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病程15年,误诊1次,开腹4次,只因这个组织长错了位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官方账号 · 发布于 11 小时前 · IP 广东广东
1.9 万 浏览

一、病例资料

患者女,30岁,已婚未育。既往月经规律,15岁开始出现痛经,口服布洛芬等止痛药可缓解。2016年因“急性肠梗阻” 于外院行开腹乙状结肠造瘘术,术中活检病理结果提示可疑克罗恩病,治疗后效果不佳。造口一直没有回纳。直到到2018年于外院行经皮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提示乙状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外院行开腹乙状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乙状结肠造口还纳术。自2016年开始患者已经发现左侧输尿管扩张肾积水,反复放置输尿管支架保持输尿管通畅。2018年剖腹手术时并没有同时处理输尿管梗阻问题。至2019年因“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于外院行开腹左侧输尿管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术后予6个疗程亮丙瑞林治疗。2021~2023年口服地诺孕素治疗。2023年2月因备孕停用地诺孕素后再次出现肠梗阻,肠镜活检病理结果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中同时放置消化道支架,效果欠佳,遂于2024年4月来我院就医。入院前患者腹胀明显,排便困难。 

妇科检查

后穹隆可见一大小约2cm×2cm息肉样赘生物,触血(+)。三合诊直肠阴道隔触及一结节,大小约6cm,肠腔明显狭窄,可触及放置在狭窄段的网状支架。

术前检查与诊断

2024-04-11于我院行胸部、全腹部、盆腔CT平扫+增强+三维示:

img

2024-04-12于我院行妇科超声示:

1. 直肠异常回声,考虑支架置入术后并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堵塞(大小45mm×20mm);

2. 宫颈后方异常回声,考虑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范围约13mm×8mm);

3. 子宫周围粘连包裹性积液(较大范围约30mm×28mm×23mm);

4. 会阴、阴道及尿道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术前诊断:1. 不完全性肠梗阻;2.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3.输尿管狭窄(左侧);4.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后(双侧);5.结肠造瘘术后

 

二、治疗经过

我院第一次手术治疗

考虑到患者肠梗阻症状较严重,一般情况较差,与胃肠外科讨论后决定于2024-04-12先行开腹探查术+结肠造口术缓解急性肠梗阻的症状,待患者身体状况恢复良好后再行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

img

我院第一次术后病理

img

2024-08-28我院第一次手术后进行肠镜检查示:

img

我院第二次手术治疗

2024-09-04行盆腹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左侧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子宫内膜异位症)+左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直肠部分切除术+降结肠-直肠吻合术+预防性回肠造口术。

我院第二次术后病理

img

2024-12-5于外院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示:

img

镜检所见:循腔进镜至距肛缘约5.5cm处乙状结肠见吻合口,愈合好,周边见一片状潮红糜烂。(患者及家属表示只进镜至吻合口)。退镜观察,所见乙状结肠、直肠肠腔形态正常,皱襞规则出现,粘膜表面光滑、润泽、血管网清晰,未见异常分泌物、糜烂、溃疡及肿物。肛管未见痔疮。

诊断结论:1、乙状结肠糜烂:炎性?;2、乙状结肠术后改变。

2024-12-5外院行钡灌肠造影检查示:

1、结肠各段及直肠未见器质性病变;

2、两侧输尿管分别一条双“J”留置;

3、 直肠吻合口通畅,未见造影剂外渗。

我院第三次手术治疗

2024-12-11行回肠造口闭合术+腹腔复杂粘连松解术+膀胱镜输尿管支架取出术,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术后追踪患者,无痛经,大小便均正常,恢复正常生活。

 

三、病例讨论

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是一种复杂的妇科疾病,严重患者常常累及肠道、输尿管及膀胱等多个重要器官。本例患者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在急诊手术时因各种原因不能将病灶彻底切除,仅以肠造口来解除梗阻症状。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来说,手术彻底切除对于改善症状、提高生育能力和降低复发率至关重要,因此在遇到多部位累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时,应该通过CT、超声波、核磁共振等不同方法全面评估病灶累及范围及脏器,组建以妇科为主导的多学科手术团队、设计恰当的手术方案、争取一次手术切除所有病灶,减少手术并发症同时取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 (57)
纠错
3 15 1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