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跟诊后笔记:儿童自己磕伤口腔,在全科诊室该如何处理
今日跟诊,一个七岁的小孩被父亲领来,说是写作业调皮,下巴磕到桌子,自己被牙齿咬伤了下唇,出了很多血,请小朋友张嘴一看,果然下唇内侧有一个 深度2-3mm的伤口:
触碰没有出血,轻微压痛,张嘴动作没有问题,考虑到是下巴磕到桌子,再检查下牙齿的松动情况,下面的中切牙有轻微的松动。
怎么处理呢,我的带教老师是偏内科的,于是她和社区的外科方向的全科医生沟通了下,认为也不出血了,伤口不太深,仅仅有一点点牙齿松动,可以自行购买“西帕固龈液”进行漱口。
我认为这个方法也没错,也能解决问题,但是对于这种特殊的小伤口——口腔撕裂伤,处理流程该是怎样的呢。查了下 utd,做一下笔记:
1、治疗这些小伤口有两个目的:预防感染,并使伤口愈合形成的疤痕在美观上可接受
2、口腔的血供丰富,所以口腔撕裂伤往往比身体其他部位伤口愈合得更快。口腔撕裂伤伴随的牙部分和完全脱位伤应在伤口缝合前立即处理,以便必要时尽快再植,也不妨碍对脱位牙的暴露。耽误再植可能会降低牙存活的可能性。应首先处理口腔撕裂伤,牙齿折断可在受伤后几小时修复。
3、体格检查:
应检查伤口的以下方面:
●位置(如颊黏膜、舌、牙龈、牙齿、牙槽嵴、下颌骨)
●深度
●创口长度
●撕裂伤是否延伸至面部外表面(贯通伤)
●是否伤及较深部结构
●有无组织撕脱
●有无异物
4、伤口清创的冲洗:
冲洗 — 液体冲洗对减少细菌负荷和去除松散的异物非常重要,应为常规伤口处理的一部分。尚无充分的证据支持在冲洗液中加入任何特定的添加物,也无明确的证据支持哪种添加物更好。冲洗这种做法以及大量冲洗很可能有积极作用。通常使用温热的等张(生理)盐水冲洗,不过系统评价发现,采用自来水和生理盐水清洁伤口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常无需添加稀释碘液或其他消毒液(如,氯己定、过氧化氢、次氯酸钠)。这些添加物的抗细菌作用微弱,且某些添加物还可能阻碍伤口愈合。
对于口腔撕裂伤:口腔和口周伤口是污染伤口,因为1mL唾液通常含有1,000,000细菌。局部伤口中每克组织100,000细菌就足以引起感染。但大量冲洗不能处理已有的污染。因此,我们一般会清除坏死组织和可见的异物,如灰尘、玻璃或浅表嵌入物,然后用100mL无菌生理盐水有限冲洗。有大量坏死组织的伤口需要请整形外科或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会诊。
应避免使用抗菌剂,如氯己定、聚维酮碘溶液(Betadine)和过氧化氢,因为如果误吞可能会引起中毒(咨询了口腔科同学,对于这一点,他们会使用 0.05%氯己定去擦拭,并嘱咐患儿不要吞咽即可)
5、一期缝合的指征 — 大部分颊黏膜和牙龈撕裂伤伤口不大,不修复也可快速愈合,无需一期缝合。
一期缝合(即就诊时修复创面)是以下口腔撕裂伤的首选治疗[2]:
●伤口很深,达到能够存积食物残渣的程度
●伤口长度超过2cm
●在牙齿咬合(咀嚼)面形成组织瓣的伤口
6、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我们建议大多数有裂开的口腔撕裂伤患者预防性使用覆盖口腔菌群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对青霉素过敏者使用克林霉素),而不是不使用。口腔撕裂伤后伤口感染率为9%-27%。
7、修复后护理应给予口腔撕裂伤患者如下建议:
●进软食2-3日。
●进食后用水漱口。
●伤口愈合前应避免辛辣或咸味食物。
●避免使用吸管(负压可能增加伤口部位的淤斑或出血)。
照料者也应清楚这些推荐。伤口应迅速愈合(3-5日内)。有感染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应在修复后48-72小时接受再评估,以确保伤口正常愈合。
特别是这一例患儿,我们并没有开出处方,但是给到修复后护理建议,是他康复的关键。
最后编辑于 2020-08-15 · 浏览 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