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合理用药-2型糖尿病传统口服降糖药物

发布于 2022-06-15 · 浏览 3502 · IP 江苏江苏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2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執著 +3丁当

以下知识点来自壹生app课程-从指南更新看降糖药物治疗决策:传统口服降糖药物(李友佳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附件内容:《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

1.概述-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八重奏”:

a.       大脑-神经传导异常(GLP-1RA:促进饱感、降低食欲);

b.      胰腺-胰岛功能受损(磺脲类、格列奈类:刺激胰岛分泌);

c.       肝脏-葡萄糖生成增加(二甲双胍:抑制肝糖输出);

d.      胃肠道-肠促胰岛功能受损(α-糖苷酶抑制剂: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

e.      胰腺-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肠促胰岛素、DPP4i:促进胰岛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f.        肌肉-葡萄糖的利用发生障碍(二甲双胍、TZDs:增加肌肉葡萄糖摄取和代谢);

g.      脂肪-脂肪分解作用增加(二甲双胍、TZDs:增加脂肪合成和葡萄糖代谢);

h.      肾脏-葡萄糖重吸收增加(SGLT2抑制剂:促进尿糖排泄)。

2.传统口服药

(1)二甲双胍(高效降糖)

剂量范围:500-2000 mg/d,最大剂量2250 mg/d。二甲双胍作用时间5-6 h,半衰期 1.5-1.8 h;二甲双胍缓释片作用时间8 h,半衰期6.2 h。

特点:

a.       疗效: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1.5%,并可减轻体重;

b.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小剂量逐渐加量)、维生素B12缺乏、乳酸中毒(罕见);

c.       造影检查暂时停用二甲双胍(48小时);

d.      二甲双胍不伤肝肾,肾功能不全时会影响二甲双胍排泄,引起乳酸酸中毒(eGFR<45ml/min/1.73m2禁用)。

(2)α-糖苷酶抑制剂(中效降糖)

剂量范围:阿卡波糖:100-300 mg/d;伏格列波糖:0.2-0.9 mg/d;米格列醇:100-300 mg/d。

特点:

a.       降低餐后血糖(eGFR<25ml/min/1.73m2禁用);

b.      随第一口主食服用;

c.       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腹胀/排气);

d.      使用阿卡波糖期间出现低血糖,治疗时应选择葡萄糖或蜂蜜,不要用蔗糖或淀粉类食物。

(3)磺脲类药物(高效降糖)

img

特点:

a.       疗效: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1.5%,增加体重;

b.      主要不良反应:使用不当易至低血糖,特别是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c.       有肾功能轻度不全患者,宜选择格列喹酮;

d.      消渴丸(中药)里含有格列本脲,注意低血糖。

(4)格列奈类(高效降糖)

剂量范围:瑞格列奈:1-16 mg/d,作用时间4-6 h,半衰期1 h;那格列奈:120-360 mg/d,作用时间1.3 h;米格列奈钙片:30-60 mg/d,作用时间0.23-0.28 h(峰浓度时间),半衰期1.2 h。

特点:

a.       疗效:降低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5-1.5%,体重增加;

b.      不良反应:低血糖,风险较磺脲类低;

c.       需在餐前即刻服药,不进餐不服药,不建议与磺脲类联合使用;

d.      可以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

(5)噻唑烷二酮类(TZDs,高效降糖)

剂量范围:罗格列酮:4-8 mg/d,半衰期3-4 h;吡格列酮:15-45 mg/d,达峰时间为2 h,半衰期3-7 h。

特点:

a.       主要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7-1.0%,增加体重,水肿;

b.      不良反应:骨折和心衰风险增加、水肿、贫血;

c.       禁忌:有心衰、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及严重骨质疏松和骨折病史的患者禁用。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pdf (6.59 MB)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502

4 111 1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