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抢救成功案例分享
患者男性,87岁,主因被家属发现昏迷2天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2天家属发现昏迷,呼之不应,未呕吐,大小便失禁,家属诉患者近3天未进食,无发热,偶有咳嗽、咳痰、喘息,未诉胸痛、胸闷,未引起重视,今日患者症状加重,伴有四肢青紫,末梢冷,急入我院急诊科,测血压:100/60mmHg、血氧测不出,心率:83次/分,急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肢导低电压。为求进一步治疗,急诊以“昏迷原因待查”收入我科。
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病数年,冠心病、冠脉支架术后病史9年,平素口服药物治疗,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外伤、手术史。
查体:BP:80/50mmHg,心率83次/分,血氧未测出,自主呼吸弱,深昏迷状态,压眶反应存在,右眼白内障,左眼对光反射存在,四肢皮温低,末梢青紫,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满布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率83次/分,心音低钝,心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余颅神经查体欠合作。
辅助检查:头颅+胸部CT示: 脑白质稀疏、 脑萎缩、 双肺下叶炎症,建议治疗后复查、双侧冠脉致密影,结合病史 、 肝内多发囊肿、右肾囊肿。


化验结果回报:C-反应蛋白 >320.00mg/L、血清淀粉样蛋白A >320.00mg/L,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WBC) 28.7310^9/L、红细胞计数(RBC) 4.07*10^12/L、血红蛋白量(HGB) 110g/L、血小板计数(PLT) 364*10^9/L,血气分析示:二氧化碳结合力 16.7mmol/L、离子钾 5.48mmol/L、二氧化碳分压 29.0mmHg、标准化下的离子钙值 1.06mmol/l、全血中血浆碳酸氢根 18.3mmol/L、血液的实际滴定碱浓度 -4.8mmol/L,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 7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243U/L、肌酸激酶(CK) >1000.0U/L、乳酸脱氢酶(LDH) 428U/L、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 319U/L、同工酶(CK-MB) 127U/L、肌酐(CREA)(酶法) 476.00μmol/L、尿素(UREA) 31.99mmol/L、尿酸(UA) 1021μmol/L、葡萄糖 7.31mmol/L、甘油三脂(TG) 2.08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 0.80mmol/L、载脂蛋白-A1(ApoA1) 0.77g/L、脂蛋白(a) 122.85nmol/L、降钙素原 21.55ng/ml。








诊断:1.重症肺炎 败血症 感染性休克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慢性阻塞性肺病 2.脑梗死?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脉支架术后 4.电解质紊乱 高钾血症 高尿酸血症。
诊疗经过:患者入院采取以吸痰、开通气道、液体复苏、抗感染、有创呼吸及辅助通气、及营养支持为治疗原则。呼吸机给予SIMV_VC模式,PEEP:5cm水柱;抗感染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汀联合莫西沙星。患者住院治疗7天,各项化验指标明显好转,意识恢复,能睁眼,能正确回答问题,无发热,尝试撤机并转入普通病房。
目前化验结果回报:



总结:患者以昏迷入院,入院前进食差,急诊入院时存在低血压、休克、低体温、四肢干冷、口唇及四肢青紫。化验白细胞异常升高,33.6*109/L、CRP、PCT、SAA异常升高,伴有肾功能衰竭、心肌损伤,重症肺炎诊断明确,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经积极升压治疗,患者血压维持在80/50-100/60左右,存在液体复苏不能纠正的低血压。存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上有创呼吸及辅助及积极液体复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抗感染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汀联合莫西沙星抗感染,覆盖革兰氏阴性菌、阴性菌及非特异性感染,迅速控制感染是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基础。随着感染控制、血压稳定,患者各个器官化验指标迅速好转。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