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皮层在睡眠状态时容易发生呼吸运动异常
倪孟进
(浙江乐清市虹桥镇一村卫生室,325608)
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大脑皮层在觉醒状态能够随意控制呼吸运动,使呼吸运动对机体更具适应性;但是,大脑皮层在睡眠状态时整个呼吸运动生理以及病理变化目前认知相对甚少。作者个人深入思考认为,当大脑皮层在睡眠状态时,呼吸基本中枢可能会脱离大脑皮层控制,呼吸运动随即发生改变,只是维持和保证机体基本生理运作;此时如果脑干、相应脊髓段、躯体神经、呼吸肌存在病变或者发育不完善,期间可能容易发生呼吸运动异常,出现某些特殊病症,打鼾应该是属于其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特征性表现。
1呼吸运动与神经调节
呼吸运动是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胸廓节律性扩张与缩小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原动力。呼吸运动产生与神经调节有呼吸肌、躯体神经、脊髓、低位脑干、高位脑约五个环节组成。呼吸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呼吸节律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呼吸的基本中枢在脑干的延髓和脑桥位置。
1.1呼吸肌
使胸廓扩大产生吸气动作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外肌和前锯肌;吸气是主动过程,只有在吸气肌收缩时,才会发生吸气运动。平静呼气时,呼气运动不是由呼气肌收缩所引起,而是因膈肌、肋间外肌舒张,肺依靠本身的回缩力量而回位,并牵引胸廓缩小,恢复至吸气开始前的位置,产生呼气;呼气是被动过程,但是用力呼吸时呼气也是主动的。还有其他肌肉参与,如背部肌群、胸部肌群、腹部肌群等。
1.2躯体神经与脊髓
肋间神经、胸长神经、胸内外侧神经、膈神经等,由相关脊髓段发出,这些周围神经支配呼吸肌,控制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脊髓不能产生也不能调节呼吸节律,是呼吸肌、躯体神经与呼吸中枢的中继站。
1.3低位脑干
低位脑干是指脑桥和延髓,延髓是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而脑桥是呼吸调整中枢。故脑干的脑桥和延髓呼吸中枢损伤病变,容易出现病理性呼吸,严重的甚至发生呼吸意外。
1.4高位脑
脑桥以上的呼吸中枢,如下丘脑、边缘系统、大脑皮层,是呼吸系统的高级中枢,特别是大脑皮层可分别通过皮层脊髓束和皮层脑干束随意控制脊髓和低位脑干呼吸神经元的活动,以保证其他与呼吸相关活动功能的完成,如说话、唱歌、哭笑、咳嗽、吞咽、屏气、深呼吸等。
2大脑皮层觉醒与睡眠状态对呼吸运动的变化(作者推测)
除低位脑干基本中枢维持呼吸运动以外,大脑皮层在觉醒和睡眠两个不同状态时,其呼吸生理运动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2.1大脑皮层觉醒状态
大脑皮层觉醒状态会参与呼吸运动并积极产生影响。作者思考推测认为,大脑皮层脊髓束和皮层脑干束不光只是随意控制呼吸运动,而且大脑皮层在觉醒状态就普遍存在有加强呼吸运动的特殊功能,来保证机体的极佳生理状态。
2.2大脑皮层睡眠状态
大脑皮层睡眠状态可能只剩脑干呼吸基本中枢在调控运作,来维持和保证机体的基础需要。脱离大脑皮层干扰以后呼吸节律表现非常平稳而深沉,这种平静呼吸要极度依赖呼吸基本中枢和躯体神经以及主要呼吸肌和协助呼吸肌的正常运作。
3呼吸运动异常(作者推测)
大脑皮层在觉醒与睡眠状态呼吸运动异常,需要分别进行思考分析。
3.1觉醒状态
机体在觉醒工作状态时,突然意识模糊、呼吸运动异常、迅速呼吸心跳停止,多为脑干发生病变的缘故,如脑干梗塞、脑干出血、甚至脑干癫痫(作者设想)等紧急疾病。
3.2睡眠状态
在大脑皮层睡眠状态,如果低位脑干、脊髓、躯体神经、呼吸肌其中某个环节病变、发育不完善或者代偿失调,呼吸运动会发生异常,出现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甚至呼吸意外(猝死)等现象。
3.2.1中枢性呼吸运动异常
脑干发生病变或者发育不成熟时,会出现呼吸运动异常,如节律不稳(比奥呼吸)、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甚至猝死。探讨原因可能由于在大脑皮层清晰状态是由于整个呼吸中枢在协调,确保呼吸运动正常运作,如果大脑皮层在睡眠抑制状态,仅仅只是呼吸基本中枢在病变下工作运作,容易出现中枢性呼吸运动异常。请参考作者相关文章《神经系统病变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主要原因》。
3.2.2周围性呼吸运动异常
周围性呼吸运动异常主要是指躯体神经和呼吸肌病变引起的,当躯体神经(周围神经)病变以后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所支配的呼吸肌,致使呼吸肌痉挛、萎缩后功能低下,影响呼吸运动,容易在呼吸极度平稳状态下发生吸气费力甚至无力,出现呼吸相关病症,常见的打呼噜、非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呼吸运动意外(睡眠中猝死)。
3.2.3混合性呼吸运动异常
如果呼吸肌、躯体神经、脊髓、低位脑干都有病变存在,那么在大脑皮层睡眠状态下更加容易发生呼吸运动异常。
4打鼾原理探讨
4.1打鼾机制探讨
睡眠状态时,在各种原因作用下,双侧呼吸肌力量不均衡,胸廓平稳呼吸运动出现异常,特别是在吸气时双侧胸廓扩张过程中微微发生颤抖,使其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导致空气通过上呼吸道某个特殊结构而产生的异常高调呼吸音。上呼吸道结构个体差异变化,能演奏出各式各样的鼾声。由于周围神经病变呼吸肌痉挛,平常会出现运动性气促、胸闷、胸痛等症状。作者认为,在睡眠极度平稳吸气时双侧胸廓扩张过程中发生微微颤抖犹如蝴蝶两个翅膀在扇动,整个打鼾过程类似于蝴蝶效应产生的连锁反应。敬请参考作者相关文章《打鼾产生原理可能为蝴蝶效应》。
4.2打鼾的预示
打鼾有一定的预示意义,绝对不能忽视,结合临床作者归纳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4.2.1打鼾是呼吸运动异常的特征性表现,呼吸肌与神经系统某个环节发生病变或者发育不完善所致,成人打鼾提示或轻或重的病态现象。
4.2.2打鼾的出现,是平常判断进入熟睡状态的标志性现象,是大脑皮层从觉醒状态转入抑制状态的外在表现。
4.2.3过于肥胖,呼吸肌负荷加重。
4.2.4儿童打鼾可能源于中枢神经系统没有发育成熟的缘故,类似于儿童时期的尿床、多动症现象。
5小结
作者认为大脑皮层在觉醒或睡眠状态呼吸运动均能发生明显变化,特别在睡眠状态下呼吸运动生理、病理目前都缺乏深入研究。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5.1大脑皮层觉醒转入睡眠状态呼吸运动出现明显变化
通过对大脑皮层觉醒状态不会出现打鼾现象进行深入反思,觉醒状态不单单能够随意控制呼吸运动,而且大脑皮层在觉醒状态就有自动加强呼吸运动的特殊功能,来保证机体的极佳生理状态,这与可能高位脑与低位脑干的密切协调有关。从一个人觉醒状态转换睡眠状态后迅速发生打鼾现象来看,呼吸运动受大脑皮层控制影响可能存在两种转换模式。
5.2大脑皮层在睡眠状态容易发生呼吸运动异常性病症
大脑皮层在睡眠抑制状态下,只剩呼吸基本中枢在运作时,如果脑干、相应脊髓段、躯体神经、呼吸肌存在病变或者发育不完善,容易发生呼吸运动异常,出现某些特殊症状,如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者甚至发生呼吸意外(猝死)。
5.3睡眠状态下的协助呼吸肌非常重要
从作者平常通过在胸壁对病变神经和肌肉治疗,对打鼾和非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所取得的效果进行思考,认为协助呼吸肌群非常重要,大脑皮层在觉醒和睡眠时分别可能有不同的协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但是作者条件有限无法深入分析。
作者观点,仅作参考。
参考文献
[1]董朱大年、王庭槐等主编·生理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倪孟进,男,浙江籍,内科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周围神经慢性损伤病变,脊柱相关疾病、颈肩腰腿病治疗,中西医融合观
探索思路:周围神经外膜病变是机体大部分慢性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创 立:周围神经病变致病理论
-----------------------------------------------------------------------------------------
【周围神经病变致病理论】
周围神经病变致病原理:周围神经内部存在少量的微流动样液体,这些物质含有大量神经营养因子即神经生长
因子,是营养和支持神经正常生理的必需品,由神经外膜与邻近周围组织隔绝。在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神经
外膜容易发生病变水肿,屏障被破坏,通透性增加,导致神经内部的营养物质外渗;同时邻近组织物质可通过
外膜病变处进入神经内部,致使神经纤维变性坏死和功能障碍,两种病理结果导致系列复杂病症的陆续出现。
病症发生一种是由于神经病变本身引起的如疼痛、麻木、痛性组织粘连、组织增生、痛性水肿、局部怕冷等;
另外一种是周围神经病变以后对其所支配的靶组织器官直接或间接影响以后所产生的病症。有周围神经分布的
部位,都适合此理论套用。
【作者心语】
该理论涉及病症之多,远远超越我个人能力所想象,临床上许多疑难杂症通过此理论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并
由此可采取相对应的防治措施,效果非常显著。也可对二千多年中华魁宝中医经络学说用现代医学科学进行阐
明。该理论是作者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规律性总结,完全属于个人的诊治设想。本人在基层工作,因各方面条
件限制,尽自己微薄能力,只为提供参考,错误之处请多多批评指正。
-----------------------------------------------------------
敬请关注作者的相关文章
【周围神经病变致病理论体系】
01 《人类常见慢性疾病的主要病因——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致病原理)
01 《周围神经病变致病原理》
02 《疼痛的发生机制探讨与特殊意义》
03 《炎症反应与周围神经的特殊关系》(含无菌性炎症产生的机制探讨)
04 《痛性水肿的机制探讨和处理方法》
05 《周围神经病变诸多起因与原理》
06 《压痛的产生机制探讨和临床意义》
07 《周围神经喜温厌寒的生理特性》
08 《放射性疼痛的发生机理探讨》
09 《周围神经病变与中医针灸作用原理探讨》
10 《针刀的作用原理探讨》
11 《周围神经病变及推拿按摩的作用原理探讨》
12 《运动健身的主要作用原理探讨》
12 《气功八段锦的健身作用原理探讨》(运动健身的主要作用原理探讨)
13 《亚健康的罪魁祸首——周围神经病变》
14 《神经松解剥离手法的诸多优越性》
15 《过量摄入酒精对人体的严重危害性(特别是被忽视的周围神经系统)》
16 《周围神经松解手法及神奇的防治效果》
17 《针尖触碰神经干支时为何不会发生强烈疼痛》
18 《疼痛的总体诊断思路和治疗原则》
19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体征的真正含义》
20 《半夜腰痛症状发生的机制探讨与治疗》
2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探讨及早期治疗》
22 《肩周炎的发病机制探讨与治疗进展》
23 《椎间盘退变与腰腿疼痛的临床分析》
24 《心绞痛不是因缺血而引起》
25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元凶——周围神经慢性病变》
26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发病机制探讨与治疗》
27 《臂丛神经病变与肩臂疼痛》
28 《脊椎椎间盘及下肢骨关节的退变机制探讨》
29 《网球肘的主要病因探讨及治疗》
30 《缺血并不是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
31 《慢性头痛的发病机制探讨与治疗进展》
32 《腹后壁神经病变与急慢性腹痛》
33 《痤疮新的发病机制探讨与治疗进展》
34 《腓肠肌痉挛机制探讨与特效治疗》
35 《颈椎病的病因病症分析》
36 《颈椎病的非手术综合治疗》
37 《梨状肌综合征机制探讨与治疗》
38 《骨质疏松的主要病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39 《颈肩背疼痛的机理探讨与治疗思路》
40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是错误的命题》
41 《腹后壁神经松解是治疗腰腿疼痛疾病最关键位置和方法》
42 《影响心电图(心传导系统)的三个主要因素》
43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主因很可能是臀上皮神经病变》
44 《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何呈伸不直的“O”型腿》
45 《软组织痛性粘连的机制探讨与治疗分析》
46 《颈性眩晕的机制探讨与三步到位特效治疗》
47 《 致痛物质来源与未来的真正止痛剂》
48 《顽固性呃逆的机制探讨与特效治疗》
49 《妇女慢性盆腔疼痛的罪魁祸首——周围神经病变》
50 《人未老腿先老折射出来的是健康问题 》
51 《经络是巧遇和偏离了的周围神经系统 》
52 《实践效果证明整脊手法对脊神经、交感神经影响甚微》
53 《神经系统异常可能是青壮年猝死的主要原因》
54 《胸锁乳突肌综合征的命题成立与临床意义》
55 《推拿人颈肩臂职业劳损与防治》
56 《癌性疼痛分析与控制对策》
57 《婴幼儿的灵丹妙药——维生素D3》
58 《急性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原理探讨与治疗思路》
59 《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扭伤分析与治疗应对》
60 《颈椎病的分型探讨》
61 《神经根性水肿采用甘露醇脱水可能存在原则性错误》
62 《阴阳五行哲理充当医理是导致中医衰败的根本性原因》
63 《神经系统病变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主要原因》
64 《打鼾产生原理可能为蝴蝶效应》
65 《睡眠瘫痪症(鬼压床)的机制探讨》
66 《偏身疼痛综合征》
67 《大脑皮层在睡眠状态时容易发生呼吸运动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