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心得和TEP的操作体会
前两日收治了一个右侧腹股沟疝坎顿的65岁男性患者,问病史的时候说在哪个莆田系看病的时候有医生说他有肠癌,慎重期间做了全腹部CT,得到了一张比较珍贵的疝气CT图,借这个机会整理一下腹股沟疝的诊断和TEP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般来说,腹股沟斜疝表现为晨起时腹壁包块明显,平卧后消失。课本上说的很客观,实际工作中由于日常工作量大的原因,我个人有一个更加简便的方法,嘱咐患者脱下裤子,男性患者的话一般会存在两侧睾丸不等大,或者说一侧睾丸肿的很明显,女性的话在耻骨联合上方偏外侧可看到局限性隆起的包块,这个时候再做一个彩超,一般情况下基本不会漏掉疝气。


我们从出生不到一岁到80岁以上的疝气都能够开展腹腔镜手术,基本可以做到全年龄段。在儿童,坎顿疝往往卡到的是肠管,早期的手法复位往往能够成功,肠坏死的状况比较少见。16到20岁这个阶段的人,坎顿的往往是大网膜,且部分会出现坎顿的大网膜坏死,建议积极切除避免后患。20岁之后的患者发生坎顿疝一天时不建议手法复位,因为到这个时候肠管水肿明显,在腹腔镜辅助下还纳更安全!这都是血的教训!
做TEP时个人感觉找准层面和入路还是最重要的,因为全腹膜外的核心还是对腹部解剖平面的理解。打观察孔的时候,初学时不敢打太深,怕腹膜破了,结果一顿操作猛如虎,干进去了才发现进了外太空!做的时间长了想再深入一点,再深一点,结果发现腹膜不给面子,咔一下子就通了…然后二氧化碳涌进腹腔,把腹膜顶起来,那感觉就像你被人顶着一样难受!

TEP的入路在腹膜前间隙,也就是在腹膜的上方,腹直肌的下方。见到肌肉,挑开肌肉,放入戳卡,鼓起气来基本上就成一半了。解剖书基本都这么画,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哪像画的这么标准,那就是一层膜的事……
只要进了正确的解剖层面,膜间隙会一步一步引导你到耻骨联合的面前,这个时候只要你仰望天空,找到腹壁下动脉,拿出对初恋的温柔,耐心、细致的分解,腹壁下动脉会给你指出内环口和疝囊。
江湖风浪大,水深激流多。奈何资历浅。有问莫深究!
我是张小白,一个爱吹牛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