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股骨距详解附图

发布于 2010-05-24 · 浏览 8577 · IP 河北河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14 年零 34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近日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多次用到股骨距,但书上解释均不甚满意,刚在网上搜到一篇甚合意,一并与大家分享。
一、X线观察
  股骨距出现于股骨颈的后上部,呈拱形跨越小转子区,其凸侧面指向髓腔,止于小转子下股骨内侧皮质(图1)。来自股骨头的纵向骨小梁止于股骨距的上部,斜向骨小梁止于股骨距凸侧面的中部,弓状骨小梁起于大转子,在股骨颈部首先与斜向骨小梁束相融合,然后在股骨头中心部与纵向压缩侧骨小梁相融合,最后止于股骨头的下部。

1 股骨距冠状面扫描CT片(LT:小转子
  C:股骨距GT:大转子)
  横截面股骨距X线片显示:股骨距始于小转子区域的股骨内侧皮质,然后走向后外,最后融合于大转子部的松质骨内。股骨距内侧部致密,类似皮质骨,股骨距的外侧部变得疏松,类似松质骨(图2)。

2 X线片示股骨距横切面,其内段致密,外段疏松
  二、显微镜观察
  根据其显微结构特征,股骨距在横截面上可分为三个区域。附着于股骨前内侧的股骨距内段为典型的皮质骨结构,有大量的骨单位存在,偏光镜下可见交替排列的环形胶原纤维层(图3)。中部骨结构变得疏松,许多骨单位的哈氏管明显扩大,一些部位有巨大腔隙存在,胶原纤维失去环形排列特征(图4)。在靠近大转子侧的股骨距远段,为典型的松质骨结构,许多小梁骨板向大转子方向延伸。骨板之间可相互融合或有横向骨柱连接,偏光镜下这些骨小梁均为板层骨(图5)。

3 股骨距内段:内部可见许多骨单位,为典型的皮质骨 ×60

4 股骨距中段:此区结构疏松,许多哈氏管腔扩大

5 股骨距外段:骨板之间可相互融合或有横向骨柱连接,为典型的松质骨结构 ×60
  三、三维重建
  股骨距出现于股骨颈的后上部,此部几乎与股骨颈的皮质相平行。在小转子的中部股骨距指向后外侧,因此从上到下,整个股骨距有16°的扭转角。
  在主计算机内,股骨距及其周围的骨小梁可以有各自的定义,整个股骨距可定义为绿色,其周围的骨小梁可定义为黄色。重建后的股骨距在中部进行切割后,可见到整个股骨距的纵切面。整个股骨距骨板并非垂直,沿股骨上段的长轴从后向前在横向上移行了一定的距离。在这一移行过程中,股骨距的髓腔面接受从股骨头而来的纵向压缩侧骨小梁,且小梁垂直插入骨板一段距离。来自小转子的骨小梁向上伸出,在股骨距的小转子面,它们也垂直向上插入骨板一段距离(图6)。与整个股骨距骨板的移行方向一致,在股骨内侧皮质上股骨距的附着点从上到下也在横向上移行了一段距离(图7)。

图6 在移行过程中,股骨距的髓腔面接受从股骨头来的纵向压缩骨小梁,且小梁垂直插入骨板一段距离。来自小转子的骨小梁向上伸出,在股骨距的小转子面,它们也垂直向上插入骨板一段距离(a:压缩骨小梁b:小转子部骨小梁c:股骨距) 图7 股骨距内段的附着点,与骨板移行方向一致,也从后向前在横向上移行了一段距离(a:压缩骨小梁b:小转子部骨小梁c:股骨距)




















股骨距图.doc (117 KB)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8577

3 57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