萄糖输液可常规5%碳酸氢钠来调高PH至近中性

按:
旧资料,对新年轻药师仍启示作用。
2020-12-02
萄糖输液可常规5%碳酸氢钠来调高PH至近中性
辛学俊
5%葡萄糖输液作为临床注射给药是一个基本溶媒,大部分注射用药物说明书都注明溶媒为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除非一些化疗药特别说明用0.9%氯化钠注射液,以至临床医生认为二者可随便选用。实际情况是两者差异很大。葡萄糖输液PH药典规定3.2-5.5,这是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决定。生产中消毒灭菌后大部分PH处于4.0或以下,并且每瓶PH值都有不一样,要想知道某一瓶葡萄糖液实际PH多少,只有开瓶测定才能确定。因此,葡萄糖输液存在低PH、且不确定性,是一个基本事实。国内已有大量文献依据。
今天刚收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20):1755-1758,《PH对红霉素稳定性及抑菌作用的影响》(安徽医科大学附一院药剂科)研究报告,再次证实本人在本院药讯2008年3期上撰文《葡萄糖输液配制红霉素时pH调节剂碳酸氢钠用量差异剖析》中观点。该文报告,5%和4%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差异很小,可以考虑代替使用,调高PH后显著提高红霉素在葡萄糖输液中稳定性和抑菌活性。高效液相法测定,仅以葡萄糖溶液溶解红霉素,1小时后即出现明显杂峰,4小时后含量降低10%,而加碳酸氢钠后,红霉素稳定性显著提高,4小时后含量仅降4.4%,且未见杂峰。抑菌试验,对金葡菌MIC 2小时相同,4小时后MIC加5%碳酸氢钠(16g·L-1,)为不加碳酸氢钠(32 g·L-1)一半,与此情况相似有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的临床菌株,提示加碳酸氢钠显著提高抗菌活性。
葡萄糖输液的酸性,配伍后使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不稳定(易分解,增加杂质,增加过敏,溶解度降低增加混浊等),使中药注射剂不溶性微粒增多,使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不稳定,使碱性的速尿针析出沉淀,等等。但溶液近中性条件,此现象可大为降低。本院历史上出现的配伍禁忌现象基本和全国反映的情况相似,也曾出现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在葡萄糖液中混浊,安定针混浊。氮热清针稳定PH7-8,葡萄糖液中也有2例混浊,其他中药注射液则更多。因此,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措施:(1)选用生理盐水作溶媒;(2)如用5%葡萄糖液,每瓶加1ml-2ml5%碳酸氢钠针调高PH,用量不必过分拘泥,调近中性即可。
(2008,11,4,稿)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