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原创】时浊与瓜蒌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IP 河北河北
2250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10 年零 27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时浊与瓜蒌
经曰:苍天之气清淨,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此谓自伤。古人世界,人物谐和,天气清净,地养纯正,人得清和之给养,故体健而寿。近世科技发展,人文繁华,物我失和,毒浊横溢,殃及诸灵。互食共排,百毒掺染,外浸诸用,内蚀脏腑,变生痼疾。观近世多发之疾,已非古时伤寒时疫之类,而以自伤浊毒为甚。大凡浊毒为患,或吸入肺腑,或食入胃肠,或浸及肌肤,皆入血四散脏腑百骸,致气血不和,阴阳失调,阻碍气机,清微不得溥布,败浊难以疏泻。内浊遂生,内外互结,凝脉阻络,变生诸疾。
浊瘀阻于清窍脑府,神机受损,发为中风偏废;阻于目系,发为暴盲;阻于耳窍,发为暴聋;阻于血腑心脉,发为胸痹;阻于肠络,发为瘀血绞肠;阻于腰腑,发为肾脏中风;阻于下肢,发为脱疽;阻于中州,胃热脾滞,发为消渴、肥胖;阻于下焦,湿壅肝肾,发为痛风、疬节。目前世人受浊毒所害之甚,前所未有。为害之域,弥及偏僻。为害之众,殃及老幼。变病之多,见及各科。虽不似瘟疫暴虐逛肆,然于健康民生久安之害,尤过之也。鉴于其症风及时下,患及诸众,病机在浊,故有医者统称此类疾病为“时浊。”
浊为毒邪,其性粘腻,伤人最易滞气碍血。至人脏腑气滞血瘀,阳气不化,津液不行,血行无力,湿聚成痰。痰湿瘀血复阻脉络,因果复化,恶性循环,随机体脏腑禀赋不同,变生诸疾。浊毒不单滞气生痰,且嗜与痰互结而为顽痰、胶痰,此病机见于时浊全程。
“时浊”为病,病情隐匿,常随偏食肥甘而生,病程较长;病机多因果转化,因浊至瘀,因瘀至虚,因虚生浊,因浊复瘀;其始病位多在一脏一腑,后延及它脏它腑,变生多苦。其证多现标实本虚、脏虚毒风之候;其后多以偏废、痴呆、猝死等顽疾为终。
时浊的治疗,早期预防非常重要。但于已入之毒,胶结之浊则得用药物治疗。因此症病机复杂,常痰瘀互见,虚实结杂,脏腑互损,标本多变,且病程较长,各期随机体脏腑禀付不同、正气虚损程度、毒浊盛衰差异而现不同症候。治疗则根据相应病机施以不同治法,然去除浊瘀则贯于病程始终。
现代医家去除浊瘀的方法与药物较多,如去痰法、逐淤法、通腑法、利尿法等。药物有化痰药、活血药、通便药等。效果不错,其中备受医者推崇的涤痰药瓜蒌,可用于病程各期。
瓜蒌根极深,藤极长,攀缘甚高。有谓非深不得汲地精,非高不得采天清。此物得天地至清之气,且禀性滑利,极似加酶之皂粉,故可涤老顽胶结之浊痰。因具亲上之性、汲下之能,故上走胸膈,下行二阴,荡旷胸腑,导痰浊自二阴出。《医学中衷参西录》谓其“且善通小便。”可见此物不单泻痰浊于大肠,尚可利浊毒于小肠也。大凡治浊之法,一在涤化,二在排通,此物兼具二功,可谓巧也。此物不单走气分,尚入血分,偏行脉道。《本草便读》谓“瓜蒌,性味与花粉相同,惟润降之功过之……”今人有用花粉于引产者,知其动血之功颇著,故可祛脉中浊瘀之互结。瓜蒌性润,涤浊而敛损,祛邪而匡正,故邪去正复如初也。浊瘀为病,郁而化热,变生毒火。瓜蒌性寒,可清热解毒散结,尤治浊瘀蕴结之火。且可平肝润肺,生津止渴。真浊世之清宰,乱时之良辅也。清代医学家王璞庄提出瓜蒌能使人心气“内洞”譬若人处闭窟,清氧短缺,窒闷欲绝,或得洞穿,清纯扑面,一吸而还。实切真之喻也。
天有好生之德,育此尤物,衍之浊世,而疗时弊,医者当珍而用之。








6 5 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