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 贝赫切特综合征(附图)
贝赫切特综合征(BD)即白塞病,又称口-眼-生殖器”三联征,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年龄多为15~50岁,本质上是一种血管炎,容易导致全身各个系统的病变,常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反复的口腔溃疡、眼部炎症和生殖器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 最常见,可见于99%以上的病人,且常为首发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一到数个痛性溃疡,多在7~14天可自行消退,愈合之后一般不留疤痕。持续2周以上没有改善或每年反复发作3次以上,是诊断的重要线索。
眼部病变: 常见病变为视网膜炎,可表现为眼睛发红、疼痛、视物模糊等,反复发作可导致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生殖器溃疡: 如外阴或阴囊部位反复出现溃疡,与口腔溃疡形状相似,疼痛明显,也可以出现在肛周附近。
皮肤病损也比较常见,皮肤可出现结节性红斑、毛囊炎、疖肿、溃烂等,还可有多形性红斑的表现。
此外,还可导致关节、消化道、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病变,严重者甚至还会“攻击”心脏和肠道,导致瓣膜关闭不全、心肌梗死,肠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后果。
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但其核心问题是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患者体内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激活的中性粒细胞比例较高,这些细胞会错误的攻击人体的健康组织,导致皮肤、黏膜、神经、心血管系统受损。

口腔溃疡反复,还可能是其它疾病信号: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克罗恩病等都可能以口腔溃疡为首发表现。这些疾病往往伴随其他特异性症状,如狼疮的面部蝴蝶斑、克罗恩病的腹痛腹泻。
营养缺乏:特别是缺乏锌、维生素B2、维生素B12、叶酸、铁质时,口腔黏膜会变得“脆弱”,容易破溃形成溃疡。
血液疾病:某些白血病、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由于免疫功能紊乱,也会表现为顽固性口腔溃疡。
感染性疾病:结核感染、艾滋病等导致免疫力下降的疾病,都可能伴发难治性口腔溃疡。
普通口腔溃疡和白塞病引起的口腔溃疡,有几个明显的区别:
1.频率
普通口腔溃疡一年发作几次,或者几个月一次,这很正常。
但如果你1年内持续发作口腔溃疡,就要警惕了。
2.伴随症状
白塞病有个很典型的特征,叫“口-眼-生殖器”三联征。
如果你的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同时出现了以下任何一个,必须马上去看风湿免疫科:
生殖器溃疡(外阴或阴囊溃疡)
眼睛问题(视力模糊、眼红、眼痛)
皮肤问题(结节性红斑、痤疮样皮疹)
3.愈合时间
普通口腔溃疡一般1-2周就能自己愈合。
如果你的溃疡总是拖很久才好,或者愈合后很快又在同一位置复发,这不太正常。

4.针刺反应
这是白塞病的一个特殊体征。
医生会用针在你前臂刺一下,24-48小时后看有没有红点或脓疱。
这叫针刺反应试验,阳性的话是诊断白塞病的参考指标。
白塞病需要长期规范治疗,不能因为症状缓解就擅自停药。
该病没有特效药可以根治,但通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控制病情,保护器官功能。
白塞病患者初始症状不太明显,像口腔溃疡这样的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如果口腔溃疡持续2周以上没有改善,或者每年有3次以上口腔溃疡,同时还伴有生殖器溃疡、眼病、关节疼痛、皮肤病变等症状,需高度警惕白塞病。
建议去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