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容易诊断为弱视的调节功能障碍

发布于 2022-03-07 · 浏览 1463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5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farica 推荐
icon一眼万年_连仲 已点赞
iconfarica +6丁当

病情资料:

患儿,男,11岁,被诊断为“弱视”1年余。

既往史:多家医院求诊,完善各项检查后诊断为弱视,并进行弱视训练后视力无提高。

查体:vod:0.3 +0.50/-0.50*167→0.3 , os:0.3 +1.00/-0.25*170 →0.3 ,双眼前节及眼底均未见明显异常。NRA:+0.50 PRA:-0.50 BCC:-0.25

诊断:调节功能障碍

处理:反转拍调节训练一月

复诊:vod:1.2 os:1.2 NRA:+2.50 PRA:-5.00 BCC:+0.50

继续反转拍训练,定期复诊。

多次遇到类似病历,眼底OCT未见异常,屈光度很低,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均无提高,被诊断为“弱视”,经过散瞳和调节训练后,视力均提高至正常。

所以临床上弱视的诊断一定要慎重

弱视的形成一定有其成因:形觉剥夺(包括单眼的上睑下垂、屈光参差、高度远视、大的散光等),高度近视性弱视我一直表示怀疑,即使近视度数再高,患者也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对视觉是有刺激的,高度近视带来的是眼底视网膜的病变,造成了视锥细胞的排列异常或部分凋亡,属于器质性病变,所以我对高度近视性弱视诊断一直持有怀疑态度。我从来没有给高度近视矫正视力不佳的患者下过弱视的诊断。

该帖还没有疾病标签去添加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463

29 6 3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9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