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科疑难问题案例解析,患者亲述15次手术经(下篇)
原创: 空鼻综合征 空鼻综合征AND鼻阀鼻瓣区狭窄 3月10日
作者:刘飞
小编:陈十一,查理
整理:小蔡
篇幅太长,分为两部分,
患者没有医生的专业技术和知识,在求助无门的时候只能自己学习自己尝试
本篇作者有许多不专业的讲解和观点,尊重患者的角度,未做观点修改,做了发布
于是再次手术将其分开,教授很坚定的跟我说,不管好与没好,都是最后一次给我手术了,希望都寄托在这次的手术上。
术后(下图)
(图17)
这次手术后头痛耳鸣等症状都好了!(值得注意的是,头痛和耳鸣还有诱发的右边牙疼的症状请医生可以在这个位置做深入的研究)
总结下鼻涕倒流的过程
目前医生认为鼻涕倒流是鼻腔神经和鼻纤毛的运动导致的倒流,甚至我在好大夫网上看到有个医生是这么写的,(他说鼻涕本来是倒流到喉咙去的,有部分神经质的人认为鼻涕倒流是病)呵呵、我觉得他很可笑,对、不可否认鼻涕本来是有一部分会流到喉咙去,但是大量的鼻涕流出来的时候,如果没有空间流走,那就会卡在后鼻道内无法流出,就会产生倒流的感觉,就是我上面写的那个吊水瓶管的原理。我希望那个医生(还是教授)能去把那个话删除,不要搞不懂治不好还可笑至极!
(图18)
(三)鼻涕倒流原因综述
我配合图片说下倒流的原理
1,首先我开始以为鼻涕是从鼻最里面的那个蝶窦口流出的到喉咙的(如图) (图19)
之后的感觉发现我错了,清水鼻涕是由于粘膜的接触产生的,大量的鼻涕流到嗅裂位置,流进中鼻甲和鼻中隔(中鼻道)的间隙里面的(如下图)(图19)。
如果中鼻甲没有肿大的话自然就没有卡在那个位置倒流的感觉。
(图20)
这样看来鼻涕倒流可以拆分成两个问题。
1,流鼻涕是一个问题。2,倒流又是一个问题。
那么为什么有倒流的感觉呢?那就是中鼻甲肿大的原因,大量的鼻涕只是卡在中鼻道里面,肿大后粘膜的贴紧也会产生大量的鼻涕,因为没有空气进去所以鼻涕无法流通,倒流是要靠吸力的作用下才能到喉咙的,也就是很多患者会不停的吸吐。所以只要中鼻甲不肿大和鼻丘嗅裂的位置够宽敞的话,鼻涕自然就会往前鼻孔流出。很多鼻涕倒流的患者,咽喉会肿痛,这就是由于中鼻甲肿大后,后鼻道的炎症加重,气流就直接从下鼻道没有经过中鼻道到咽喉,由于整个后鼻道的炎症,所以吸气进去就会有灼热感刺激喉咙发炎,所以在吃饭时,会刺激鼻咽部导致鼻孔内炎症加重,肿胀的粘膜与中隔粘膜之间产生摩擦,生产出大量的鼻涕,所以吃饭后加重倒流就是这个原因。
四、鼻中隔摆动与交替性鼻塞
(一)鼻中隔术后出现吸气寒冷
拔完棉絮后我感觉全世界都好了,好像任何的症状都消失了,真 的很舒服几年来第一次感觉到如此轻松愉悦。
但是在两天后症状又出现了,这次的感觉是吸气寒冷,鼻子里面炎症加重,并且在持续几天炎症加重后,在嘴巴动的时候有疼痛的感觉,我反复的看了视频,真的是没有地方接触了,也找到了教授也没有办法。
就在绝望的时候,一个病友发了一个鼻中隔高位偏曲的视频给我,我终于找到了导致我上述所有症状的原因了,这是这个手术本身就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医疗认知的错误。
这个手术视频是中山大学附属医院、颜永毅教授的高位偏曲手术视频。
下面我配合图片说一下这个问题的形成
(二)交替性鼻塞的原因
等等(接上文)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说下鼻交替性堵塞,在医学上被称为鼻周期,也被认为是人体功能性问题,而这可能不是功能性问题,是由于鼻中隔偏曲(左右摆动)导致鼻交替性通气的结构性问题!
如下图
中隔为什么会左右摆动呢?
这是在力的作用下才会左右摆动的,这个力可能是中鼻甲肿大给的,也可能是下鼻甲肿大给的,当一边的鼻腔有炎症的时候,发炎的中鼻甲或下鼻甲会给中隔一个力,把中隔软骨顶向另一边,造成另一边炎症加重后,粘膜膨胀到没有位置膨胀了,就会又给中隔一个力顶到另一边,如此循环,所以只要一个鼻腔有炎症就会引起中隔的交替性堵塞。一般没有中隔偏曲的人是不会感觉到有交替性通气问题的,所以这不是一个人体功能性的问题,而是一个鼻骨结构性问题。
(图21)
而导致这个力的最重要的位置是在鼻中隔本身,也就是在医学上,各类鼻手术中最被忽略的位置!
如下图
其实导致鼻堵塞的重要位置是在鼻中隔的高位偏曲的上方的三角形位置处,(也就是下方图片的蓝色箭头位置)通过我这么多年的鼻堵塞和多次鼻手术的经验,这个位置是最容易产生摩擦和炎症的关键位置,当这个位置产生炎症后,炎症会蔓延到鼻粘膜肿大,当下方图片中的箭头位置和红色位置粘膜膨胀到没有位置膨胀的时候,发炎的粘膜就会将中隔软骨顶向另一边,左右循环。所以有中隔偏曲的患者,只要是因为工作环境或者其他原因影响鼻经常性发炎的话,鼻中隔软骨在长期两边推力的作用下,是会越来越弯曲的。
(我的鼻子也是因为几年的工作环境问题才导致的越来越严重)
(图22)
而解决这样鼻中隔高位偏曲引起的鼻长期性堵塞问题严重的患者,只能够通过手术解决,没有其他好的方法。而这样的手术真的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目前医学还没有认识到这样的问题,所以才会导致这么多鼻手术后遗症患者。
这不是医生的错,这是一个医疗认知的错误。
五、手术中存在错误的关键性问题
下面我配合图片说一下
吸气寒冷和鼻涕倒流是在我两次鼻中隔手术中产生的,最关键的是第二次的左鼻鼻高位偏曲手术。
(一)鼻中隔高位偏曲手术与矛盾性鼻阻塞
下图是第二次手术前拍摄的照片
(图23)
按照目前的医学方案教授将高位偏曲位置软骨切除,这看起来是没有问题切除了空间扩大了。
但是看了颜教授的视频后我找到了答案,所有的问题集中在鼻中隔高位偏曲这个手术上。
如下图(切除前)
(图24)
如下图(切除后)
(图25)
那么切除的那个位置就会如下几个图片一样,那个上面留下的位置就会在软骨本身弯曲应力的作用下翘起来,
(图26)
(图27)
(图28)
这个翘起的位置因为失去了总体结构的支撑,就会在粘膜肿胀的时候与对面的鼻外侧骨头摩擦发炎。
(图29)
上面的图片是鼻尖三角形位置
我们再来看下平面图的另一个位置(下图)(鼻中间鼻丘,中鼻甲位置处)
鼻中隔软骨切除前(下图)
(图30)
切除后(下图)
(图31)
这个时候切除后残留的位置因为没有整体的结构作为支撑,中隔软骨在鼻粘膜发炎的状态下,会紧贴中鼻甲,使上方位置完全封闭住,这样就有了医学上无法解释的(矛盾性鼻塞)。如下几图。
(图32)
下面两个图片就是我鼻腔中隔软骨被切除位置的图片
(图33)
(下图)黑色线标记处在鼻腔粘膜发炎的状态下,膨胀的粘膜是会把中隔软骨带动贴住嗅裂,鼻丘和中鼻甲,这时候黑色线处的位置是完全贴紧不通气的,不通气里面的粘膜就会发炎,蔓延到整个中鼻道,这时候鼻腔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就会交替性堵塞。
(大黑色箭头是切断的软骨,整个一长线)
(图34)
断裂的骨头一直延伸到中鼻甲与中隔处,顶住的位置有明细的伤痕(下图)
(二)鼻中隔高位偏曲与吸气寒冷
这个地方只要是鼻腔发炎,肿胀的粘膜就会拉住断裂的中隔靠紧中鼻甲,长期性的顶住的话就会一直发炎,严重时会有破裂流血,所以在天气冷时候吸气进去就会有吸气寒冷疼痛的感觉。
(图35)
(图36)
(图37)
(图38)
当炎症进一步加重的时候,整个粘膜肿大后就会将嗅裂,鼻丘,中鼻甲,位置封闭,这个现象在晚上发生的时候多(有几个医生问过我,晚上和白天有区别吗)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很久,确实是有区别的,因为白天嘴巴说话,人在活动的时候鼻子的粘膜就算是肿大,也会在我们嘴巴动作或者人活动时候产生的震动的状态下粘膜不会完全贴紧,而晚上都是静止不动的,再加上人仰着睡,粘膜肿大后有个重力向下,也就是往鼻丘中鼻甲方向贴紧,贴紧就会产生鼻涕,鼻涕就会凝固在那个狭小的位置处,这时候因为粘膜的接触更加产生炎症,中鼻甲和中隔的粘膜就会更加发炎肿大,那么恶性循环就开始了。这时候吸进的空气就只能通过下鼻道进入,而空气经过发炎位置的时候就会有灼热感刺激咽喉,当冷空气经过发炎位置的时候就会有冷和刺痛的感觉,(这就跟冬天手上长的冻疮是一个道理,摸上去是热的,冷风吹的时候就会感觉无比的疼痛感)
冻疮可以带个手套来遮蔽,而鼻子是每分每秒都是要呼吸的,所以这种病真的是很痛苦的。
(图39)
(三)鼻中隔高位偏曲与鼻涕倒流
我发现鼻涕倒流也是因为这个位置贴紧产生的,(当这里粘膜贴紧接触本身就可以产生清水鼻涕,再加上完全将嗅裂处封闭了,也就是我上面所写的吊瓶水的原理)那些没有做过手术有倒流感觉的人也可能是高位偏曲导致这个地方接触产生的鼻涕倒流。(下图这个位置只要有鼻涕就会感觉鼻涕倒流)
(图40)
(图41)
我还发现这个位置贴紧人就会有发热的感觉,在冬天基本上发炎严重的时候,就会发热冒冷汗(下图箭头两边的位置会在天气冷的时候,晚上会完全贴紧)
连续几天严重发炎嘴巴在动作的时候鼻子里面就会有疼痛的感觉,吞咽东西的时候两边颌骨就会有胀痛感(颌骨痛的情况发生过一次)。
(图42)
我再总结下吸气寒冷的原因
之前处理鼻涕倒流的时候其实我们都是在处理同一个问题,就是切断的中隔摆动的问题,(当然不包挂我上鼻甲位置本身存在天生弯曲的问题)。在没有处理(鼻涕倒流)中鼻甲问题前,是没有吸气寒冷的感觉的,那是因为之前中鼻甲一直处于发炎的状态,中鼻甲肿大后可以将断裂的中隔那里撑开让中隔没有可以两边摆动的空间。也就是中鼻甲越肿大前面的位置就会越拉开所以没有接触,所以之前的症状就是只有鼻涕卡在鼻子里面粘连流不出来的感觉。
现在鼻涕倒流好了很多,那个位置宽敞了,但是断裂的中隔却有了更大的空间来摆动,接触导致炎症越来越重。
(四)一系列猜想的证据与实验演练
这问题不是空想出来的。
一旦哪天晚上堵塞严重的时候,我就拿那个腻子,将上方三角形位置处撑开(下图),我能感觉到最先导致发炎堵塞的位置是这里。(图43)
只要把上图这个位置撑开,接触产生的痛就会立即消失!
再接下来用腻子将(下图)位置按压,堵塞和鼻涕接触的感觉就会立刻消失。
(图45))
其实堵塞的感觉就是这里的中隔软骨是可以活动的,导致的两边的接触。只要将中隔软骨(下图)按压一下,堵塞感和鼻涕倒流感马上消失
(图46)
备注:在颜教授的手术中我发现了一个会引起后遗症的很大问题
在鼻中隔手术中,上方位置是要留有一段不切除的,那我用一个扑克牌来演示一下这个手术的缺陷在哪里。
1,将凸起的位置切除(这里不是重点)假设(下图)这个椭圆的位置是凸起位置将其切除。
(图47)
这时候如果只是切除了这个部分后,(我用手给他一个力)这样(弧形)结构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如下图)
(图48)
2、接下来在手术过程中将上方留的位置切断(这里就是问题的关键)(如下图将黑色两条线切断)
(图49)
切断
(图50)
我再用手给他一个力(这时候再去看那个弧形的结构)
(图51)
再加上本身那个位置的翘起(如下图)
(图52)
这时候整个的鼻腔结构是发生了改变的,(就像我们在工厂里面的钢结构的原理,整个的应力就发生了改变)所以这就是鼻腔堵塞的最关键位置,然而却是被医学最被忽略的位置。当鼻中隔力方向改变的时候,这个位置就会被鼻腔内的骨头与骨头封闭堵塞,当冷空气经过这个位置的时候就会因为骨头外面的粘膜摩擦产生的伤痕和炎症吸气寒冷!目前对于吸气寒冷所用到的填充手术是根本不能解决问题的,这样的症状无论患者怎样去加强体质和锻炼身体及各种方法都是不可能消除的,而且会随着日复一日的摩擦炎症、症状会一天一天加重,还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各种症状,这也是为什么患者一直在求医路上的原因,而多数医生都理解为患者陷进了自己的病里。
切断的截图位置,(看得不是很清楚)
具体看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wNTU2Njgw.html
(图53)
(图54)
六、解决方案
(一)手术治疗的思路
这个问题解决可能很困难,但是不解决肯定是不行的,到了冬天我根本就没办法生活。
我认为在上方三角形位置处将粘膜扯下来在骨头和骨头之间设立一个支撑。
(图55)
再将靠近中鼻甲位置处的断裂的中隔朝中隔方向固定住让他摆动顶住中鼻甲,吸气寒冷和堵塞的问题就能够解决!
(图56)
(图57)
(图58)
(二)个人设想的解决方案
尊敬的各位教授,大家要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患者在鼻手术后就出现很多痛苦的症状呢?为什么这么多患者在手术后被认定为心里问题呢?为什么这么多患者一直在求医的路上奔波了?说明这样的病的痛苦是真的很难承受的。世界上没有这么多巧合的事情,做了鼻手术后就有心里问题同时出现在很多鼻手术患者的身上。这说明目前医学和鼻科手术的某个环节是存在着问题的,而这样的问题还没有被目前医学发现并突破。而我的这个病例也许就能突破这些问题,我记得许庚教授写过一篇文章,是针对鼻手术后遗症问题写的,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也许要用另一种手术方案才能避免这些问题,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这句话是值得鼻科学界的深思,我看过很多鼻手术视频,比如,下鼻甲部分切除,中鼻甲部分切除,鼻中隔手术,等离子消融术,都是在扩大鼻腔下面鼻道的空间,以为有个通气孔就能良好的通气不会堵塞吗?并不是的!其实鼻堵塞问题可以理解为鼻骨与鼻骨之间的接触炎症,就像我的中鼻甲上鼻甲上方崎岖变形接触产生的炎症导致的中鼻甲肿大,和被医学所忽略的高位偏曲上方三角形位置接触产生的炎症。(当然不包括鼻窦炎鼻息肉患者)。
鼻中隔偏曲导致的堵塞问题是有更好的方案来解决的,可以减小手术的难度和减轻病人的痛苦,杜绝后遗症的产生。我认为通过将关键位置骨折的方案就能解决,没必要去切除就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尊敬的各位教授,为了渺小的我,为了还在这种病痛中煎熬的很多人,为了你们的医学事业,为了以后医学的突破,为了耳鼻喉科再也不会成为医患矛盾的高发地,我恳请各位教授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帮我会诊,出具一个可行的医学方案,不胜感激!费用我自己承担。我相信你们中山大学附属医院是全国鼻科研中心,你们代表着广东医学的权威!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医学的权威!我相信通过大家的智慧,完全有能力找到解决方案。
我工作了十几年,养老保险就交了13年了,这场病我一无所有了,我还有治病的钱,这几年也是公司领导和同事的体贴和支持才让我支撑了这几年,不然我基本上是不能工作的,更谈不上成家立业了。
如果确实没有好的方案我会将这篇文发到网上,我相信就算是目前没有办法治愈,将来的某一天也会有医学的突破的!
以上这是2015年我写下来的,这时候我们的服务助理回到了工作岗位,我要下岗了,正好经济不景气,每次国家控制房地产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就会受到影响。我干脆向公司申请了停薪留职,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治鼻子,我的症状还有晚上睡觉堵塞和吸气寒冷,轻微的鼻涕倒流,教授那边也没有好的方案来应对了,于是我决定将这些打印出来投到广州各大名医处来寻求解决方案,我去了很多医院见了很多教授,把我写的都给了他们,似乎所有的耳鼻喉科教授都在回避这种病,没有得到他们的任何方法能解决我的问题的,那时候的我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要知道每天面对鼻子的折磨真的是很痛苦,我一定要治好我的鼻子,我有坚定的信念。
于是我再仔细研究我手术的视频,我发现在鼻内有个粘膜穿孔,这个小孔在鼻尖处,
(图59)
于是我找了很多资料看,我心想鼻涕倒流和寒冷的症状是不是这个小孔造成的,我找教授探讨这个问题,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和加了很多鼻穿孔的QQ群,教授给我的答案是有可能是天生就有的,有的是后天形成的,总之我认为这个孔就可能会导致鼻涕倒流和吸气寒冷,我要想办法补起来。(我回想这个孔可能是第一次鼻中隔手术留下来的,我记忆深刻的是,那天教授带了个实习生,手术后实习的医生用等离子去给我鼻孔止血,我闻到了烧糊的味道,我当时反应很大的扭了一下头对他们说,你们不要用那个东西烧我的鼻子,我很反感这个东西,因为就是这个等离子带我到了无尽的痛苦中的,可能就是在扭头的那瞬间,等离子尖头的部位烧了一下鼻尖处的粘膜烧了个小洞,所以这是我自己的责任不能怪任何人,我现在只是想找到处理这个洞的方法。)
我再次找到找教授寻求解决方案,教授跟我说这里不会导致这些症状,如果我执意要搞就帮我用等离子重建鼻内组织,具体当时我不太懂,教授跟我说就是用等离子烧灼那个穿孔位置后等待复原产生新的粘膜,想到又要用等离子去烧我开始不同意、但是教授说没有其他好的方法,哎没办法,赌一把吧,我铁了心决定做了。
做完手术那天,回来我把手术视频打开,我妹妹看到手术视频那个穿孔被烧灼后大了很多
(图60)
看上去真的很可怕,我妹妹吓得哭得好伤心,她说要我不要去不要去偏要去弄,哎,我也感叹人生真的好艰难,但是没办法我本来就是去赌的。
我打电话给教授,教授说不用担心要是没把握我不会给你弄的,嗯心理得到了少许安慰,只能等待复查时的奇迹出现了。
十天后去医院复查,那个穿孔竟然奇迹般的快愈合了,我一直坚信的是一切皆有可能又一次实现了,哈哈。
(图61)
又过了半个月穿孔位置基本上愈合了,但是症状依然还是存在,也印证了教授说的跟穿孔无关系的话,我再次陷入了迷茫中,因为好像再也没有地方可以弄了,加支撑来固定中隔不让摆动也是不能的,怎么办,症状虽然没以前重、但是广州的冬天那年特别冷还飘了雪,随着温度的降低明细的感觉一天一天加重了,鼻涕倒流也开始严重了,这个时候我是根本就不能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未来怎么办,我开始想辞掉工作、把车卖了去海南吧,那边温度和空气可能会好一点,又考虑父母年纪大了以后没人照顾,人生真的不知何去何从。
我还是不死心,这个问题我坚信就是鼻结构造成的,于是我再次反复的看了手术视频,我觉得鼻中隔有的位置一直是向左边凸起,这应该是应力的来源,我决定做最后的努力,我要我妹妹在他们厂里要他们的维修师傅做一些工具,我再次与教授沟通,要他最后再帮我一次,这次不成功我就放弃不搞了,这时候的精神状态就只差崩溃了,在别人看来,我自己再研究这些简直就是疯了,不成功的话就要带着未知和病痛痛苦的活着了,这时候离过年只剩一个多月时间了。
2016年1月10日,这一天终于解开了我6年来的心结,我知道这个病是有救的,至少是有方法可以控制的,我坚持的认为的结构性问题确定就是导致的这些症状的原因。我是晚上去找的教授,手术过程用了一个小时时间,主要目的就是将中隔狠狠的压过去,
(图62)
(图63)
(图64)
(图65)
让中隔和中鼻甲间有个大的空间,我跟教授说你不管我有多痛只管用力压,在这个过程中有张力的位置我是很明显的能感觉到的,压到那里的时候就会有酸麻胀痛的感觉,这是鼻子敏感的位置会很痛很痛。一小时后教授将明胶海绵垫在了缝隙中间手术结束。
(图66)
(图67)
明胶海绵一般在一星期就会融化,以前每次手术完一星期后就会症状加重,但是这次我确定好了,没有鼻涕倒流了,晚上睡觉也不堵塞,吃什么都有味道,鸡肉是鸡肉味,猪肉是猪肉味,再也不是以前吃什么都差不多味道了,每餐只吃两碗饭的我那段时间吃4碗饭都感觉不够,肚子每次都是吃撑了还想吃,以前经常拉稀那段时间大便是很正常的,几年了没有这样正常过,所以拉肚子跟鼻子里面感觉冷有很大的关系(可能跟神经有关系吧,具体有待研究),术后的一个多月我长胖了20斤,这是很明显的发胖,住我妹妹那里她朋友说我是不是肿了,哈哈,连我妹妹都怀疑我是不是得了什么病肿了。那段时间我堂姐说我连牙齿都白了,这跟晚上鼻子堵了肺热有很大的关系的,鼻子通畅了晚上都不用喝水第二天早上都不会觉得口干,所以牙齿黄也是由于鼻子引起的。(这里有一个值得鼻科研究的地方就是,晚上我在半睡半醒的状态时发现我是进入了深呼吸状态深而长,而有症状的时候从来没有过基本上呼吸都是短而浅。所以很多患者白天清醒的状态呼吸比较好,一旦睡下的时候就感觉窒息,我个人觉得跟大脑控制关,人在睡眠状态时当大脑感觉到呼吸不舒服就会自动切断重新开始呼吸,所以会短而浅,而白天大脑会有意识的控制呼吸,这只是我的感觉,有待研究,呵呵)
这次中隔的张力暂时在重力压制状态下得到了释放,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几个月的时间,心情真的是豁然开朗,仿佛又忘记了病痛忘记了那些恩恩怨怨,病好了思想里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呵呵。
但是我知道这种好的症状不会持续太久,因为有弹力的中隔迟早会弯曲恢复之前的张力。
2016年3月,农历新年后我开始上班了,被公司调安排了惠州分公司上班,惠州是个空气非常好的城市,蓝天白云,比广州空气要好很多,我做服务工程师工作其实就是帮客户处理下电气液压问题,和销售配件的工作,不会有太辛苦,鼻子基本上能够适应工作环境,8月份我去医院教授帮我检查过一次,鼻中隔与中鼻甲有黏连。
(图68)
(图69)
(图70)
但是我没让教授帮我处理,因为那时候的鼻子状况已经比以前要好很多了,基本上可以工作和生活没问题,我不想动他。
2016年9月由于公司****,我被选为惠州区域服务经理,其实我开始是拒绝的,因为我知道我的身体状况根本不适合这个岗位,但是人总是会向往着往高处走的,我还是想尝试着看能不能适应,接下来的工作就没那么轻松了,除了本职工作还要面对着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和各种社交活动,最要命的是每月的经营分析会议在一个80平方的会议室里面,领导们的烟抽的一根接一根,充满了整个房间,原来的我一分钟都接受不了的环境,现在还能在里面坚持两三个小时,但是到了我汇报的时候已经是晕头转向了。我坚持了一年,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是做得很失败的,我光荣下岗了,领导们留我继续在惠州工作,我是真的心累了不想再打工了,身体是硬伤。
2017年10月我自己创业开了一个维修公司,虽然与以前的公司有业务上的冲突,但是没办法,我只能呆在广东热一点的地方。创业的前期有着说不出的艰辛,但是我再也不用去理会别人的不理解,做我自己的事业前期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而鼻子的症状还是比那次手术后加重了,吃东西的时候不能太猛嘴巴不能有太大的动作不然鼻子就会发炎,去KTV唱歌那是万万不能,还有晚上睡觉会堵塞,堵塞后就会出现发热的情况,我也找到了好的方法来控制,我自己用不锈钢丝做了一个鼻支撑(下图),晚上睡觉用来撑住左边的鼻子,这样晚上就不会堵塞,
(图71)
当堵塞特别厉害的时候我用网上买的手术剥离子按压鼻中隔下图箭头位置,堵塞就会马上通畅。基本上正常的工作生活是没问题了,只是还存在着一点点痛苦,我希望能完全治好。
(图72)
(图73)
有方法来控制,在未来就一定有办法来治愈,所以我写下这篇文章来在帮助我自己的同时希望能帮到更多有同样症状的人群,下面我具体说一下解决我这个问题的可行方法,希望哪位教授能帮忙找到更好的方案!
我再重新整理下我的鼻子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鼻中隔分为很多种形状,有直的有弯的,有中隔两个骨头是分开的,我就属于中隔的骨头分为了两片,这是由于我小时候睡觉的习惯长期积累形成的,小时候我总喜欢用左手压在鼻子上挡住眼睛的光线睡觉,鼻中隔软骨就是在长期压力的作用下分开成了两片弯曲了,下面有三个鼻切片图片,图3就跟我鼻子完全相同,
(图74)
(图75)
(图76)
而形成这样的弯曲的中隔在医学上很多都是形成了高位偏曲,而目前医学做这样的高位偏曲手术方案完全就是错误的,做好了的患者完全是靠运气,而这样的患者一般鼻子是非常敏感的,因为只要我们吃饭说话的时候鼻骨头总是在那里摩擦发炎而且无法避免。所以医院在碰到这样的患者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采取回避不予手术治疗的态度吃药保守治疗,而吃药基本上是不可能好,所以有些鼻炎患者一直在求医的路上奔波,或者干脆忍受不治疗了。其实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我会在最后面写下来供各位教授参考!
我先说下我的鼻子中隔断裂情况,我是根据我的中隔情况模拟下图中红色位置是我的左边中隔已经被切断了一部分。
(图77)
那么这段中隔断裂后下图用黄色线和箭头标识的部分将失去支撑力会随着附着在上面的粘膜左右摆动与中鼻甲碰撞摩擦产生伤疤和炎症。
(图78)
(图79)
这就是我的鼻子症状的关键性问题,当这段鼻中隔软骨与中鼻甲完全封闭时,鼻子就会堵塞,人就会出现发热的情况,我分析中鼻甲和上鼻甲是需要空气经过鼻阀进去散热的(这个有待研究)。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办法,那就是需要医学突破性的方案来解决(支撑),下面我说一下处理方案。
只需要在下图红色圆这个位置处加一个支撑
(图80)
也就是下图这个位置
(图81)
这个支撑可以利用这个黏连位置加金属材料或者软质材料进去再用黏连包裹缝合,也可以利用黏连位置加软质材料做成O形圈状形成一个环状支撑。但是我说的这些材料只有各位教授能帮忙找到适合的。也或许希望能有更好的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总之只要把这里隔开不接触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
最后我再说一下上面我说的高位偏曲手术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希望以后能实现,这个方法就是像打铆钉一样的把两个弯曲的结构钉在一起,而这个铆钉就需要突破性的医学器械,这样患者少受痛苦,效果会更好,我用一个图片来描述一下。
(图82)
就是在红色线条处的中隔上打一个类似铆钉一样的东西拉紧固定,不需要去切断中隔,高位偏曲问题就能轻松解决。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实现的话还是需要不断的医学探索和试验。
本文作者刘飞,本文仅转载,著作权归刘飞所有,打赏也是归他所有,公众号代转
做到这里为止
最后编辑于 2019-07-28 · 浏览 7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