左束支的形态。然后II、III导联是向上的。典型的一些心电图的改变,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相关的资料去看一下。
分支的室速,尤其是维拉帕米敏感的分支室速,这是我们常见的特发性的情况,它也可以持续很长的时间。甚至说几个小时,3~4个小时,但是这个病人不一定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的障碍。因为它的心功能是好的,那么如果是结构性的心脏病的,这人本来就是结构性的心衰的患者,本来心梗的患者,发作一个持续性的室速的时候,那么我们肯定需要尽快的复律。不处理的话,病情可能会进一步的恶化,甚至蜕变为室颤。
对于特发性来说,这种情况是很少的,这种猝死的风险很少,基本上不会看到。对于这样一个持续性的室性心动过速。复律是肯定,但是我们需要如何用药,是静脉使用药物,还是口服、电复律。思考的问题不一样。室早我们可以观察,非持续性室速可以观察,但是持续性的室速不一样,你不用药物干预,它是很难于复律的。具体情况就是怎么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
持续性室速:
对于电复律我们需要掌握一个这样的指针,其实大部分的器质性心脏病出现室速,第一个想到的还是早期给予电复律,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比方说一个心肌梗死的病人,出现持续性的室速,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说,可以早期给它电复律,给予同步的。是因为这样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它室速跳的稍微长一点,大部分都有可能蜕变成室颤。先准备个可达龙,或者准备个利多卡因,然后静脉推注,你还不能推注的太快,你需要推注5~10分钟,去观察心律有没有转过来,去观察那么长的时间。观察的时间里面,你都会有这种潜在的风险在里面。会不会蜕变为室颤,会不会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发作心衰。所以说大部分都需要电复律。

而对于特发性来说,大部分都不需要电复律。对于电复律,它是有一定的指针所在的。
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肯定是需要电复律,血压都不好了,意识都不好了,这个病人都在抽筋,肯定需要电复律的,但是当我们决定要不要电复律之前,有时候不能先去量血压,我们没有这个功夫,这个人已经发生室速了,大家反应需要很快,决定要不要电除颤,不可能先让护士量个血压,血压量不出来,然后在电除颤,这个完全没有必要。这种情况下,更实际的情况,我们应该判断病人有没有意识障碍、气促(讲话不连贯)、胸闷胸痛的症状,那么如果有这些症状,我们可以早期的给它电复律。如果这个病人意识都没有了,我们肯定需要早期的给它电复律。气促加重,肯定是电复律。胸闷、胸痛加重,可以考虑早期的电复律。而不是说这个室速发生了,还需要先量个血压,血压不好了,在决定,其实没有这样的必要。会带来额外的风险。
2.心室率>230次/分的单形性持续性室速,这么快的心率不用想,肯定是尽快电复律。血压也不用看。你可早期给它电复律,大于230次/分的太快了。又比方说,这个频率越来越快,这个频率150次/分,这个RR间期越来越窄的,这样的室速,它很容易蜕变成室颤的。早期的电复律。
多形性室速,包括尖端扭转性室速。而且是需要用非同步的方法进行电复律。
对于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出现持续性的室速。一开始发的时候,我们给它进行电复律
少部分我们也可以用药物治疗。
1.胺碘酮
2.利多卡因
这两个药物为什么使用的比较多,是因为它不会增加死亡率,尤其是胺碘酮。有些临床试验对于猝死,有一定的好的结果。利多卡因也是,不会增加死亡率,这两个药物我们都是可以用的。对于非器质性心脏病里面,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鉴别。是器质性的,还是非器质性,还是特发性室速。
对于分支室速,常用的是维拉帕米,维拉帕米敏感的持续性心动过速,左后束支的,那也可以用普罗帕酮。其他的部位,包括流出道,乳头肌:我们都可以用维拉帕米、普罗帕酮。使用起来,都会比胺碘酮效果要好。尤其是分支室速,用利多卡因没有效果,用胺碘酮也没有效果。用维拉帕米一吃,就可以把它降下来,这是很常见的情况。当没有办法鉴别的时候,按照器质性心脏病使用胺碘酮是最安全的:胺碘酮
没有办法鉴别是器质性还是非器质性。你要使用,还是使用胺碘酮,这是最安全的。
维持治疗:
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美西律(口服的利多卡因,它也是1c类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1.男性, 67岁, 心梗后48h, 持续性单型性室速
只要一看到持续性的室速,你一定要处理,主要需要考虑的是,你是需要考虑电除颤,还是选择药物。频率140bpm,BP96/60mmhg,神志清楚,有心悸对于这种心率不是很快的,血压情况还可以的,可以考虑使用药物。这个药物首选还是选择胺碘酮。临床证据更多,临床的试验数据更加的漂亮。如果胺碘酮搞不定,那就用利多卡因,尤其在QT延长的病人。
频率180bpm,BP106/70mmhg,神志清楚,有心悸,无胸闷气促:
频率220bpm,BP90/60mmhg,意识丧失:
这种情况肯定是需要电除颤了,你不需要先把血压量出来。没有必要,看到意识丧失,直接就是电除颤。
频率200bpm,BP96/60mmhg,神志清楚,有心悸气促;
如果你看到这个人有明显的心悸、气促,代表它的心脏的功能可能顶不住了。虽然它的心率不是很快,血压不是很低。你也可以考虑,早期给他电除颤的治疗。
2.男性,67岁,心梗后6h内,持续性单型性室速
对于这种早期的病人,心梗后早期出现的,一般来说就需要立刻电除颤,而不是说用药物,因为这种情况下室速很容易变成室颤。这个风险是很高的。
3.女性,32岁,扩张型心肌病,持续性单型性室速,频率140bpm,神志清楚,BP90/60,气促。
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建议药物的治疗,包括胺碘酮、利多卡因、如果效果不好,还是可以考虑电复律。不过这个病人有一个明显的ICD植入的指针。
总得来说,看到持续性室速的病人,我们第一个需要决定的。
究竟要不要电复律,如果有意识丧失的,有严重的症状的,肯定是考虑电复律。如果没有的话,可以考虑胺碘酮、胺碘酮搞不定的话,可以给予利多卡因。但是还是需要强调,β受体阻滞剂,还是心律失常的基本的方案。无任是哪一种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还是需要把β受体阻断剂加上。
当我们沉迷于医学知识海洋的时候,错综复杂的医学知识,往往让我们止步前行,试着换一种学习方法,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遨游于丁香园公开课,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更好的学以致用。我总结的方法就是先听课,然后制作课件,最后录制。
视频内容来源于丁香园公开课:
麦老师
值班必备:心血管常见用药大全
最后编辑于 2022-09-30 · 浏览 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