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相关淋巴组织
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
概述
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是位于肠道内的淋巴组织,它缔属于黏膜免疫系统。GALT是肠道内外环境之间的屏障,也是诱导经口免疫耐受的重要场所。人类通过GALT对无毒害的食人性抗原产生免疫耐受,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肠道相关淋巴组织的组成
GALT是位于肠道内的淋巴组织,缔属于黏膜免疫系统,主要包括扁桃体、增殖腺、阑尾、小肠的派氏淋巴结和大肠及直肠的孤立淋巴滤泡。肠道相关淋巴组织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含有机体70%的免疫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T和B淋巴细胞、浆细胞、先天性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通过调节保护性免疫和免疫调节能力,在形成肠道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存在于固有层的T和B淋巴细胞是树突状细胞诱导和引导的适应性免疫反应的主要效应细胞。T细胞对来自肠腔的信号作出反应并启动免疫反应。B细胞特别是产生IgA的浆细胞,有助于保护肠屏障。ILC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保护黏膜免受细菌入侵。巨噬细胞负责吞噬扩散到固有层的细菌。此外,免疫细胞也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调节肠屏障功能。
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与经口免疫耐受
大量研究显示,经口免疫耐受的可能机制是旁观者抑制免疫无反应答性、克隆无能等。研究还发现,经口免疫耐受与肠道中特殊的细胞和细胞因子有关。
1.旁观者抑制:旁观者抑制是指反复多次低剂量抗原刺激诱导机体产生的由调节性T细胞(Tr)介导的免疫耐受反应属于一种主动抑制。Tr调控机体免疫应答的状态,在肠道粘膜、肠道淋巴结和脾脏中都有Tr的存在。粘膜Tr大致分为3种:①由外周初始T细胞分化而来;②经粘膜系统进入的外源性抗原刺激产生;③Th1或Th2细胞通过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相互抑制。与其它免疫耐受机制相比,诱导旁观者抑制效应的抗原是特异的,但发挥的效应是非特异的。CIMCD25T细胞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Tr,通过分泌IL-4、IL-10、TGFI3等非特异性抑制性细胞因子,或通过细胞细胞问的直接接触对体内多种细胞的增殖产生抑制作用,进而抑制机体对外来抗原的免疫应答。
2.免疫无反应性: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无增殖反应,即处于无应答状态。 Melamed和 Friedman等给小鼠口服1次卵白蛋白(OVA),7d后用OVA和完全佐剂(CFA)免疫小鼠免疫10d后取小鼠胭窝淋巴结细胞在体外培养,并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①OVA;②AP(佐剂中的结核菌的成分);③OVA+AP。结果显示在①中T细胞的增殖反应受到抑制,在②和③3中T细胞的增殖反应未受到抑制,表明耐受细胞对OVA是特异的。由于在③的反应体系中耐受细胞不能抑制T细胞对AP的增殖反应,因而提示没有旁观者抑制。上述小鼠的胭窝淋巴结细胞不能抑制OVA特异细胞系对OVA的增殖反应,从而排除了经口耐受是由免疫抑制所维持的这一可能性。若把这些淋巴细胞与重组IL-2或IL-12共同孵育,可以中止耐受,对OVA有特异增殖反应的CIMT细胞得以重现,表明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并未被删除,只是处于无反应状态而已。 Weiner等的研究表明,旁观者抑制和免疫无反应性不是互相排斥的。给动物口服低剂量的抗原诱导的免疫耐受以旁观者抑制占优势,口服高剂量的抗原诱导的免疫耐受则以免疫无反应性为主。
3.克隆无能:口服抗原诱导克隆无能的形成是由于抗原递呈细胞(APC)缺乏必要的协同刺激信号分子B7-1/B72、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等,致使T细胞不能活化,出现克隆无能。 Chiodetti等。用小鼠模型硏究发现,当细胞产生克隆无能时RAS/MAPK信号途径优先受损,但对Zap70激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却很低。
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与肠道微生物
肠道微生物与免疫其实关系很是密切,它能够刺激肠黏膜的杯状细胞分泌黏蛋白,保护黏液层的完整性,帮助维持肠道屏障功能;也作为重要抗原,刺激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GALT)的发育成熟。当肠道微生物的稳态被打破,就可能会导致肠道屏障破坏,局部,甚至全身免疫反应受损。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