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肿胸外干货分享】第2期:什么时候做肺段切除


上一期,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胸外科的曾剑主任为大家带来《早期肺癌肺段切除术详解及手术技巧》中的 Part 1:肺段切除的介绍(还没观看的同道可以点击链接直接观看)。
本次为大家分享的是 Part 2:什么时候做肺段切除 。
剩余课程将在后期继续为大家分享(Part 3:如何做好肺段切除 & Part 4:肺段切除手术视频讲解)。

Part 2 的视频时长共12分钟,在本部分中,曾主任主要介绍了以下几点:
- NCCN指南中亚肺叶切除指征
- 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指南
- 日本前瞻临床研究系列 JCOG2021


没有时间观看完整视频?可看下方文字版讲解↓↓↓
文字版讲解
从2010年起,NCCN指南中亚肺叶切除适应症:
- 无法耐受肺叶切除(妥协性)
- 周围型结节≤2 cm,满足以下任意一项(意向性)
- 病理为 AIS(BAC)(浪费时间、增加手术创伤)
- GGO 成分>50%(面积还是体积?)
- 结节倍增时间≥400天(结节并非匀速增长,如何确定呢?)
但是指南中的适应征在临床应用中有很多局限,所以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就对此问题做了更详细的解答:
- 临床Ⅰ期 NSCLC 患者,可以耐受手术,但无法耐受肺叶切除,建议亚肺叶切除。
- 临床Ⅰ期以 GGO 为主的结节≤2 cm,建议进行保证切缘阴性的亚肺叶切除。
此外,日本的研究人员也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日本前瞻临床研究系列 JCOG2021

实验根据肿瘤大小及GGO的占比,对不同类型的肺癌进行了研究。
其中左上角红色方框的0804研究证实:
- 亚肺叶切除(主要是楔形切除)能保证 GGO 为主的外周型肺癌的局部控制率和无复发生存率。
- 切缘足够的前提下,亚肺叶切除是此类肺癌的首选。
右上角黄色方框的0802研究对同样的癌症分别进行了肺叶切除及肺段切除,向美国肺癌研究小组1982年的研究结果发起了挑战。目前该实验中期结果显示:
- 除了在肺段切除组中观察到更多漏气之外,肺叶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患者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几乎没有差异。
通过本次的课程,大家是不是对什么时候做肺段切除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呢?下一次我们将为大家奉上Part 3:如何做好肺段切除。关注我可以获取更多干货知识哦~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讨论~
本次视频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举办的胸外进修医生培训大讲堂。具体课程安排如下图。
未来我们将会以直播的形式开展该培训大讲堂,欢迎更多同道探讨、学习。对讲堂感兴趣的同道也可以联系我,欢迎大家来浙肿参加《胸外进修医生培训大讲堂》

最后编辑于 2021-01-29 · 浏览 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