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进修,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笔者2021年3月份刚从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进修结束,为期半年。回去跟科里同事一聊,诉了诉进修期间的苦。没想到同事说他本来也想去南京鼓楼医院看看的,在丁香园上浏览了相关帖子,一看都是负面评价果断换了家医院。听闻此后,笔者实在后悔进修之前没先看看丁香园,要是看了,笔者估计也不会选择到南京鼓楼医院进修的。
下面这个截图是丁香园站内另一个战友的观点,个人其实是比较苟同的,要是早点看到也就好了。

我相信大部分的战友外出进修是因为职称晋升上有要求,但也不排除少部分战友不存在职称晋升的要求确实只是想去学习先进的技术、理念等(或是被领导派出去学)。但无论如何,进修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自己本单位的工作抛开,意味着大部分的时候没有工资收入(或仅有部分工资收入)。同时,进修多半在外地,也就和家人分开,精神、物质上同样也面临损伤。而且在外地,衣食住行都是开销,大家都是医疗打工人,肯定都不容易,付出了也希望能获得相应的回报。为给和我同样类似经历的人提供一些参考,在这把笔者的进修经历分享给大家,大家各取所需吧,只愿能帮到有心的战友,避免和我一样度过半年抑郁的生活。笔者尽量客观的描述,但确实是过了半年苦逼的生活,带有点情绪也在所难免,欢迎大家各取所需,更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下面进入正题,南京鼓楼脊柱外科的进修经历。
南京鼓楼医院在外声名最响的科室应该是脊柱外科,具体的说就是脊柱畸形的诊治。笔者也是奔着这个前去进修的,同时主要也是面临着晋升的要求。包括我同期的进修战友,大家都是抱着这样的期望去的,但过程中以及结束后大家交流起来普遍是失望的,接着往下看你就会明白。
一、报名
网上专门的申报系统、学位、学历、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单位派遣函……都需要加盖单位公章,报道时候还要携带原件审核,一派正规军的严肃感铺面而来。电话咨询教育处的人,得到的消息基本是鼓楼医院的进修资源很紧张,不一定招你,其实到了后发现基本没门槛,云南、贵州、甘肃的县级中医医院医生比比皆是。而且报道时教育科的人又讲医院对教育科有招进修医的人数要求,每年多少多少人,多少多少增速等等。所以要是有人担心要找人联系才能去的话,大可不必,报名就行。招生公示里会提及发放岗位津贴,电话咨询也是一概不告知。另外补充一点,网上招生公示里没有脊柱外科,只有骨科,到了后发现骨科还没分开,是合一块儿的。
二、报道
提前几天就会打电话催交学费,笔者半年交了6000RMB,另外还有些杂费200多块,住宿费600/月(6人间,大学宿舍那种上下床)。报道后安排2天多的培训,基本就是培训如何写病历。然后告知请假条件,不能随意请假,不能随意离开南京,超过多少天就不发结业证,等等,总之就是大家就在这好好学习(干活)了。
三、进科
上面说到了,骨科没有分开,还是合在一块儿的。笔者因为报名的时候没找到脊柱外科的选项,只能填了骨科,所以一直挂念着,反反复复跟教育处以及他们科室领进科的人沟通,最后去了脊柱外科。有些战友心大,被分区了其他专业(本来奔着脊柱来的,结果去了骨肿瘤……或者奔着脊柱畸形来的,去了基本不做脊柱畸形的组),后续再调整就添了些麻烦。
三、日常工作
一进了科室后一交接工作简直疯了,上去就有20个病人要管,一查看,病历上基本一个字都没有(后来经历了才知道,之前的兄弟“苦……久矣”,趁着要走了,干脆就放弃治疗了,所以会有这种结局),鼓楼医院病历是出院后3天交,加之白天会被叫去手术室暴露伤口和关闭伤口(他们自己人手术时不会去干这些的,除非嫌你慢或者有特别情况,暴露完他们就上了,然后进修医下台,等要关伤口,手术室的广播就开始叫进修医了)。以致于前半个月天天都在电脑前写病历,晚上还要加班写到10点左右。他们自己是不会写的,所有都是进修医写。再看值班表,四套班需要值——会诊班、一清班、二清班、病房班。病房班大家应该都清楚,不多说了。会诊班就是去骨科急诊会诊,24小时,鼓楼医院急诊科基本只发挥分诊功能,所有骨科相关的都会叫会诊班,等于就是去上骨科急诊了,打石膏、开检查、排住院、沟通。然后急诊的所有开放伤口都是一清去清仓、缝合、沟通、开检查……。二清就是一清的备班,一清忙不过来二清去帮忙。至于值班的频率,看你当期的进修医数量了,进修医生少的时候天天都在值班,就上面四套班轮着来,天天都在值班。
可能看到上面,大家会好奇研究生、博士生、规培生、实习生去哪了?笔者来之前也想,这么大一个医院,还是南大、南医大的教学医院,研究生、博士生、规培生、实习生一大堆,应该不至于干太多的临床苦力,还背着一大堆书去了,可是半年下来就没翻过几页。来了之后才知道,研究生、博士生不上临床,都去写文章了;规培生偶尔有几个(可能规培都是本地的,了解情况);实习生待了半年也没搞明白去哪了,反正就是一个没见到。
笔者在的这个组是脊柱科最大的组,接近100张床,鼓楼自己的医生10人不到,结合上面所说情况,大家想必也该明白了,临床基础工作都是进修医生在做,每个进修医管10-20张床不等(看有多少进修医),病历、换药全包,暴露伤口、关闭伤口全包,同时有急诊检查也是要进修医陪同患者去……总之,所有临床基础活都是进修医的事儿。
然后正如上面截图所说的,没有系统的培训。大家都是奔着脊柱畸形来的,没有任何给进修医的讲课、培训,同时科上也没有系统的病历讨论等,每周有几天,小医生挂好片子,boss过来说“这个做什么,哪个阶段到哪个阶段……”仅此而已,仓促而过,对于初学者是没有任何可能参与进去的。同时,所有精力被临床苦力活侵占了,根本没时间自己看书学习。开始很痛苦,不过后来也释然了,人家就是利用进修这个制度,招你们来干临床苦力的,自己可以节约人力成本少招人,同时学生又去写文章发挥目前考核体系下的最大价值,你能不能学到东西有什么意义呢?
四、待遇
前面也提到,进修医招生公示上他们会写上发放岗位绩效,但打电话咨询却不告知具体数目。半年的进修每月1000左右的绩效,加上几百的夜班费。毕竟这个不重要,大家交了6000的学费,花了衣食住行的代价,谁也不是为了绩效来的,要是能学到东西,一分的绩效没有也值得,然而能不能实现学到东西,大家自己评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