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抗凝/抗血小板药物选用

发布于 2021-08-05 · 浏览 6934 · 来自 iOS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27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mg

一、抗凝药物主要通过降低机体的凝血功能,防止血栓形成或对已形成血栓防止其进一步发展:

   1. 间接凝血酶抑制剂:主要是通过激活抗凝血酶 III 发挥抗凝作用,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2.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直接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如重组水蛭素及其衍生物;

   3. 维生素 K 依赖性抗凝剂:如华法林。

二、抗血小板治疗药物主要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抑制血栓形成,是防治动脉血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大致可分为:

   1. COX 酶抑制剂:如阿司匹林;

   2. 血小板 ADP 受体拮抗剂:如氯吡格雷,噻氯匹定;

   3. 血小板 GPIIb/IIIa 受体拮抗剂:如阿昔单抗。

三、常见疾病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

   1、动脉粥样硬化:由于早期即有动脉内皮的损伤,因此诱发的止血过程中,血小板聚集毋庸置疑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治疗上以阿司匹林(白色血栓)等抗板药物为主。

   2、房颤所致的血栓以红色血栓为主。治疗上以华法林、肝素等抗凝药物为主。

   3、静脉系统:血液停滞、缺氧诱导瓣尖表达组织因子,激活凝血酶,促发血栓形成,对血小板的依赖程度低,抗血小板治疗并不能带来明确的益处。静脉血栓多用抗凝药物。

   4、动脉系统:任何原因引起血管内皮受损时,血管的内皮下组织(胶原纤维为主)暴露于血液,活化血小板,使其黏附于胶原纤维之上,随即开始从体内向外释放凝血因子,其具有促进血小板活化、聚集的作用。选用抗板药物。

   5、肺栓塞 =即肺动脉栓塞,其栓子多来源于下肢静脉血栓,故需要抗凝处理而不是抗板。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6934

3 445 4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