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学习2


离子通道、电位活动与心电活动
- 心肌细胞性质: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和自律性;
- 自律性:窦房结每分钟可释放60-100次的冲动。房室结每分钟释放50-70次/分冲动,希氏束每分钟释放25-40次冲动;心肌则无起搏细胞
- 心电活动离不开离子通道,重要的是平台期和3复极期;
- 心电活动不等于机械活动(心脏收缩活动)
- 动作电位不等于心电活动图形
- 心肌除极化和复极化的顺序和方向
正常心电图图形
- 每小格0.04s、0.1mV;
- v1、v2导联呈rS型,r小于1mV;
- v5、v6导联呈qR、qRs、Rs、R型,R小于2.5mV;
- v1-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v1 r/S小于1,v5 R/s大于1;
- 标准肢体导联的QRS波群在没有电轴偏移的情况下主波均向上;I导联R 小于1.5mV;
- aVR导联QRS主波向下,r波小于0.5mv;
- aVL和aVF主波向上可成R型或rS型;
波形
P波:表示心房除极化
- I、II、aVF导联上直立、aVR上倒置(负向波);
- 时限:正常不超过3小格,小于0.11s;
- 振幅胸导联不超过0.25mv,肢体导联不超过0.2mv;
QRS波群:表示心室除极化;
- 肢体导联心电图aVR向下,其他导联基本向上;胸前导联V1r/S,V5R/s;
- 时限正常小于3小格,0.06-0.1s;
- 振幅:
- Q波:QRS波群的第一个波是向下的波;V1、V2均无q波,其他导联可有Q波;时限小于0.04s、振幅小于1/4R;
- 左心室肥厚看V5、电压超过2.5mV;右心室肥厚看V1,电压超过1.05mV;Q波时限大于0.04s、振幅大于1/4R为病理性Q波,见于心肌梗死或心肌病;
T波:ST段之后向下或向上的波;
- 正常情况下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一致;
- 振幅最高不超过1.5mV;最低不低于1/10R;
U波:由心室复极化形成,常在T波后0.02s-0.04s出现
- 方向与T波一致,U波明显增高表示血钾过低;
心室肌兴奋时间:心电活动从心内膜通过心室肌到达心外膜所需的时间,
- 正常v1-2小于0.03s,v5-6小于0.05s;
ST段:为QRS波群之后位于基线上的一个平段,代表心室肌全部去极化;
- 上下移动(看基线)正常心电图上ST段抬高,不能超过0.1 mv(但V1~V3上可抬高0.2~0.3mv)下移不能超过0.05mv。
PR间期:表示心房(及房室结和房室束)的开始去极化至心室开始去极化的时间;
- 时限3小格到5小格之间,0.12s-0.2s;
- 超过5小格(0.22s)为房室传导阻滞;小于0.12s见于预激综合征;
QT间期: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
- 时限0.32-0.44s,与心率相关;

- 两段:ST段看有无上下移动;
- 两个间期:看时间;
- 三个波(P波、QRS波、T波):看方向、形态、时间、振幅;T波为复极波(与主波方向一致?心肌除极化和复极化顺序以及方向学习)
心电图的报告要求
- 主导心律
- 激动起源异常
- 激动传导异常
- 其他形态描述
- 起搏器功能
- 心电图诊断名词、描述性诊断名词、结合临床的诊断;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