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精神类药物的停药反应和戒断症状

发布于 2022-06-03 · 浏览 5600 · 来自 iOS · IP 甘肃甘肃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4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精神类药物的停药反应和戒断反应主要是以抗抑郁剂、镇静催眠类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的的症状最明显且最为显著,首先是抗抑郁剂(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这些药物的停药反应和戒断症状最显著,氟西汀主要表现是失眠、情绪症状、恶心、呕吐、腹泻这些症状,氟伏沙明的恶心呕吐最为严重腹泻的反应也比较明显明显,帕罗西汀的恶心、呕吐、焦虑、失眠、腹泻均显著且戒断反应持续时间较长,西酞普兰的恶心呕吐、腹泻、焦虑失眠的症状最明显,舍曲林的停药症状以及戒断反应表现为情绪症状,轻中度的恶心呕吐。

解决问题:给予维生素VB6口服,恢复原先使用剂量,逐渐撤离药物,例如氟西汀的停药不能按照线性代谢的规律停药即不能规律的服用即服用可按每早口服频率可由原先的1次/日改为2天一次或一周七次按照一周5次口服,在逐渐的减少药物剂量。

镇静催眠类药物,包括了笨二氮卓类药物、抗焦虑药物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抗焦虑药物有托敏期限,口服40天才会血清素受体缓慢产生药理作用,所以在服用大于等于40天的撤离药物需要缓慢,且不能按照线性代谢服用不然对血清素受体造成影响,不满40天的服用血清素类抗焦虑药物也需要逐渐的撤离药物但是发生血清素的风险相对低一些,笨二氮卓类和非笨二氮卓类药物的停药和戒断反应主要是包括了失眠,精神症状,腹泻,头痛等症状,对于这些停药/戒断症状解决的办法只有缓慢的撤离药物,所以提示在一开始要对着类药物的使用处方以及管理更加规范、严格、有效

抗精神病类药物目前以不典型和典型两大类为主要的药物类型,不典型的药物停药反应以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硫必利、氟哌啶醇主要目前在临床常见的,但目前以硫必利、氟哌啶醇和可乐定在临床儿童心理课运用的广泛主要治疗抽动症、ADHD、作为二线药物使用故给予这类药物需要权衡利弊。不典型药物在临床运用较为广泛例如利培酮、帕利哌酮、齐拉西酮、鲁拉西酮、氯氮平(目前不用于一些仅作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且在儿科的运用极少)奥氮平、喹硫平以及长效药物五福利多、阿立哌唑(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关于这一大类的药物在临床运用之中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停药/戒断反应最严重所以对于一些可以用不典型药物治愈的患者尽可能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停药症状无法缓解且引起体温以及多种反应的时候可以恢复原先使用剂量但是需要排出药物过量、药物中毒、以及抗精神病药物恶心反应这些症状,对于使用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患儿再出现停药、戒断反应以奥氮平、喹硫平的失眠最明显且最严重所以对于停药需要至少在两个星期内停药,对于使用利培酮,帕利哌酮,齐拉西酮、鲁拉西酮、阿立哌唑的患者在发生停药反应和戒断症状以失眠少见,主要包括的是腹泻,情绪症状,情绪不稳定,对于腹泻则会导致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可以先补充电解质和对症支持治疗的方案对症状进行治疗。所以医生在治疗开始需要考虑日后产生的停药症状以及权衡利弊之后再进行治疗和处方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600

回复28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