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
抗凝药
1、目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特指新研发上市的口服Ⅹa因子和Ⅱa直接抑制剂,前者包括阿哌沙班、利伐沙班、依度沙班等,后者有达比加群。这两类药物都是针对单个有活性的凝血因子,抗凝作用不依赖于抗凝血酶,口服起效快,相对于华法林半衰期较短,具有良好的剂效关系,与食物和药物之间很少相互作用,口服使用无需监测常规凝血指标,可以减少或者尽量避免因用药不当造成的药物疗效下降或者出血不良事件,且剂量个体差异小只需固定剂量服用,对医生及患者均极为方便。
2、香豆素类。常用的有双香豆素 、华法令,通过拮抗维生素K使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及因子Ⅶ、Ⅸ和Ⅹ减少而抗凝,因为用药开始体内仍有足量凝血因子,故只有当这些因子耗尽后才能发挥抗凝作用,所以其作用开始较慢,但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适用于需较长时间抗凝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当用量不当引起出血时 ,除给维生素K外,最主要的是输新鲜血以补充凝血因子。
口服华法林的凝血标准值需维持在2.0~3.0,从而可安全有效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正常人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1.0左右。当患者需要口服华法林治疗时,需要使INR维持在2.0~3.0。如果INR小于2.0时达不到抗凝效果,会有栓塞风险。当INR大于3.0时会增加出血风险。
出现大量出血时,应立即停药并缓慢静脉注射维生素K或输注新鲜血浆。在应用华法林期间需要定期检查凝血功能,检测INR比值。
3、肝素:静脉使用
抗血小板药物
1、阿司匹林,其主要用于血栓性的疾病的预防以及肝素应用后的维持治疗。常用的剂量范围为每天75-300mg,一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具体的剂量。
2、氯吡格雷,其商品名为波立维,是特异性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临床上经常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后的治疗,总体的耐受性比较好,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
3、双嘧达莫(潘生丁),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一般每天500mg静脉滴注。
知识来源于百度
最后编辑于 2022-10-12 · 浏览 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