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小菜鸟参加院内评审心得(2018年版)
首先链接自己以前的帖子
小弟今年博士一年级,在华南最大的肿瘤医院。依托医院的平台,确实获益不少。去年帮助好几个人写了不少基金,总共拿下来接近8位数的课题,也算是对之前付出辛苦的回馈。今年国自然我扮演了好多角色,首先是写了2份国 青,然后改了10多份来自不同单位的国 自然,最后又跑回硕士的医院帮忙做院内审查。跑前跑后从12月份跑到3月份,角色也在不同的变化当中,感受也非常多。
首先,选题选方向还是至关重要的。对一个课题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不管是研究逻辑还是研究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结合自己的前期研究基础去选择题目和方向是目前的主流选择之一。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可以考虑跟大牛合作或者跟大牛的团队合作,也可以借助大牛的一些前期基础和较好的选题方向来进行。
其次,构建较好的研究团队。今年因为接触了很多其他单位的,也对这块大开眼界。有的选择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的亲属作为研究团队;有的是受人之托,拉入与本项目不相关的人员进入研究团队。研究团队应该是组建一个与本课题相关的,多种不同层次的人员配合的团队,学历上最好都是以博士或者有优秀科研资本的硕士为主。有的人说我学历歧视,但是这是在全国的舞台上跟人PK,当然要拿出最好的一面,不能让网评专家或者会评专家拿这个来扣你的分。
再次,对于部分前期研究基础都快做完这个项目的人来说,适当性地删减一些前期研究基础是非常必要的。给专家的感受是你还有东西要做,而不是我拿着前期研究基础来找基金委报账。
另外,很多人不会写研究平台。研究平台是非常重要的,是网评专家的评语内容之一。今年接触了几家大医院的标书,在研究平台上仅仅写了自己科室,而忽略了自己医院在国内或者省内领先的,与课题相关的平台的介绍,使整份标书扣分不少。
最后,适当地增加彩图或者机制图也会为整份标书增色不少。图形相对文字更具有直观性,也有更强的代入感。选择和制作合适的图还可以为单调的标书增加可读性。
最近也比较忙,文章也在修回中,抽了点时间把想到的写出来。有不到之处还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