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不明感染的重症病例治疗总结

1例不明感染的重症病例治疗总结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辛学俊
前言:
患者,男,57岁,2010,12月中旬,出现发热,二天后就诊本地上级医院。约2011,1月上旬,就诊上海一医院,诊断:骨髓纤维化,肺部感染,面部感染。用药美平,利奈烷胺等,症状稍好转,后又体温上升,加用伏立康唑,体温下降,改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莫西沙星;+伏立康唑,体温正常,返回本院(2011,1,15,入院)继续上述三联抗菌治疗;此过程,出现体温升高,双上肢软组织感染,红斑,伴溃烂;等病情严重,病原学不明,求助全国抗生素专家,最终治愈,出院。过程极其复杂,肖永红教授作详细指导。尽管痊愈出院,对其治疗过程中相关问题作回顾分析,仍有必要。
注:
1,本病例原始报告,见丁香园,合理用药版。可检索:百度—丁香园---合理用药版,检索:求助抗生素专家,即得
http://www.dxy.cn/bbs/thread/19335655?keywords=%E6%B1%82%E5%8A%A9%E6%8A%97%E7%94%9F%E
2,总结全文见:(药学信息,2011年第3期(总4期)
3,现报告如下总结要点:
讨论:抗感染思路分析:
(1)病原学寻找;专家建议涂片
1,肖永红教授:(大年二十九回信)建议可用分泌物涂片;培养的价值可能已经不大。
2,何礼贤教授:(大年三十夜回信):皮肤活检(病理和涂片、培养微生物学检查)
3,黎沾良教授:建议局部取材做涂片、培养和病理检查,在病原学上多下工夫(2011年2月9日)。
4,本院检查:22/1:创面分泌物培养(-);25/1:血培养(18/1样)(-),没有做过涂片检查。(本院可以--涂片、培养和病理检查)
(2)关于按药动学药效学(PK/PD)理论给药问题
1,肖永红的建议:
▲“派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新)4.5g IV q6h”,剂量到位、抗菌谱复盖需氧菌、厌氧菌。
▲该方案与“康得力4.5g IV q8h”,疗效是不可能等同。
▲肖永红也支持本人改舒普深3.0 ivgtt,q12h为3.0 ivgtt,q8h的观点。
(3)是否首选原研产品抗生素?
肖永红:建议:派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新)4.5g IV q6h,联合万古霉素1g, q12h(或根据肾功调整剂量);如果不放心,可加用甲硝唑。-
本院临床认为:“前已用过:派拉西林/他唑巴坦,无效”。
经查:15/1。本院无“特治新”供货,该病区使用“派拉西林/他唑巴坦”,系 “康得力”商品名。
有关重症病例抗感染,国内知名的临床抗生素专家一致认为:要首选原研发产品。
如:中南大学抗生素专家徐秀华教授:
在《各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讲座视频中,一再强调,仿制品和原研品是不可比拟的,特别点评了:派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新)、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
徐秀华教授称“五大巨头”:泰能,美平;头孢吡肟;舒普深(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新),;
估计上海瑞金医院也不可能用国产品派拉西林/他唑巴坦。
(4)关于如何“降阶梯”治疗?一天3次改一天2次是否算降阶梯?
本例:
18/1:泰能,0. 5, 静滴q8h,---27/1,改0. 5, 静滴q12h(临床考虑用药时间已经一定时间,降阶梯)
降阶梯治疗理念,已较好地深入到部分医务人员中,但如何“降”?从“q8h”变“q12h”变“qd”?一直是临床医生不断提问的问题,网上求助也如此。
徐秀华:《各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讲座解答:
视频中(16:47)强调:用药概念的最大改变:现在是大剂量,短疗程,防止细菌耐药的策略。
过去,讲最小有效浓度,一个药有效了,剂量减半,再减半。
现在不主张。主张序贯疗法。例,泰能有效,用5-6天后,改他药,如舒普深,或特治新。再降,头孢西丁、舒氨西林。不是原来的药慢慢减量。
在视频(1.04:05时)论述,再次强调使用方法中:降阶梯,重锤猛击3—5天,降阶梯。
泰能,第一个阶梯:(第二)舒普深,或特治新,它的抗菌谱是一致的。然后再降下来,头孢呋辛或头孢西丁。用的时间不能长。
(5)关于莫西沙星是否为抗G +菌药
本院认为莫西沙星是抗G+菌药为主的认识,大有人在。
●浙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刘 进,报告中,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活性的变化(表)。该表格在抗生素专家报告、各文献广泛运用。
小结:本例:病治好,但未达当前最前沿水平
幸运的是,该病例在原方案治疗下,治愈了。
但不是最佳方案,内中存在极大风险。
因为方案没有达到当前最前沿的先进学术理念。
(2012-03-31重整理)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