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专题】ASCO年度报告:2011临床肿瘤学进展

发布于 2012-03-11 · 浏览 490 · IP 内蒙古内蒙古
这个帖子发布于 13 年零 6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2011临床肿瘤学重大进展之胃肠道肿瘤
作者:彭群惠 廖莉莉 整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2-19


此文章来源于www.cmt.com.cn

  前瞻性、开放、多中心、随机Ⅲ期研究(SSGXⅧ)比较的是12个月与36个月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可手术的、高复发风险胃肠间质瘤(GIST)的疗效和安全性,共有400例Kit阳性GIST患者入组。

  中位随访54个月的最终结果显示,与12个月辅助治疗组相比,术后36个月伊马替尼治疗组5年无复发生存(RFS)率(66%对48%,P<0.0001)和5年OS率(92%对82%,P=0.019)均有显著改善。患者对伊马替尼总体耐受性良好,36个月、12个月治疗组在随机治疗期间出现伊马替尼停药(非GIST复发)的比例分别为26%和13%。

  该研究显示,高复发风险GIST接受肿瘤完整切除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3年对比1年进一步改善了RFS率,用数据回答了1年辅助治疗时间不足的问题。辅助治疗3年对比1年延长了OS期,也改变了人们关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仅推迟复发时间,而对OS无益”的概念。但是,停止3年辅助治疗后,GIST复发率却再次升高,因此,辅助治疗时间究竟应为多久,依旧没有最终答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健

ASCO年度报告:2011临床肿瘤学重大进展之妇科肿瘤

作者:彭群惠 廖莉莉 整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2-19


此文章来源于www.cmt.com.cn

  BEV减缓复发性卵巢癌进展

  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我们依据不同的基因型和分子特征将疾病(主要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分成不同的组织学亚型,这已经迈出了个体化治疗的第一步。后续研究将从基因组图谱和其他方面对这些分子特征进行详细阐述,以期获得进一步的进展。——美国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阿加加尼安(Aghajianian)

  一项随机、双盲、对照Ⅲ期临床研究(OCEANS研究)将484例复发性铂类敏感的卵巢上皮性癌(EOC)、原发性腹膜癌或输卵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CG(卡铂+吉西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BEV)或安慰剂方案后持续单药BEV或安慰剂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患者不可耐受毒性。

  结果显示,中位随访24个月后,BEV组无进展生存(PFS)较安慰剂组显著提高(12.4个月对8.4个月),客观缓解率(ORR)提高了21%,总生存(OS)数据尚不成熟。这是首项证实抗血管生成剂对该类患者有临床获益的Ⅲ期试验。

  BEV延长卵巢癌高危患者生存

  ICON7研究纳入1528例新诊高危或晚期卵巢癌、原发性腹膜癌或输卵管癌患者,随机给予单纯标准化疗或化疗联合BEV后BEV维持治疗。

  OS的中期数据显示,BEV组死亡例数少于化疗组(分别为178例和200例),前者死亡率减少了15%,但并无显著意义。而对高危患者的亚组分析显示,BEV组可显著获益,尤其是在术后肿瘤大小>1 cm的Ⅲ期和Ⅳ期卵巢癌患者中,BEV组死亡风险降低36%(79例对109例)。

ASCO年度报告:2011临床肿瘤学重大进展之肺癌

作者:彭群惠 王迈 整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2-20


此文章来源于www.cmt.com.cn

  低剂量螺旋CT筛查较胸片使肺癌死亡率降低20%

  尽管肺癌在全球健康领域产生了巨大的费用,但过去十几年里相关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知道了肺癌筛查有效且可降低死亡率。肺癌外科治疗和放疗方面的进展使很多患者治愈的可能成为现实,重要的是,我们已明白,肺癌的治疗不再是整体化的、依靠经验主义的治疗,随着治疗决策中分子标志物的融入,我们将寻找到更多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方法。——美国西北大学帕特尔(Patel)

  NLST 研究对53454名高危人群进行了每年1次、共3年的筛查,其中26722名接受低剂量螺旋CT筛查,26732名接受后前位胸片筛查。中位随访6.5年后结果显示,低剂量CT组与胸片组肺癌死亡例数分别为356例和443例,前者使肺癌死亡率相对降低了20%(P=0.004),并使任何原因死亡率也有所降低(P=0.02)。

  自上世纪60年代起,研究者就开始对胸片筛查肺癌的价值和意义展开了探索,但结果一直不甚理想,也使大家逐渐意识到这种筛查模式是有待改进的。而NLST研究结果的公布,无疑给摸索中的肺癌筛查研究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这也进一步说明,到了要改变肺癌筛查模式的时候了。

  另外,我们应注意的是,NLST研究探讨的是高危人群的肺癌筛查,而对于每一个体而言,“有或无”才是问题所在。随着非吸烟腺癌患者数量的迅猛增加,目前肺癌疾病谱也在发生着变化,那么,我们如何选择个体的筛查模式?而且,吸烟肺癌患者病灶多为中央型,实际上低剂量螺旋CT可能在发现周围型的非吸烟腺癌方面更具备优势。因此,个人认为,我们是否可以考虑螺旋CT的筛查对象不应仅限于重度吸烟的高危人群,而是应该扩大为只要年龄达到40岁及以上的有条件者,以便我们能通过“早发现、早干预”策略来进一步降低肺癌的死亡率?不过,这仅仅是个人观点,还有待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数据的进一步支持。——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

  FDA批准crizotinib治疗罕见亚型晚期肺癌

  美国FDA批准棘皮动物微管蛋白样4(EML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crizotinib用于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是个体化治疗的又一成功体现。

  Crizotinib 的批准上市使肿瘤个体化治疗理念得到进一步诠释。虽然crizotinib的临床研究入选的是既往接受过化疗的二线或三线NSCLC患者,但FDA批准的适应证已不再局限于分线的概念,而是直接用于ALK 阳性的NSCLC。2012 年英文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拟在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划分NSCLC分子分型后,进一步将ALK阳性作为指导NSCLC一线用药的重要分子特征。这意味着今后的治疗可能须先筛查已知的生物标志物,再决定患者使用哪种药物治疗或可被纳入何种药物的临床研究中。

  对于管理部门来说,基于小样本人群药物的批准意味着尚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如安全性暴露是否充分等问题。Crizotinib仅获得不到300例病例的信息,该药的眼科和肝脏毒性还须在更大范围内观察;而药物相互作用和肝肾受损人群的剂量调整等问题亦须考虑,这也是FDA在其批准中继续要求进行上市后研究的原因。更有意思的是,FDA 还要求该药的生产商就此药在ALK阴性人群中的疗效进行试验探索。在很早期,研究者对crizotinib的研究就开始直接选择ALK阳性患者,故相关研究仅证实了此药对于ALK阳性患者的疗效,但并无证据说明其对于ALK阴性人群无效。——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品审评中心陈晓媛

ASCO年度报告:2011临床肿瘤学重大进展之黑色素瘤

作者:彭群惠 王迈 整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2-20


此文章来源于www.cmt.com.cn

  BRAF抑制剂改善进展期黑色素瘤患者生存

  比较vemurafenib(V600E BRAF抑制剂)与黑色素瘤标准治疗药物达卡巴嗪的Ⅲ期研究纳入675例初治、V600E BRAF基因突变阳性、无法手术的ⅢC或Ⅳ期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

  结果显示,48%的vemurafenib组患者肿瘤体积缩小,而达卡巴嗪组仅为5%;与达卡巴嗪组相比,vemurafenib组肿瘤进展风险降低74%,6个月总生存(OS)率显著提高(84%对64%)。

  基于这项研究,美国FDA于2011年8月批准vemurafenib用于V600E BRAF突变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

  Ipilimumab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改善预后

  Ⅲ临床研究证实,ipilimumab联合达卡巴嗪能够延长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OS。研究纳入502例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接受ipilimumab+达卡巴嗪或安慰剂+达卡巴嗪治疗。结果显示,与达卡巴嗪比较,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1年及3年OS率(47%对36%,21%对12%)。联合治疗组中位OS期优于化疗组(11个月对9个月)。

  随着对黑色素瘤分子机制认识的增加,将会有更多针对黑色素瘤细胞生长、侵犯和转移的新治疗方法被研发。同时,免疫治疗的进展将通过清除耐药性疾病而进一步改善疾病对治疗的长期反应性。或许,两种方式的结合将会产生出最佳的治疗方案。——美国内华达综合癌症中心萨姆洛夫斯基(Samlowski)

  西方白种人中,近50%的恶性黑色素瘤有BRAF突变,亚洲国家包括我国在内,约25%的黑色素瘤患者也有这种BRAF基因突变。Ⅱ期与Ⅲ期临床试验均证实,vemurafenib能提高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反应率、无进展生存与总生存期。当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用药之前必需进行BRAF基因突变检测。

  该药面临的挑战之一是疗效维持时间通常仅为6~7个月,耐药后肿瘤又重新快速生长。而vemurafenib如何发生耐药,其机制与解决的办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今年3月FDA批准的用于晚期黑色素瘤的新药ipilimumab属于免疫治疗范畴,而免疫治疗的主要特点是疗效的持久性,有可能可以用来克服vemurafenib的耐药问题。已经有研究尝试vemurafenib与ipilimumab进行联合用药,这有可能成为晚期黑色素瘤治疗的未来方向。

  美国FDA在过去13年间从未批准过任何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药物,而2011年批准了2种药物用于黑色素瘤的治疗。这无疑是全球黑色素瘤专家长期不懈的努力终于结出了硕果!——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

ASCO年度报告:2011临床肿瘤学重大进展之儿童期肿瘤

作者:廖莉莉 王迈 整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2-20


此文章来源于www.cmt.com.cn

  大剂量化疗新方案改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生存

  Ⅲ期HR-NLB1研究纳入563例、中位年龄3岁的Ⅳ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比较白消安+美***方案与传统CEM(卡铂+依托泊苷+***仑)清髓方案的疗效。随访3年的结果显示,与CEM方案相比,白消安***法仑组无事件生存(EFS,49%对33%)及OS(60%对48%)均有显著改善,且复发率显著降低(47%对60%)。

  新化疗方案改善儿童及青年ALL患者EFS

  Ⅲ期COG研究纳入2426例30岁以下、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在初始化疗诱导缓解后,随机分为2组,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MTX,常规初始剂量的50倍)+门冬酰胺酶维持治疗或常规维持治疗方案(逐渐增加剂量的MTX+门冬酰胺酶)。结果显示,大剂量MTX组5年EFS率显著增加(82%对75%),骨髓及中枢神经系统复发显著减少。基于该研究结果,大剂量MTX方案已被接受为高危ALL的标准维持期治疗策略。

  目前,儿童期肿瘤治愈率已近80%,且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这一数值将会进一步提升。正在进行的研究及对儿童期肿瘤分子和基因机制的不断探索,将最终使我们实现帮助所有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的目标。这不但将进一步提升治愈率,还将有助于降低治疗的毒性反应。——美国得克萨斯儿童癌症中心德瑞尔(Dreyer)

  Ⅲ、Ⅳ期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十分棘手,HR-NLB1研究通过改变预处理方案使3年EFS率、OS率显著提高,创新性较强。白消安联合环磷酰胺组成的BuCy方案是典型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在白血病的治疗中应用多年,比较安全。将白消***美法仑联合应用作为预处理方案化疗的强度大,可有效杀灭体内残留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过去未见报道。由于两药均为烷化剂,且剂量大,骨髓抑制比较明显,应用时应格外小心,避免因严重感染导致的死亡。此外,***意美法仑静脉注射剂尚未得到我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上市,而若换用片剂,由于剂量大,消化道反应严重,患儿难以耐受。解决方法是鼓励生产企业报批或建议立法,允许患者境外购买药品用于自身治疗。

  COG研究显示,在ALL维持期增加MTX剂量可减少骨髓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发、增加5年EFS率,该研究同样具有创新性,尤其是其入组病例年龄较大,直到30岁,疗效本应较差,因此取得如此效果实属不易。目前国内采用的治疗方案多参考BFM研究结果,强调前期治疗,维持期剂量较小。COG研究表明,维持期增加MTX剂量同样可以改善疗效。过去国内的治疗经验也显示,大剂量MTX对防治白血病及髓外白血病复发,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及睾丸白血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这两项研究的设计是通过增加药物适应证或增加有效治疗药物的剂量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这对于丰富我们的临床科研思维、开展临床研究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美国COG组织和管理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做法和经验也值得我们学习。——解放军总医院儿科 唐锁勤

ASCO年度报告:2011临床肿瘤学重大进展之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作者:廖莉莉 王迈 整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2-20


此文章来源于www.cmt.com.cn

  进展期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添治疗新选择

  2011年4月,美国FDA批准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用于曾接受多西他赛治疗的转移性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醋酸阿比特龙可通过阻断雄激素(刺激前列腺肿瘤生长)的产生来发挥作用,为这一难治性肿瘤提供了又一治疗选择。

  该药的批准主要基于下述研究结果:1195例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组或泼尼松+安慰剂组,两组中位OS期分别为15个月和11个月;醋酸阿比特龙口服安全谱较佳。

  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已知关键通路的探索,将促进短期内产生更多新型治疗药物及化合物。而就长远来看,我们期待能对这些疾病的自然史有更深的理解,并鉴定出重要的预后和预测标志物。此外,对新通路和新分子靶向药物(如进展期前列腺癌中的c-met)的鉴定,也将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美国华盛顿大学罗思(Roth)

ASCO年度报告:2011临床肿瘤学重大进展之乳腺癌

作者:廖莉莉 王迈 整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2-20


此文章来源于www.cmt.com.cn

  AI预防乳腺癌价值获证明

  安慰剂对照、双盲乳房预防试验3(NCIC CTG MAP.3)纳入了4560名年龄≥60岁且处于乳腺癌高发危险的绝经后女性。中位随访3年的结果发现,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依西美坦组女性侵袭性乳腺癌年发生率降低了65%(0.19%对0.55%,P=0.002),同时,癌前病变——导管原位癌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两组临床骨折、骨质疏松症、高胆固醇血症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相近。

  MAP.3试验首次提供了有关AI对原发性乳腺癌预防效果的数据。与安慰剂相比,伊西美坦降低了入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且两组生活质量和药物毒副作用没有显著差异。伊西美坦为口服制剂,作为预防用药比较方便。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乳腺癌一级预防的一个新选择,但采用该方式预防的妇女发生乳腺癌后,是否还可以继续应用AI仍存在疑问,其术后的辅助内分泌治疗策略可能须进行调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瑾

  对乳腺癌分子水平的系列探索,使研究者对该病的理解和治疗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阶段。MAP.3研究首次提供了AI可降低乳腺癌初发危险的证据,为AI开启了预防高危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大门。MA.20研究则进一步鼓舞了放疗学家不断探讨扩大范围的放疗以降低患者的复发危险。——美国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塞德曼(Seidman)

  局部淋巴结照射可减少早期乳腺癌复发

  在MA.20研究中,1832例已接受保乳手术和辅助治疗的高危淋巴结阴性或淋巴结阳性(1~3个)的乳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全乳房照射(WBI)+局部淋巴结照射(RNI)组或单纯WBI组。中位随访62个月的结果显示,WBI联合RNI可显著降低局部复发危险(HR=0.59,P=0.02)和远处复发危险(HR=0.64,P=0.002),并可显著改善5年无病生存率(DFS,89.7%对84.0%,HR=0.68,P=0.003),但总生存(OS)差异无显著意义。联合组≥2级肺炎和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对于具有1~3个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术后除辅助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外是否还应进行区域淋巴结放疗一直是很有争议的问题,MA.20试验目前提供的数据显示,与单纯全乳放疗相比,接受全乳+区域淋巴结放疗能够降低复发概率,改善DFS,并有提高OS的趋势(虽无显著意义)。但我们应注意到,研究数据也提示了增加区域淋巴结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和淋巴水肿的发生有所增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因此,对有1~3个淋巴结转移患者进行区域淋巴结放疗还是应慎重,不能将其作为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推广。——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瑾

ASCO年度报告:2011临床肿瘤学主要进展之预防和筛查

作者:王迈 整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2-20


此文章来源于www.cmt.com.cn

  新PSA筛查方法准确预测前列腺癌 研究发现,血液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持续低于同年龄组中位水平的男性,随着年龄增长,转移性前列腺癌发病率以及因前列腺癌死亡率逐渐降低。

  宫颈癌筛查可每3年进行 首项大型研究证实,每3年1次的宫颈癌筛查 [HPV检测+巴氏涂片(Pap)检查]安全有效。同时,研究还发现,HPV检测较巴氏涂片能更准确地预测宫颈癌风险。

ASCO年度报告:2011临床肿瘤学主要进展之新治疗方式研发

作者:王迈 整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2-20


此文章来源于www.cmt.com.cn

  临床肿瘤学进展反映了在过去1年中我们走过的路程。当前是一个重要的契机,让我们整合知识以及各方资源,共同战胜癌症这一致死性疾病。——ASCO主席 林克(Link)

  从Ⅰ期临床试验开始靶向治疗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者报告,从Ⅰ期临床研究开始根据患者的基因突变选择靶向药物是可行的,并可以延长治疗获益、改善患者生存。

  基因标志物预测紫杉烷神经病变 研究者发现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紫杉烷类药物化疗诱发神经病变的发生相关。这一结果可能衍生出血液学检查以发现高风险患者。

www.cmt.com.cn
ASCO年度报告:2011临床肿瘤学主要进展之癌症治疗差异


作者:王迈 整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2-20


此文章来源于www.cmt.com.cn

  社会经济影响宁养医疗 调查发现,与白人比较,非裔和亚太裔患者更少接受宁养医疗;按社会经济学分层显示,经济拮据者从宁养医疗中获益较少。

  公立与私立医院存在差异 一项在纽约进行的调查显示,与私立医院相比,在公立医院治疗的卵巢癌患者较少有机会由妇科肿瘤专科医生或手术量较大的医生进行手术。

  教育水平影响肿瘤患者死亡率 根据美国癌症学会(ACS)2011年的报告,不同教育水平人群间的癌症死亡率差异在持续扩大。2007年,最低教育水平人群癌症死亡率是最高教育水平人群的近3倍。

  MM生存率存在种族差异 调查发现,非裔人群多发性骨髓瘤(MM)预后受新治疗方法引入的影响较小,反应出其在获得治疗方面可能与白人存在差异。

www.cmt.com.cn

ASCO年度报告:2011临床肿瘤学主要进展之晚期肿瘤治疗
作者:王迈 整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2-20


此文章来源于www.cmt.com.cn

  死亡地点对患者及看护者的影响 研究发现,死于医院或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晚期肿瘤患者,不但临终前生活质量较差,且更易对看护人员造成创伤应激后精神障碍。

  宁养医疗应尽早选择 调查发现,大于65岁的晚期肿瘤患者,仍有1/3死于医院或ICU。半数患者临终前1个月才开始宁养医疗。

  了解病情不影响生存 对终末期肿瘤患者的调查发现,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以及选择姑息宁养治疗并不会对患者的生存产生负面影响。

  宁养医疗可降低过度治疗 研究发现,进入宁养机构的患者,在临终前6个月内会较少接受过于积极的检查和治疗。

ASCO年度报告:2011临床肿瘤学主要进展之骨肉瘤

作者:王迈 整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2-20


此文章来源于www.cmt.com.cn

  Pazopanib用于二线治疗 Ⅲ期研究发现,pazopanib(抗血管生成药物)二线治疗转移性软组织肉瘤,能够显著延长PFS。

  Brivanib Ⅱ期研究证实,brivanib(一种新型VEGF和FGF信号通路抑制剂)能够延长无法手术的软组织肉瘤患者的PFS。

ASCO年度报告:2011临床肿瘤学主要进展之肺癌

作者:王迈整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2-20

此文章来源于 www.cmt.com.cn

  系统筛查突变指导靶向治疗选择 由14个癌症中心组成的肺癌突变联盟(LCMC),通过在肺癌患者确诊时筛查其肿瘤突变,指导靶向治疗选择或建议患者参与临床研究。

  培美曲塞维持治疗使晚期肺癌患者获益 一项Ⅲ期研究显示,晚期肺癌患者在接受含培美曲塞的化疗方案作为初始治疗后,继续培美曲塞维持治疗可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

ASCO年度报告:2011临床肿瘤学主要进展之妇科肿瘤
作者:王迈 整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2-20


此文章来源于www.cmt.com.cn

  卵巢癌基因图谱公布 癌症基因组研究项目首次公布卵巢癌基因图谱,并标明若干常见癌症相关基因突变频率。

  PARP抑制剂治疗卵巢癌 研究证实,在复发性浆液性卵巢癌的维持治疗中,olaparib(PARP抑制剂)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PFS)

窗体顶端


·用户名:

·密 码:

·

注册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用户名:

·密 码:

·

注册

窗体底端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90

回复收藏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