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冠脉造影常见问题,你都会处理了吗?
这些冠脉造影常见问题,你都会处理了吗?
曹成 心血管时间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心血管内科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随着技术的成熟及各地胸痛中心相继成立,冠脉造影手术量逐渐递增。
不可避免的,我们在手术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时可能会手足无措。浙江邵逸夫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赵炎波老师,分享了他的一些经验。
比如——
如何选择造影剂?
造影剂过敏,怎么办?
根据造影剂的渗透压从低到高分为等渗、低渗和高渗三种,等渗造影剂对血红细胞和肾脏的损伤小,一般在一些肾功能不全,本身有糖尿病肾病,或者有尿毒症的患者,可考虑选用等渗造影剂。
造影剂过敏怎么办呢?
轻者表现可为恶心、呕吐、发热等;少数重者可出现休克表现,如血压下降、循环衰竭。
- 对既往发生休克表现的患者,不建议进行冠脉造影;
- 对既往出现皮疹等轻度过敏患者,可以术前使用组胺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治疗 3 天,造影术前加用盐酸异丙嗪和地塞米松。
血管入路扭曲
如何到位?
血管入路扭曲,在桡动脉径路比较常见,比如桡动脉扭曲、头臂干扭曲等,这一问题容易导致导管操作困难,不容易到位,也容易导致导管扭折。
遇到这种问题:
- 第一,可以更换为直径更大的造影导管,扭控力会更强,但通过性下降;
- 第二,可以将导引导丝留在造影导管内进行操作,从而加强扭控力,更容易到位。
出现造影相关冠脉夹层
如何处理?
首先,冠状动脉夹层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继发性常见于 PCI 过程中。
根据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分型,可将冠状动脉夹层分为 A - F 型,其中 C - F 型预后差,需要紧急处理。
摘自课程「入门到精通: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
若由冠脉造影造成的夹层,应该如何处理呢?
立即更换造影导管为指引导管,采用 SION、Fielder FC 等操控性能好的软导丝寻找真腔。
可采用平行导丝技术,或 IVUS 指导下导丝寻找真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正向造影,以免前向夹层/血肿扩大。
导管超选右冠脉圆锥支
造影导致室颤,如何避免?
由于圆锥支靠近右冠开口,造影导管容易超选圆锥支并引起嵌顿,若此时造影剂推注过快、过多,或推注时间过长,可导致心室肌压力过高,易引发室颤。
如何避免呢?
- 通过「冒烟」尽量避免超选圆锥支
- 打开压力监测,利于发现嵌顿
- 如果反复尝试仍超选圆锥支,可将 PTCA 导丝送至右冠远端,再利用导丝调整导管
- 右冠状窦内非选择性造影
以上仅仅是临床工作中的一小部分问题。
冠脉造影说难不难,熟练者可能只要 10 分钟就可完成,但操作不当,同样可能发生致命的并发症,这也是临床医生比较有压力的事情。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