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流程及相关意见

脑梗死溶栓分级(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 mTICI)达到2b级或3级,2b级是指下游目标动脉供血区一半以上实现前向血流再灌注,3级是指下游目标动脉供血区实现完全前向再灌注。
对于前循环近端大动脉闭塞所致缺血性脑卒中,使用第二代机械取栓装置进行早期动脉内治疗可以安全有效地减少残疾,并且优于单用静脉溶栓的标准治疗。
●如果前循环近端大动脉闭塞所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在症状发作后6小时内启动治疗(股动脉穿刺),无论其是否接受静脉阿替普酶[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治疗,只要满足以下条件,我们就推荐使用第二代支架取栓装置进行动脉内机械取栓治疗(Grade 1A)
•CT平扫或弥散加权MRI(DWI)等神经影像学符合小梗死核心,例如有限的早期缺血改变征象、Alberta脑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6分,并且排除出血
•患者存在可能致残的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
•在具备支架取栓专业技术的脑卒中中心进行取栓
●如果患者的临床缺陷较严重且与影像学所示梗死体积不匹配,在最后知晓状况良好的6-24小时开始机械取栓可减少残疾。梗死体积可在脑卒中中心使用自动化软件直接测量,若该中心无法自动化测量梗死体积,也可进行CT平扫或DWI,利用ASPECTS方法估算梗死体积。
•如果前循环近端大动脉闭塞所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脑卒中中心通过自动化检测梗死体积进行评估,且可在最后知晓状况良好的6-24小时内开始治疗,并且存在DAWN试验定义的临床表现与梗死核心不匹配或DEFUSE 3试验定义的影像学目标不匹配,我们推荐行机械取栓(Grade 1B)。
•如果前循环近端大动脉闭塞所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的脑卒中中心无法自动化检测梗死体积,但可在最后知晓状况良好的6-24小时内开始治疗,并且存在临床表现与ASPECTS不匹配,例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10分且ASPECTS≥6分,我们建议行机械取栓(Grade 2C)。●对于基底动脉、椎动脉或大脑后动脉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虽然机械取栓的益处还不确定,但在最后知晓状况良好的24小时内,可以在具备专业资质的中心进行机械取栓。
●机械取栓应使用第二代支架取栓装置或导管抽吸装置。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