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妇产科超声诊断--子宫体及肌层病变

注销用户 · 发布于 2021-02-05 · IP 辽宁辽宁
3653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27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一、子宫腺肌病

1、弥漫型

子宫呈球形增大,三经之和常大于 15cm,宫腔内膜线居中,病变肌层增厚,多呈不

均匀分布的粗颗粒状回声,伴栅栏状回声衰减。

img

病变也可以整个前壁或后壁肌层为主,以后壁较多见,使子宫呈不对称性增大,宫腔

内膜线前移,前壁肌层回声相对正常。

img

2、局灶性

子宫不规则增大,子宫形态欠规则。肌层病灶呈瘤样结节,内为不均质高回声,可伴

栅栏状声衰减,与子宫正常肌层分界不清,又称子宫腺肌瘤。病灶也可呈多囊状。

img

3、多普勒超声表现

CDFI 显示病灶区星点状放射状血流信号,局灶型者仅在病灶部位血流信号稍增多,

病灶周围肌层血流分布正常,有时因病灶区衰减明显,血流信号减少;频谱多普勒显

示为中等阻力血流频谱。

【鉴别诊断】

子宫腺肌瘤需与子宫肌瘤鉴别,前者与正常肌层分界不清,病灶周围无环状或半环状

血流信号。

二、子宫肌瘤

【超声诊断要点】

1.子宫增大变形

壁间肌瘤和粘膜下肌瘤子宫呈均匀增大,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较大或数目较多时

可致子宫不规则增大。

2.病灶声像图特点

子宫肌瘤病灶多呈低回声也可呈等回声或高回声,伴生衰减,若肌瘤有变性则表现

为相应回声改变。

(1)肌壁间肌瘤:子宫肌层内低或等回声结节,多伴声衰减,瘤体因有假包膜而边界

较清晰。

img

(2)浆膜下肌:子宫肌层内低回声结节向浆膜外突出,使子宫变形。

img

(3)粘膜下肌瘤:子宫肌层内低回声结节向宫腔突出或完全位于宫腔内,子宫内膜变

形,带蒂粘膜下肌瘤可脱入宫颈管内形成宫颈管内实性占位。

img

CDFI 显示子宫肌瘤周边假包膜内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并有分支进入瘤体内

部;带蒂黏膜下肌瘤蒂部可显示供血的血管。当肌瘤较大或合并感染时,瘤体血供丰

富,也可出现低阻力型动脉频谱。

3.肌瘤变性声像图特征

肌瘤囊性变时,瘤内出现大小不等不规则的无回声区;

妊娠期红色变时,瘤体回声偏低,呈细花纹状,无明显衰减;

脂肪样变时,呈均质团状高回声;

钙化时,肌瘤内可见环状或斑点状强回声伴明显声衰减;

肉瘤变时,瘤体快速增大,边界不清,回声减低,内部回声杂乱不均。

大多数肌瘤变性时,瘤内血管信号减少,仅肉瘤变时血流丰富,可记录到极低阻力血

流频谱。

【鉴别诊断】

1.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鉴别

前者为肌层向内膜腔突起,后者病灶位于内膜内。

2.带蒂浆膜下肌瘤卵巢实性肿瘤鉴别

通过寻找双侧卵巢,观察瘤体与子宫关系、血供来自子宫等进行鉴别。

3.子宫肌瘤囊性变应与肌层内子宫内膜异位病灶鉴别

前者病灶周围有假包母,瘤内多小囊状无回声;后者病灶形态不规则,内为云雾状回

声。

【注意事项】

1.子宫肌瘤变性较有特异性的改变是囊性变和钙化,其他变性声像图并无特异性,超

声提示变性需谨慎。

2.不同类型肌瘤会导致不同的临床症状,且手术方式亦可能不同,应尽可能描述肌瘤

的大致位置。

3.即使是采用腔内超声检查,直径小于 5 毫米的肌瘤仍不易诊断;浆膜下肌瘤较大

时,难以与附件或盆腹腔肿瘤鉴别。

4.具有临床意义的子宫肌瘤应记录其大小和位置,但并非所有的子宫肌瘤都均需测

量。

三、子宫肉瘤

【超声诊断要点】

子宫肉瘤(uterine sarcoma)包括原发性子宫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子宫肌瘤肉瘤

样变。瘤体短期内迅速增大,与周围肌层分界欠清,周围的假包膜消失,瘤体内衰减

回声变成紊乱的低回声或絮状不规则的无回声区,可见后方回声增强。子宫内膜间质

肉瘤表现为宫腔内实性结节,呈高或低不均质回声,边界部分清、部分不清,有时瘤

内坏死出现不规则无回声区。 CDFI 显示病灶内丰富血流信号,瘤体周边未见环状血

流,可见高速低阻力动脉性频谱

img

可伴盆腹腔积液,如果大网膜受累或出现远处转移,可在宫外探及实性不均质性团块

状回声。若肿瘤侵犯宫旁组织,则表现为子宫轮廓不清,宫旁可见不规则实性肿块,

CDFI 显示其内血流信号丰富,可记录到低阻力动脉频谱。

【鉴别诊断】

子宫肉瘤主要根据其内部回声不均边界不清血供丰富等特征与子宫肌瘤及肌瘤变

性相鉴别;内膜间质肉瘤有时与子宫内膜癌鉴别困难

【注意事项】

子宫肉瘤早期病变特征不明显,大多数难以得到正确的超声诊断。当原有的子宫肌瘤

迅速增大、或肌瘤内回声减低、杂乱、后方衰减不明显时,应警惕肌瘤肉瘤样变。

四、女娠滋养细胞肿瘤

【简介】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ablasticneoplasia)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三种类型。绝大多数继发于妊娠,侵蚀性葡萄胎继发于葡萄胎

妊娠,绒毛膜癌可继发于葡萄胎妊娠、流产、足月妊娠等。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水平异常增高为主要诊断依据,三者子宫内病灶的声像图特征相似。

【超声诊断要点】

1.子宫增大,肌层增厚,回声减低,肌层内病灶处布满蜂窝状及不规则无回声区,病

灶边界不清。宫腔内可因积血呈不均低回声,内膜常难显。

img

若未得到及时诊治时,病灶迅速穿透肌层,侵犯宫旁组织,则子宫部分结构难辨,外

形不规则。双侧卵巢结构无特异性改变,有时可表现为多囊样。

2.CDFI 显示肌层病灶内丰富的五彩镶嵌的血流信号,可记录到动静脉瘘频谱及极低阻

力型动脉频谱。

img

宫旁血管异常扩张,宫旁受侵犯时血管更是极度扩张,呈蜂窝状、管道状液性暗区。

3 57 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