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中国呼唤生态政治

发布于 2006-09-30 · 浏览 616 · IP 未知未知
这个帖子发布于 18 年零 22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时至今日,“生态”这个词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当你走进超市购物,那里面充斥着“生态”型的绿色消费品;当你买房子,几乎很少有房地产商的房子不是“生态住宅”;当你听政府领导人做报告,你必定也会感受到他们建设“生态型”社会的决心和听到“生态”二字。前不久江苏省提出建设“生态大省”的宏伟目标,南京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壮丽蓝图………似乎我们的生活已经离“生态”很近,然而事实上我们离“生态”很远,甚至可以说越来越远!
这是因为,在目前我们的社会,“生态”只是被当作一种概念在炒作,被当作一种赚钱或显示政绩的工具在利用。这其实也很正常,在中国这样一个各方面尚比较落后的国家,现在想真正实现“生态化”,是天方夜潭。
但是,毫无疑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人类社会,更是我们中国唯一的选择。我们地球的资源在快速地消耗,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扩大,环境污染在加剧……如果中国还走发达国家的老路,等中国达到了现在美国的发达程度时,地球上所有的资源早就已经被我们耗尽!所以,我们有其他选择吗?但是,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不是只要我们在一两个方面做些细枝末节的改变就可以了,它需要我们的整个社会实现“生态化”,包括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实现“生态化”!
可以断言,当今中国要实现社会“生态化”,甚至只是某一领域的“生态化”都将举步维艰;但是我们可以一步步逼近这个目标,先从可以做的开始。可是,在中国这个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转型社会,从哪里开始入手都是个难题。中国的环境状况已经相当严峻,不容我们等待,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讲话中指出:保护环境已经不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问题,而是我们这代人的切身问题,我们这代人能不能安然度过环境危机值得怀疑!所以,在中国,如何建设“生态城市”,“生态省”,直至“生态型社会”呢?
“生态政治”这个概念的提出,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在中国这样一个政治占据社会生活绝对主导地位的国家,使政治“生态化”,实现从现行模式的政治到“生态政治”的转变,无疑将是促使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捷径!将使生态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将使我国社会实现生态化的希望大增!
为什么把生态和政治这样两个看似联系不大的概念放在一起?什么是生态政治?工业革命以来,生态和政治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生态政治,通俗地讲,即生态融入政治,生态和政治一体化,即生态政治化加政治生态化!生态问题既然是关系到人类,关系到中国当代命运的大问题,当然不可避免地渗入政治,也应该渗入政治。生态本身就和政治息息相关。20世纪60年代末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掀起的生态政治运动,及下面将提到的众多形形色色的生态组织和生态绿党的成立,无不表明,现代社会生态是与政治密不可分的。中国与日本在东海的石油之争,尼罗河流域的国家水资源之争,乃至中东国家导致战争发生的石油之争,更是活生生的例子。另一方面,要实现是生态政治,就要求政治生态化。这就要求传统的政治发展观向政治生态发展观转变,否则生态政治无从谈起。
我们为什么要谈生态政治?因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生态问题正在日益政治化,生态政治已经是现代政治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生态与政治的紧密关联,更由于全球生态危机致使适应人类生存的空间日益缩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日益受到威胁,人们产生了强烈的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念,导致了环境问题日益政治化。
(1)  公众发动“绿色政治运动”
本世纪7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一个以市民为主体,以保护生态平衡、保障妇女正当权益、反对战争和核军备、争取维护世界和平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政治运动。这就是西方政治家和学者所称的“绿色政治运动”。这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公众已经行动起来,利用宪法所赋予的权力,通过社会政治活动以迫使政府和社会采取措施,维护公民所应有的环境权。
(2)  “绿党”登上历史舞台
绿党是绿色政治运动的产物。它既在其中产生,又在其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它的目的是利用“绿党”这一“工具”,试图通过参政改变本国政府破坏生态环境的政策,实施自己的生态政策;引导和组织具有强烈生态保护意识的公民参与政治过程,影响生态的政治决策,使公民获得“生态政治效能感”,使生态的政治影响规则化。
在政党发展史上,绿党是一新生儿,成立才十几年时间,但是,对于由环境保护运动起家的绿党而言,却在这短短的十几年中引发了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成为改变价值观和生活形态的代名词,成为既存政治的挑战性力量。澳大利亚著名的绿色运动分子鲍勃•布朗和彼得•辛格在他们1996年发表的《绿党》一书中指出,“绿党已经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兴起”,“绿党是二十世纪后期唯一重要的新的政治力量。绿党已经在全世界发挥影响作用。绿党有新的视野和观念,正在作为旧的政治秩序的替代物而迅速兴起”。
(3)  环境问题进入政府机构
大约在1988年以前,尽管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尖锐,但是,生态政治在政界仍然不被人们接受。工业化国家的政府不强调环境问题,担心环保会对经济增长和全球竞争产生负面影响;东欧各国出于政治的偏见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可能有环境恶化;第三世界各国政府则声称,从历史考虑,环境问题归因于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应该承担解决环境问题的责任。
1988年之后,情况有所改变。“绿色政治运动”的深入、“绿党”力量的壮大、民间环保组织的建立、国际环境公约的签署、大众传播媒介以及公从对环境问题的聚焦等,日益强化了环境问题的政治化,促进了社会结构调整。逐步使环境保护制度化,使社会具有保护环境的内在机制。绝大多数国家政府一改过去制定政策时完全不考虑环境的做法,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及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并将环境保护目标列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通过环境保护机构,负责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做好综合平衡。
不仅如此,在生态运动的强大压力下,环境问题成为社会中心问题,环境问题进入各国领导人的政治活动中,使政治带有浓重的生态保护色彩。如田中角荣提出了《日本列岛改造论》;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开始执政时对环境保护持消极态度,但到后来纷纷争夺国际环保的“主导权”;科尔坐环保车参加国际会议;戈尔主张制定全球环境马歇尔计划等。
这一切表明,环境问题正由政府及其领导人政治决策的边缘移向中心,成为社会政治行为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4)  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政治的一部分
全球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地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各个国家行动起来,积极配合,保护全球环境,否则,任何国家都不能以任何途径单独地逃脱全球性生态灾难的惩罚。为此,需要主权国家以及国际社会思考的重心更多地倾斜于环境外交、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地区环境关系、国际环境公约的鉴署与履行、环境与国际投资等方面,以解决全球环境危机;需要各国政府重新审视传统的国际政治关系,在国际政治关系的中心命题中给“生态与人类生存”以应有的地位;必须为国际关系注入一整套全新的观念和行为准则,对军事实力的追求让位于对综合国力的追求,对国家利益的片面追求让位于对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的追求;必须转变国际政治关系运行机制,以平等参与代替大国霸权,以协调合作代替对抗冲突。一句话,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正日益渗透到国际政治之中,成为国际政治的一部分,并由此将国际政治由工业文明时期相对于环境保护的失衡架构转变为有益于环保的生态文明的制度架构。
总之,生态与政治的关联日趋紧密,“全球环境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对现有政治经济结构的挑战,向我们提出了世界重新设计与组织的严肃课题,……环境问题和生态政治可能正在改变占支配地位的偏好和价值,创造新的思维空间。”为此,需要我们全面而深入地考察生态问题与政治之间的各种关系,建构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政治体系,将人类社会推向前进。否则,环境问题“只能仅仅停留在经验的层次上,甚至不能成为一个话题,环境保护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以上就是生态政治得以成立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研究生态政治的根本原因。
生态政治化是自发的,不可避免的趋势,所有的政治家已经无法对“生态”这个问题视而不见;而政治生态化则需要人为的努力,关键是看人为的努力,其实现因此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生态”一词往往与可持续,多样性,和谐,高效等相联系。则到了政治领域,生态一词应该包括这样的含义:**,多元,和平,分散,廉洁高效,贫富差距小……从理论上讲,**,多元,将使社会各类群体的利益得到保护,意愿得以表达,能力得以发挥,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高效与和谐,弘扬以人为本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和平,将使人类社会的内耗降到最低限度,符合生态的原则。分散,是与集中统一的政治模式相对而言,指政治权力的分散,乃至自治;往往集中统一导致的是某个系统多元化的丧失,多元化的散失导致的是系统的发展停滞不前;集中往往与不稳定相伴随,分散则利于促进稳定。但分散并不排斥集中,如果分散排斥集中,是与多样性的原则相违背的。廉洁高效,贫富差距小,则是为了社会的和谐,社会和谐则内耗小,内耗小则社会高效,高效则可持续性大增。
可见,以上政治生态化的特征,在很多方面是与中国现行的政治制度相抵触的。所以不必讳言,中国现行的政治制度迫切需要实现“生态化”。中国的惯例,也是人类的公理,往往是缺什么,口号就喊什么。我们目前已经在喊“生态”这个词了,已经在呼唤生态型的社会了,但是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在中国,政治是社会生活的主导,要建设生态型社会,政治就必须“生态化”,就必须建设“生态政治”!“生态政治”的实现,将比新中国的成立更具有开创性,更激动人心,将真正开辟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自然,越是伟大的目标越难以实现,要实现中国的生态政治,将不止是一个二万五千里长征,而可能是一个二百五十万里长征,甚至更漫长的一段路……可是,中国人向来是勤劳,勇敢,智慧的人群,中国古代有愚公移山,近现代也有二万五千里长征,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不可能。
只要全社会一起来努力,则生态政治就在不远的将来!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616

回复1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