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迭代分类
头孢菌素类
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代表药物有头孢唑啉、头孢羟氨苄、头孢氨苄、头孢噻吩、头孢匹林、头孢拉定等。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链球菌属和肺炎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流感嗜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等具有中等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优于第二代和第三代;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弱于第二、第三代;对革兰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不稳定;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肠杆菌和厌氧菌无效;对肾脏有一定毒性。主要用于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也可用于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
第二代头孢菌素 :主要代表药物有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孟多、头孢尼西、头孢雷特等。除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广的作用范围外,第二代头孢菌素与第一代抗菌作用相似;对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对革兰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痢疾志贺菌、阴沟杆菌等的作用较第一代强,而对革兰阳性菌较第一代弱,对某些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仍较差,肾脏毒性低于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用于治疗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A)、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等中的敏感株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骨、关节感染和腹腔、盆腔感染。头孢呋辛可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也可用于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
第三代头孢菌素:主要代表药物头孢噻肟、头孢他定、头孢哌酮、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头孢地嗪。对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广谱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强于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弱于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具有很强的组织穿透力,体内分布广泛,可在组织、体腔、体液中达到有效浓度;抗菌谱宽,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对肾脏基本无毒性。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肠杆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下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腹腔感染、肾盂肾炎和复杂性尿路感染、盆腔炎性疾病、骨关节感染、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治疗腹腔、盆腔感染时需与抗厌氧菌药如甲硝唑联合应用。本类药物对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亦有效,但并非首选用药。
头孢曲松是第三代头孢菌素中透过血脑屏障效果最好的药物,半衰期也最长,达到6-8小时,而且对革兰阳性球菌有中度抗菌作用,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因此经验性选用该药,能很好地覆盖颅内可能存在的细菌性感染。
头孢哌酮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相对较弱,对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强,而且在加用β 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之后,更增加了头孢哌酮的抗菌活性,特别是对假单胞菌属作用强。
第4代头孢菌素:代表药物有头孢匹罗和头孢吡肟。本药对酶高度稳定,本药不仅对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酶稳定,而且对许多可使第三代头孢菌素失活的广谱β-内酰胺酶也很稳定。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效果好,对肠杆菌科的作用超过第三代头孢菌素。主要用于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重症感染。对大多数厌氧菌有抗菌活性。

最后编辑于 2019-06-15 · 浏览 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