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弟、师妹问我答(一):扩大血管周围间隙与腔隙性脑梗死鉴别诊断
讨论前先来说一说定义:
血管周围间隙(Virchow-Robin space,VRS):是由德国病理学家Rudolf Virchow 与法国解剖学家Charles Philippe Robin 对其进行描述。血管周围间隙包绕在经蛛网膜下腔进入脑实质的小血管(动脉、小动脉、静脉、小静脉)壁周围。
腔隙性脑梗死(LI):这个不用说了吧,影像学表现为直径<1.5cm的腔隙性梗死灶。
简单直接点:
VRS与急性LI相鉴别:在T1上面都是低信号,在T2上都是高信号,但是急性LI在FLAIR像上面是高信号,现在有DWI就更好说了,急性LI高信号。还有就是VRS边界清晰。
VRS与陈旧LI鉴别:陈旧LI因为胶质增生,在FLAIR上面显示中心低信号,周围高信号。
好啦,鉴别完毕。个人认为这是最简单的,这只是和简单的腔隙性脑梗死鉴别。不要过多了解VRS的解剖特点就能通过影像学来鉴别。和其他复杂疾病的鉴别我就看的云里雾里了。
在下面说几个血管周围间隙的特点吧。
1、什么叫做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
目前还没有同意的定论:一般认为直径>2mm的称为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
2、血管周围间隙和蛛网膜下腔相通?
不相通;脑动脉皮质支外被柔脑膜包绕(软脑膜的延伸而来),由此可知皮质动脉的血管周围间隙是蛛网膜下腔内动脉血管的直接延续。大脑皮质静脉周围缺乏柔脑膜,这表明静脉的血管周围间隙与软脑膜下腔直接相通。说白了就是大脑皮质支既不与蛛网膜下腔相通也不与软脑膜相通,里面就是组织间液。给图自己悟吧。
3、血管周围间隙的好发部位:Ⅰ型血管周围间隙见于窦唯都买经前穿质进入基底节处;Ⅱ型血管周围间隙分布于脑的穿髓动脉进入大脑凸面并延伸至皮质下白质处(半卵圆中心、胼胝体、侧脑室附近);Ⅲ型血管周围间隙见于脑干。
疑问:血管周围间隙必然与穿支血管走行相一致,但是有文献说通过这个可以鉴别?基底节区穿支动脉这么多,哪位战友能告诉我怎么鉴别呢?
第一次发帖,有错误及不足地方请各位大咖来纠正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4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