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钩突切干净[转帖](来自西京医院耳鼻喉论坛)
准确定位钩突中段位置,是钩突切除术成功的关键。鼻内窥镜下钩突定位主要依靠其周围毗邻结构中的某些解剖标志,其中有三个标志最重要:1鼻丘,可为钩突上端的定界标志;2泪骨后缘的弓形隆起(以下简称泪骨弓)为钩突中上段前缘与泪骨后缘的骨缝连接处,钩突的骨板纤薄而疏松,泪骨则为一长方形坚实的致密骨板;3下鼻甲上缘。王荣光等报告[2],钩突的原基在下鼻甲上方,故从发生学上看,成人钩突与下鼻甲的关系更为密切,钩突下段贴近下鼻甲上缘,其尾部末端和下鼻甲筛突的升支相连,在CT冠状扫描中可清晰显示钩突骨板轮廓,其起始于下鼻甲附着处的上缘,骨板与下鼻甲上缘侧壁形成钝角,正常人为140°左右。3.2 钩突切除术时切口的选择钩突切除术时首先要对中鼻道的三维立体结构有较清晰的认识,且关键是选择正确的粘膜切口位置,并掌握住刀的着力方向。我们采用两种切口方式,按鼻内窥镜手术步骤分述如下:1泪骨弓切口,此切口相当于Messerkinger术式的‘L’形粘膜切口。鼻内窥镜下刚刚看清楚中鼻甲的前上端时停止进镜,注意观察外侧壁的泪骨弓隆起[3,4],在绝大多数病例中,由鼻丘向下可清晰窥及此弓,个别病例此泪骨弓平坦,隆起不显著,可沿下鼻甲前端上缘的隆起由下而上寻找泪骨弓。在泪骨弓稍前方约1.2mm,自上而下先做纵行的粘膜切开,再于此弓中段处,顺坚硬的泪骨面在粘膜下向后用力切入筛漏斗并由半月裂口露出刀锋,之后再向上切开钩突的上段,并使中上段完整游离;在切开的中段下端,沿下鼻甲上缘,由前向后再做横切口,分离出钩突的下段。该切口方法并无损伤泪器之忧,因为泪骨板是坚实的骨面,粘膜刀的力度不可能将其切透。2暴露钩突后的弧形切口,主要适用于中鼻甲肥大、甲泡膨隆、息肉样变或中鼻甲有曲线反常者。除了钩突前的弧形切口,还需在中鼻甲外侧面做补充切口[5]。先切除中鼻甲外侧的病变骨质及粘膜,咬除隆起的甲泡,只留一片状骨部,并保留嗅裂侧的健康粘膜,如此便充分扩大了中鼻道,此时在0°或30°内窥镜引导下可窥及下半月裂或筛漏斗。在钩突的前缘自上而下做弧形切口,分离出并完整切除钩突,这种切开方法当是准确无误的。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