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敏性紫癜到IgA 血管炎
过敏性紫癜为儿童期最常见的系统性小血管炎,可累及皮肤、关节、胃肠道、肾脏等,部分肾脏受累患者可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影响预后。从最早1806年第1例有全身表现的患者,1837年发现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关节痛的联系,到1874年Henoch 描述了胃肠道和关节受累,1899年描述肾炎表现,该疾病名称几经变迁: 风湿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紫癜、过敏性紫癜(肾炎)、IgA血管炎(IgAV)等。2006年由欧洲抗风湿联盟(European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和儿科风湿病学会(the Pediatric Rheumatology Society,PRES) ,鉴于其病理特征,即血管壁内存在异常的IgA 沉积,将其定义为IgAV;2008 年安卡拉共识会议(Ankara Consensus Conference) 进行了更新;2012 年国际教堂山共识会议(Chapel Hill Consensus Conference,CHCC2012)正式将其命名修订为IgAV,累及肾脏的IgAV称为IgAV肾炎(IgAVN)。国内沿用最广泛的名称为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 。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