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DPA入路完成髋关节脱位并髋臼后壁骨折一例

54岁中年男性,因车祸致左髋部畸形、疼痛、活动受限2小时入院。
入院诊断:左侧髋关节脱位并髋臼后壁骨折





手术经过:全麻下取俯卧位,取DPA(直接后方入路)入路,切开臀肌筋膜后,钝性分开臀大肌,于臀中肌与梨状肌间隙进入,向上达坐骨大切迹并插入Hoffman拉勾,找到臀上血管、臀上神经用S拉勾保护后纵向切开骨膜,并做骨膜下剥离,直至暴露整个骨折部及坐骨蕀。见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掀开骨折块冲洗关节内瘀血和骨屑。直视下复位骨折块并用3.5拉力螺钉固定骨折块后,取解剖型髋臼后壁钢板保护并固定后壁。透视满意后冲洗,缝合。













总结:髋关节脱位合并后壁骨折,以往通常采用K_L入路完成。但学习了樊仕才老师的DPA入路,并做了几例后,非常赞同樊老师的观点:对于髋臼后壁骨折的处理,完全可以用损伤更小的微创切口来解决,这样既可以减小损伤,同时可以加速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其实这个切口主要困难在于对臀上血管神经的解剖和保护,坐骨神经完全不用暴露,而且不切断任何一条肌肉,我认为DPA是处理这种后脱位合并后壁骨折的最理想的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