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介明:高枫之死 ——浅谈***(转贴)
■文/瞿介明
最近一则“流行歌手高枫病逝”的消息在网络和媒体上广为传播,其中还提到了一种叫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简称***)的疾病。人们在为高枫惋惜的同时,也引起了对***的关注。***就是由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carinii)引起的肺炎,称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或卡氏肺囊虫病。其实,卡氏肺孢子虫并不是网上所说的病毒,过去把它划为原虫,近来较多学者将其归为真菌。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不少早产儿、营养不良儿曾患过***。80年代初期,在美国、欧洲国家开始出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并且在世界各地相继流行,***的发病率也呈显著上升。***还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常见、最严重的机会感染性疾病,病死率高达70%以上,因此已成为医学界的热点。
卡氏肺孢子虫可寄生于多种动物体内,也可寄生于健康人体。致病机制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尤其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时,潜伏在体内的卡氏肺孢子虫虫体大量繁殖发病。因此,只要各种原因引起人体细胞免疫功能(淋巴细胞最为重要)明显降低均可导致***产生,最常见于艾滋病、肿瘤化疗、器官移植、严重营养不良等患者。艾滋病并发***比例可高达60%~90%、肾移植及肿瘤化疗患者中***的患病率分别为3%~10%、10%~30%。显而易见,艾滋病是目前最多并发***的疾病,但是患***不等于患者一定有艾滋病。
***发病时肺组织肺泡腔内被大量卡氏肺孢子虫的虫体和泡沫状渗出物完全充填,影响氧气的交换,为此患者均出现胸闷、气急、严重的呼吸困难,直至靠呼吸机维持呼吸。
艾滋病患者并发***,一般从发病到出现明显症状的时间(潜伏期)为2周,而非艾滋病者***的潜伏期约4周左右。临床表现通常将***分为流行型和散发型两型。流行型主要为早产儿、营养不良儿童,年龄多在2~6个月之间,可在育婴机构内流行。起病常常隐匿,进展缓慢。症状开始大多有拒睡或食欲下降、腹泻、低热,体重减轻,逐渐出现干咳、气急,并呈进行性加重,发生呼吸困难、鼻翼煽动和紫绀。病程一般持续3周~2月,如不及时治疗,可死于呼吸衰竭,病死率为20~50%。散发型好发于免疫缺陷的儿童和成人,偶见于健康者。化疗或器官移植患者并发***病情进展常十分迅速,而艾滋病患者并发***病程进展相对较缓慢。一旦发展到呼吸衰竭,则死亡率高达70~100%。
通过雾化装置诱导咳痰、或经过支气管镜获取下呼吸道标本直接找到卡氏肺孢子虫即可诊断***。但是,由于***大多在发现时病情严重,不能承受纤支镜检查,明显影响其诊断率。
治疗***缺少特效药,目前可用药物约有10种,疗效相对较高的有2种,即戊烷脒和复方新诺明。戊烷脒(羟乙基磺酸戊烷脒,Pentamidine)对***初治有效率为70%,复治有效率亦达40%~60%;复方新诺明(SMZco),疗程有效率70~85%。值得注意的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复方新诺明的毒副作用发生率高于非艾滋病患者,甚至被迫停用。我院于日前确诊的三例肾移植并发***应用复方新诺明治疗均获成功。
(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科副主任、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