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吸助产讲技巧,吸出健康胎宝宝😘
宝宝生不出来怎么办?为避免难产,使宝宝顺利娩出,医生通常会采用胎头吸引或产钳来助产;不同的助产术又有其不同的操作技巧。前面有说过产钳助产,这里分享下胎头吸引助产的选择和手术技巧,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胎先露位置及胎头塑形程度的评估:胎先露部高低强调为骨质部分最低点,有时由于产瘤大,在阴道口看到胎发,先露骨质部分却在坐骨棘上1 ~2cm 以上,此时若误上胎头吸引器,可能造成吸引器滑脱失败。胎头塑形反映胎头受压的程度,并可分为轻、中、重度,两侧顶骨在矢状缝并拢但不重叠为轻变塑形。顶骨重叠但可以被手指轻轻推开复位称为中度塑形。如果重叠的领骨不能复位为重度塑形。当胎头发生重度塑形时,常存在胎头俯屈不好或不均倾,此时使用胎吸助产可能增加颅骨损伤的机会。
👉吸引器的放置:胎头吸引器的中心应位于胎头的“俯屈点",即矢状缝上、后囟前方二横指(约3cm)处。吸引器的纵轴应与胎头矢状缝一致,并可作为旋转的标志。吸引器放置不正确可以导致牵引失败。在正枕前位时吸引器的正确放置较容易,但若助产的指征是胎位不正(枕左、右前或枕横位)导致胎头不下降,吸引器的放置会比较困难,且不易牵引成功。在开始抽吸负压和牵引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吸引器的边缘,避免在吸引器中嵌入母体组织。

👉胎吸助产时吸引器的牵引:应该是间歇性的,与宫缩及孕妇的屏气用力相配合,在宫缩间歇应放松。拉力方向应与吸引器胎头端的横断面垂直,只有保持沿产道轴方向用力才能用最小的牵拉而使产程进展最大。牵引用力要均匀,不可过大,牵引过程中禁忌左右摇摆,以防吸引器漏气滑脱。

👉胎吸持续时间和次数:一般胎吸助产的牵引次数应不超过3次,持续时间不超过20 分钟,但澳大利亚的 Vaca 认为只要牵引力量适度,每次牵引都有胎头下降,可以牵引6次。前面三次牵引使胎头更好地俯屈下降至盆底,后面三次牵引协助胎头娩出。牵引总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这种方法可以让会阴充分地扩张,避免会阴撕伤及会阴切口延长的发生。
👉胎头吸引器牵引滑脱的处理:若因放置困难或负压维持不满意等技术失误导致滑脱可换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再次尝试胎吸助产或改用产钳。若吸引器放置满意和负压维持良好情况下发生滑脱,应高度考虑相对头盆不称,不均倾或巨大儿,建议及时改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胎头吸引器的选择:硅胶或软塑料头的吸引器易于安放,对产妇及胎儿的损伤小,是低位或出口助产的理想选择,金属头的吸引器因拉力较大而适用于需要辅助胎头旋转的情况,但同时它可能增加严重头颅损伤的风险,因此需要特殊训练和具有一定经验的人员才能使用。
👉胎吸助产的特殊情况处理:a.枕横位和枕后位可以采用胎头吸引器牵引胎头的同时旋转胎头助产,也可以采用Kielland产钳助产;b.胎头高浮剖宫产,术中使用胎头吸引器,可以减少子宫切口的撕裂;c.双胎经阴道分娩时,采用胎头吸引器协助第二胎娩出,明显优于徒手牵引或内倒转;d.放置胎头吸引器是应使吸引器的中心位于胎头的“俯屈点”即矢状缝上囟前方二横指(约3cm)处。
👉胎吸助产与产钳助产的选择:a.胎头吸引术和产钳在临床应用上各有其优点,是其它产科手术无法完全取代的。b.在分娩时选择产钳还是胎吸助产应视母儿具体情况和接生人员的技能而定。c.产钳牵引力大,胎头吸引术牵引力小,在紧急情况下需要比较快地娩出胎儿时,以产钳为宜,在宫缩乏力时,产钳助产比胎吸助产效果好,牵引多为一次成功。d.产钳可以解决异常先露如臂位后出头困难。e.胎吸滑脱失败后可改用产钳助产,但应慎重选择。f.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都有手术适应症和操作规范,相对安全。g.胎头吸引器放置时不需越过胎头进入产道深处,在产道内占用的空间小于产钳,不易对母体软产道造成损伤。
🔑🔑🔑🔑🔑🔑🔑🔑🔑🔑🔑🔑🔑🔑🔑🔑🔑欢迎各位老师分享胎吸助产经验🔑🔑🔑🔑🔑 不当之处,不吝赐教! 🔑🔑🔑🔑🔑🔑🔑🔑🔑🔑🔑🔑🔑🔑🔑🔑🔑🔑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8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