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有条不紊处理不同类型室速 (第一小节)

发布于 2022-09-29 · 浏览 632 · 来自 Android · IP 云南云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2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previewplay video

视频讲义:

病例分析:

1.男性,67岁,心梗第一天,频发室早,非持续性室速

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知道,在急性心梗之后,48h之内,室早、室速是非常常见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病人没有明显的气促,胸闷、头晕或者是心衰加重、血压下降的情况。我们没有必要太积极的处理 这样的室性早搏或者非持续性的室速。这种情况给予一点β受体阻滞剂就很足够了。

2.男性,67岁,心梗第一天,频发室早,部分呈现R on T

在室早里面R on T应该是最危险的级别,因为它直接的打在心室的复极期,心室的除级容易更加的不同步,容易诱发室颤,或者是其他的多形性的室速。那么对于心梗后第一天有R on T的话,指南没有明确的说,究竟需要怎么去处理,如果是让我处理的话,我会积极的使用上胺碘酮,并且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

3.女性 ,38岁 ,扩张型心肌病,EF32%,频发室早,两种形态

那么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说使用一些β受体阻滞剂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用到胺碘酮。如果这个病人经过了规范的治疗,EF还是很低的话,初始风险还是很高的,我们应该给他植入埋藏式的心脏除颤器。也就是可以考虑ICD.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根本的核心治疗的方法是β受体阻滞剂。无任是哪一种类型的,器质性心脏的病人、心衰、心梗的,β受体阻滞剂都是首要的,一线的治疗的药物。能够改善预后的治疗,我们首先要把它用上,然后再考虑下一步需不需要更加积极的治疗。比如说胺碘酮、利多卡因,这要看这个室早的危害的程度。如果是器质性心脏病,有R on T的话,建议还是早期使用上胺碘酮。这些都是关于室早的内容,那么室早的话,我们从临床决策上,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观察,另一个是给予一些治疗。

非持续性室速:

那么如果是非持续性的室速,速度应该又是不一样的。

室速我们分为非持续性的室速和持续性的室速。

那么持续性的室速和非持续性的室速,处理上,和病理意义上,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实非持续性室速,更加倾向于,类似于室早,它的处理也是类似于处理室性早搏。

我首先看看非持续性室速的定义:连续3个以及3个以上的室性心律失常,并且频率大于100次/分,在30s内自行终止的。(不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我们叫做非持续性的室速,那么首先它要有持续的时间,不能太少,3个以上,也不能太少30s以内,频率不能太慢,如果是小于100次/分,比如说心梗之后,你给它血运重建,这个再灌注之后,会引起一些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就是室性的加速性自主心律,那么这个心律最常见的90次、100次。但是这种情况,我们不叫它室速,我们把它叫做室性的自主心律。这种自主心律一般来说,也不需要给予抗心律失常治疗。不需要给它推可达龙,也不需要给它推利多卡因。)

那么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既然它是非持续性的室速。

就不存在一个复律的问题,它是自行终止的。这样的一个心律失常,大部分存在于器质性心脏病,小部分存在于普通人群,或者是老年人里面,大概10%左右,那这个心脏的疾病越严重,它的发生率是越高。这个和室性早搏是一样的。心梗48h内45%,心衰患者40%~70%;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2%~15%。

那么对于这样的室速的类型,非持续性的室速,那么我们处理上呢,其实和室性早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非持续性室速的处理:

它不一定需要处理,也是可以观察的。不存在一定需要复律的情况,因为它会自行终止。尤其是刚刚提到心梗之后,早期的病人,本来是很常见,不需要去特别的干预。

又比方说在心衰的病人,心衰的病人发作的时候,它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以不去干预它,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心律失常的情况。那除了观察之外,第二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β受体阻滞剂,在这里作为一个首要的选择。也是基石。基本上所有的病人,都会使用上这样的一个药物。如果是非器质性的心脏病,出现一个非持续性室速,我们可以选用地尔硫卓或者普罗帕酮。

但是一定要注意,如果是在器质性的心脏病中,地尔硫卓和帕罗帕酮,这两个药物尽量不要去使用,尤其是普罗帕酮在心肌梗死里面是可以明显的增加死亡率的情况。如果是心衰的病人,使用这两个药物,也是可能会引起心功能的下降。地尔硫卓对心肌收缩力还是会减弱的。普罗帕酮也是一样的,那最合适的,如果是想要复律,想要处理,维持窦性心律的话,最合适的还是胺碘酮。那么胺碘酮的使用还是需要掌握指针。就像我刚才提到的,如果是心梗早期的,就不要去给它积极的服用。

病例分析:

1. 男性, 67岁, 心梗第一天,非持续性室速,无述不适。

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特别的处理,给它β受体阻滞剂就可以了。

2. 男性,67岁 , 心梗第一天,非持续性室速,频率180bpm左右,为3~15个室早。发作时伴有头晕,胸闷。

如果这个非持续性室速,发作的稍微快一点,有头晕、胸闷的话,这种情况,我可以给它更积极的治疗,比如胺碘酮。但是β受体阻滞剂,也是不可以或缺的。

3. 男性,72岁,心梗并血运重建后90天,使用了β受体阻滞剂后,Holter室早2400个,非持续性室速,EF39%。

你要知道首先,它是心肌梗死的,并血运重建后90天,然后达到了一定的天数,它的EF有下降<40,并且有非持续性的室速。对于这样的一个病人,其实它是一个电生理检查的很好的一个指针。对于这样的病人,我们可以做电生理检查,看能不能诱发出持续性的室速。如果能诱发,我们建议装埋藏式的ICD。这这种除颤器预防猝死。但是如果他没有条件,你可以建议他,使用胺碘酮,来减少室速的发生。β受体阻滞剂也是很重要的,如果这个病人EF<35%,那么这个ICD就可以直接的装。EF35%~40%,先做电生理,再考虑,EF>40%以上直接不考虑的。这是要血运重建后,够90天的,如果不够90天也会不考虑的。在这个时间窗里面,这个心脏的结构和心脏的收缩功能是会有一个动态变化的,90天之后它相对来说,会更加的平稳一些。

4. 女性,38岁,肥厚型心肌病,非持续性室速。

那么这个室速的意义 ,跟在其它情况下出现的话,它的意义不太一样,因为肥厚型心肌病是一个猝死的高危人群。如果它有非持续性室速,我们可以考虑,给它装ICD,这种情况这种非持续性室速,跟刚才讲到的室早的意义就不太一样了。

我们看看这四个病人,在处理上还是可以看到一个这样的特点。β受体阻滞剂,还是我们处理非持续性室速的一个基石性的治疗。那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还有更进一步的治疗,比如它有症状,我想控制它,可以用胺碘酮。那么如果有猝死的风险,可以装ICD,那么这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个不同的临床的决策。










当我们沉迷于医学知识海洋的时候,错综复杂的医学知识,往往让我们止步前行,试着换一种学习方法,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遨游于丁香园公开课,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更好的学以致用。我总结的方法就是先听课,然后制作课件,最后录制。

视频内容来源于丁香园公开课:

麦老师

值班必备:心血管常见用药大全

最后编辑于 2022-09-30 · 浏览 632

回复11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