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当AI开始教护士扎针:CiteSpace告诉你这些年AI是怎么把护理教育带"跑偏"的》

医学生 · 发布于 08-17 · IP 贵州贵州
905 浏览

本帖从VR模拟打针到「电子健康记录」的阴谋论,一篇个人见解的护理论文解读。这是好久之前下载的论文,为了武汉的ai+护理投稿下的,今天清电脑内存看到顺便拿来吐槽一下。

一、论文核心结论(人话翻译版)

AI在护理教育领域的「发论文KPI」:

2014-2023年,全球发了934篇论文,其中英文769篇,中文165篇。

哈佛大学狂发26篇,而中国机构最高纪录是……2篇(还大多都是“重在参与”,中心性指数=0)。

吐槽点:国内院校这是约好组团集体整两篇打了个卡就撤了?像极了大学小组作业里那个“已读不回”的队友。

三大研究热点(AI的职场人设):

「增强学习体验」:VR模拟打针,让学生对着空气扎出肌肉记忆(反正扎错了也不用赔钱)。

「优化教学模式」:AI定制学习路径,比如给夜班困成狗的学生自动播放《大悲咒》提神。

「高风险情境应用」:比如用AI教新生儿复苏,但论文没说万一机器人手滑把孩子弹飞了咋办。

未来趋势(画饼预警):

AR/VR全面入侵:以后护士上课可能像玩《生化危机》,区别是丧尸换成医闹。

数据驱动教学:AI通过分析你的电子健康记录,直接预判你将来会扎错几针。

预防性护理:AI建议患者“多喝热水”之前,先给自己主板泼一杯防过载。

二、魔幻现实槽点挖掘

中美科研对比の暴击:

哈佛大学发26篇 vs中国top10院校各发2篇。

真相:美国AI在教护理,中国AI可能在帮护士抢国庆值班表(毕竟发论文不如写排班系统实用)。

关键词共现の奥秘:

高频词「虚拟现实」:学生戴着VR头罩练插尿管,现实中被患者怒骂“你特么往哪儿戳呢?!”

低频词「人文关怀」:AI:“检测到患者疼痛表情,建议播放《爱的奉献》BGM。”(但忘装音箱)

突现词の展望:

「深度学习」:指AI学会自动识别护生崩溃时的皱眉频率。

「电子健康记录」:表面上优化护理流程,实则帮院长统计谁总偷懒刷丁香园。

“最后,论文没提的是……当AI学会护理,第一个被淘汰的可能是总写‘患者情绪稳定’的电子病历。”(狗头保命)

总结:这篇论文本质是AI在护理教育的「求职简历」,优点是技术流干货多,缺点是没人敢问它“临床翻车了咋修”。(手动@所有被仿真系统坑过的老铁)

你愿意让AI教你打针吗?评论区晒出你的被扎经历,点赞最高的送虚拟针头一枚(反正扎不穿)。 (注:本解读疗效≈AI开的安慰剂,请搭配临床现实服用)

基于CiteSpace的人工智能在护理教育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pdf (1.88 MB)
回复1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