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膝关节疼痛治疗方法收集

中医内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4 天前 · IP 西藏西藏
1709 浏览

辨证录

鹤膝门

一、人有足胫渐细,足膝渐大,骨中酸痛,身渐瘦弱,人以为鹤膝风,谁知水湿之入骨乎。夫骨最坚硬,湿邪似难深入,何竟入于膝乎?此因立而行房成也。凡人行房,必劳其筋骨,至于精泄之后,则髓必空虚,髓空则骨空,邪则乘其虚空而直入矣,若膝则筋骨联接之处,骨静而膝动,动能变而静不能变也。不变者形消,能变者形大,但其病虽成于肾精之虚,而治病不可单治其肾,因所犯者湿耳,湿乃阴邪,阴邪必须以阳气祛之,肾之精,阴水也,补精则精旺,阴与阴合,阴无争战之机,不战而邪何能去,故不当补精而当补气。方用蒸膝汤。

生黄芪8两,石斛2两,薏苡仁2两、肉桂3钱

煎水二碗,先服一碗,即拥被而卧,觉身中有汗意,再服第二碗,必两足如火之热,切戒不可坐起,任其出汗,至汗出到涌泉之下,始可缓缓去被,否则万万不可去也,一剂病去大半,再剂病全愈。

此方补气未免太峻,然气不旺不能周便于一身,虽用利湿健膝之药,终不能透入于邪所犯之所,而祛出之也,第大补其气,而不加肉桂之辛热,则寒湿裹住于膝中,亦不能斩关直入于骨髓,而大发其汗也。至于绝不治风者,以此病原无风也,若作风治,愈。耗其气,安得取效哉

此症用加味芪桂汤亦妙

黄芪3两、肉桂3钱、补骨脂2钱、牛膝3钱,水煎服,服必有大汗如雨,二服愈。

二、鹤膝之证有二,一本于水湿之入骨,一本于风湿之入骨也。前条乃言水湿入骨,未言风湿入骨之症。大约水湿之病,骨重难移,风湿之症,骨轻可走,至于酸痛则一也。虽然酸痛亦有微别,水湿之痛在一处而不迁,风湿之痛移来移去而无定,治法不可徒治风湿也,用散膝汤治之。

黄芪5两、防风3钱、肉桂5钱、茯苓1两、

水煎服,服后亦拥被而卧,听其出汗,不必惊惶,汗出愈多,去病愈速。

夫黄芪原畏防风,得防风而攻更大,吾多用黄芪,正恐人之难受,加入防风,能于补中以行其气。得肉桂之辛散,引入阳气,直达于至阴之中,又得茯苓共入膀胱,利水湿之邪,内外兼攻,内既利水而外又出汗,何风湿之不解哉,惟是大汗淋漓,人可有亡阳之惧,谁知用药以出汗,若为可虑,今用黄芪补气以出汗,乃发邪汗而非损正汗也。邪汗能亡阳,正汗反能益阳耳,所以两剂而收全功也。

此症用薏术防桑汤亦效

防风3钱、桑叶2两、陈皮1钱、补骨脂2钱、薏苡仁1两、白术1两,

水煎服,亦必大出汗而愈,只消一剂也。

(膝痹也多营卫闭阻)

 

米晶子济世良方

一、膝盖痛

五加皮、海桐皮、木瓜、透骨草、伸筋草、桂枝、三棱各30克,煎水泡脚。

二、膝盖内外生疮

牛皮胶1块,开水泡软贴患处,疮自掉。此方不可轻视。

 

 

丁甘仁医案

两膝痠楚,湿瘰作痒,咳嗽

脾主肌肉,肾主骨髓,脾弱生湿,肾虚生热,营血不足,风湿热乘隙入络,两膝痠楚,湿瘰作痒,兼之咳嗽,根株未除,痰恋肺俞,肺气失于清润也。宜培养脾肾,以化痰湿,和营祛风而通络道,以丸代煎,缓图功效。

党参1两五钱、生黄芪1两5钱、炒白术1两、茯苓1两5钱、陈皮8钱、怀山药1两5钱、炙甘草3钱、全当归1两、紫丹参1两、薏苡仁1两、秦艽8钱、怀牛膝1两、木防己1两、厚杜仲1两5钱、川芎4钱、炒赤芍1两、仙半夏8钱、川贝母1两、象贝1两、杏仁1两、玉竹1两5钱

上药各研末,用桑枝4两、红枣4两,煎汤泛丸。

 

 

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

膝痹也称膝肿痛,膝关节为肝肾脾三经所系,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膝为筋骨肉之大会,若外伤、湿邪下注、或劳损正虚、湿邪、瘀血留滞,经脉不通,局部失荣,引发该病。

一、邪实候

(一)寒症

1、20岁女患者,11月25日初诊,双膝关节疼痛,时发时止3年余,诊断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痛,病因与3年前常用凉水冲洗腿脚有关,现双膝关节交替酸痛,局部怕冷,遇劳则甚,舌脉无明显异常。

诊断:膝痹

证属风寒湿痹,风邪偏胜,治予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处方:羌活20克、独活20克、制川乌9克、制草乌9克、地风30克、千年健18克、防风10克、鸡血藤30克、当归18克、丹参30克、萆薢30克、木瓜18克、川牛膝9克、香附18克。3剂,水煎服

二诊(11月28日):酸痛基本消失,继续服3剂。

三诊(12月2日):虽然天气冷,亦未复发。改服化瘀通痹丸,每服50粒,1日3次,连服10日,巩固疗效。

按:膝关节游走疼痛,怕冷,证属风寒湿邪痹阻,风邪偏胜。

2、19岁男性患者,9月24日初诊,双膝关节持续痛年余,1年前因徒步远行,汗出当风,继之双膝关节经常隐痛,每遇劳累加重,自觉局部发凉,与气候变化关系不大。膝关节局部不肿,无明显压痛,舌质、苔正常,脉沉弦。

诊断:膝痹

证属风寒湿痹,寒偏胜,治予散寒除湿,活血通络,佐益气养血。

制川乌9克、制草乌9克、淫羊藿9克、独活18克、地风30克、蜈蚣3条,黄芪30克、当归18克、丹参30克、木瓜18克、牛膝9克,10剂,水煎服

二诊(10月6日):隐痛消失,唯劳累时右膝关节偶有疼痛,休息后缓解,改服化瘀通痹丸,每服60粒,一天3次,连服10日

三诊(10月20日):诸症消失,由于病程长,恐复发,嘱其续服化瘀通痹丸10天巩固疗效。

3、18岁男患者,7月13日初诊,右膝关节肿胀,持续疼痛,已8个月,今日肿胀疼痛加重,遇气候变化尤甚,膝关节不能伸直。右膝浮髌试验阳性(内有中等量积液),局部不红不热,舌质淡,苔白腻,脉滑。实验室检查:HB69g/L、WBC8*109/L

诊断:膝痹(膝关节滑膜炎)

证属湿邪阻闭,治予除湿散寒,活血通络

处方:萆薢30克、薏苡仁30克、防己12克、木瓜18克、川牛膝9克、制川乌9克、制草乌9克、独活18克、地风18克、千年健12克、香附18克、当归15克、丹参30克、青风藤18克,3剂,水煎服

二诊(7月17日):症状无变化,上继服3剂。

三诊(7月20日):疼痛减轻,肿稍消,但伸腿时有抽掣样痛感,纳差,舌脉正常,继服上方,隔日一剂。

四诊(7月26日):右膝关节肿已全消,浮髌试验阴性,痛大减,唯有腘窝处疼痛,自觉筋短,膝关节不能伸直,纳差,肝主筋,肝血虚,筋脉失养则挛急而短缩。今邪已除大半,另拟养血柔筋为主,兼祛邪通络之剂。

当归18克、白芍30克、木瓜30克、薏米30克、透骨草30克、秦艽15克、香附18克、老鹳草30克、甘草9克。3剂,水煎服。

五诊(8月2日):腿已能伸直,可进行轻微活动,但仍有酸困感,改服痹证丸,每服80粒,1日3次,连服20天,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病已痊愈。

(一诊3付无效,当有未能考虑之处或用药有欠缺,不能完全符合病机,患者18岁,生命力正旺盛,除湿为主,主攻是对,膝关节不能伸直,可能药之柔肝不足,也可能患者无虚之处,不能用补药)

4、17岁男患者,5月10日初诊,双膝关节持续疼痛,局部微肿已半年,今日症状加重且有沉重感,舌苔白腻,脉沉缓。

诊断:膝痹

证属风寒湿痹湿偏胜,治予祛风除湿,活血扶正

处方:丹参18克、黄芪30克、薏苡仁30克、萆薢21克、苍术18克、独活18克、秦艽18克、千年健18克、钻地风18克、川牛膝9克、木瓜18克、香附24克、甘草9克,3剂,水煎服。

二诊(5月17日):疼痛减轻,肿已显消,继服上方3剂。

三诊(5月22日):痛已消,但左膝关节仍有微肿,嘱继服上方。

四诊(5月29号):基本痊愈,再进3剂,巩固疗效。两年后随访未复发。

5、36岁女患者,3月16日初诊,4年前夏季常用冷水冲洗下肢,渐出现左膝关节间歇性疼痛,每因劳累或阴雨潮湿发作,曽口服强的松等药物,疼痛不减,反而出现肢体浮肿,经久不愈,近日因劳累又引起左膝关节持续疼痛,不得屈伸,皮色不变,局部无肿热,舌脉正常。

诊断:膝痹

证属风寒湿痹,风湿偏胜。治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处方:苍术18克、白术18克、薏苡仁30克、萆薢30克、当归3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老鹳草30克、透骨草30克、独活30克、川牛膝9克、木瓜18克、香附24克,8剂,水煎服。

二诊(3月24日):上方连服8剂,症状逐渐消失,改服化瘀通痹丸,每服50粒,一日3次,连服10日,巩固疗效。痊愈

(舌脉正常为病只在局部经络不通,不涉及全身,故用攻药多)

(二)、热症

1、8岁女患者,11月18日初诊,右膝及踝关节红肿热痛20余天,1个月前从一米高落下,右足先着地,当时无明显肿痛,行动自如,未引起注意,约1周后右膝关节和踝关节出现肿痛,日渐加重,经治无效,近几天局部红肿热痛较甚,拒按,不能负重,膝踝关节功能活动受限,行走活动困难。舌质红,苔黄,脉弦数。WBC12*109/L

诊断膝痹

证属湿热痹阻,治以清热解毒,祛湿通络。

处方:忍冬藤60克、败酱草30克、萆薢18克、防己9克、土茯苓18克、木瓜18克、孩儿茶9克、丹参15克、地龙9克、香附8克,10剂,水煎服

二诊(12月1日):肿痛已减,已能行走,但有跛行,WBC13*109/L,

萆薢15克、土茯苓15克、防己6克、青风藤18克、丹参18克、千年健12克、地风12克、独活12克、木瓜12克、川牛膝9克、败酱草30克、忍冬藤60克,10剂,水煎服。

三诊(12月15日):肿胀明显消退,右胫骨结节部仍有轻微压痛,无肿热,舌脉正常。WBC8.4*109/L

萆薢15克、土茯苓15克、防己6克、青风藤18克、丹参18克、千年健12克、地风12克、独活12克、木瓜12克、川牛膝9克、败酱草30克、忍冬藤60克、生地18克,10剂,水煎服。

四诊(12月30日):右膝及踝关节肿全消。右胫骨结节部仍有轻微压痛,无肿痛,舌脉正常。邪去大半,病情稳定,当以健脾利湿为主,

黄芪18克、白术18克、薏苡仁18克、土茯苓15克、独活12克、地风12克、川牛膝9克、木瓜12克、香附12克,5剂,水煎服。病痊愈。

(用药20多剂才明显消肿,攻热之药不足,过于谨慎,局部红肿热痛较甚、拒按,木火化为热实,只要不伤及脾胃,可用强的清热药)

2、12岁男患者,6月4日初诊,左膝关节畏冷肿痛两年余,其症状反复发作,遇阴雨潮湿天气加重。现左膝关节内侧微热肿胀明显,压痛范围12*6平方厘米。曽于20天前在局部抽出黄色透明液体约20毫升送检,某市医院诊为膝关节滑膜炎。左膝关节活动受限。舌质红,苔黄,脉滑数。WBC14*109/L

诊断:膝痹

证属寒湿化热,邪壅脉络,治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处方:当归18克、赤芍15克、败酱草30克、萆薢18克、忍冬藤60克、秦艽9克、厚朴18克、川牛膝6克、木瓜1克、防己12克,3剂,水煎服。

二诊(6月11日):肿痛均减,守方续服3剂。

三诊(6月15日):左膝关节尚有微痛,稍肿,舌质淡,脉沉细。湿热已去,当以补虚扶正为主,上方去败酱草,加黄芪21克、白术15克继服。

当归18克、赤芍15克、萆薢18克、忍冬藤60克、秦艽9克、厚朴18克、川牛膝6克、木瓜1克、防己12克、黄芪21克、白术15克,15剂痊愈

(此案例热邪不像上例重,故清泻热邪即可,其底层是寒湿,热不过是木气被郁阻化热,经热郁发也,详见四圣心源历节根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亦可)

3、18岁男患者,7月24日初诊,左膝关节疼痛2月余,2个月前在水中劳动时间过长,左膝关节出现间歇性疼痛,今日因气候变化,阴雨连绵,出现膝关节剧痛,微肿热,皮色不变,功能受限,需持杖而行。舌质红,苔黄,脉弦数。ESR 97mm/h

诊断:膝痹

证属邪热痹阻,治予清热解毒,痛络止痛

忍冬藤90克、生地90克、萆薢30克、木瓜30克、千年健9克、川牛膝18克、地风30克、薏苡仁30克、独活30克、秦艽12克、香附30克。5剂,水煎服。

二诊(7月31日):肿痛明显减轻,ESR 28mm/h,上方加黄芪30克,继服5剂。

忍冬藤90克、生地90克、萆薢30克、木瓜30克、千年健9克、川牛膝18克、地风30克、薏苡仁30克、独活30克、秦艽12克、香附30克、黄芪30克。5剂,水煎服。

三诊(8月11日):症状较前大减,已能弃杖而行,照前方继服4剂。

四诊(9月22日):服上方疼痛消失,未再复诊。近因劳累,病有反复,仍按上方略作加减继服5剂,痊愈。

(与上例差不多,热稍盛,脉弦数,肝木郁,生地滋肝阴清木火通痹阻,脉当有力,否则祛滞药不应如此量大)

4、17岁女患者,3月18日初诊,3天前,于右膝关节内下方发现有5*5平方厘米大小的硬块,局部微红稍痛,逐日加重,现红肿热痛较甚,解压局部疼痛较剧,舌质红,苔黄,脉数。WBC28*109/L、ESR 80mm/h

诊断:膝痹

证属毒热郁结,治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忍冬藤60克、败酱草30克、赤芍18克、当归18克、丹参18克、蚤休18克、蒲公英30克、黄芩12克、厚朴9克、知母12克、香附12克、甘草6克,3剂,水煎服

二诊(3月12日)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减轻,舌正常,脉稍数,继服上方3剂。

三诊(3月16日)局部症状基本消失,舌脉正常。WBC13*109/L、ESR 14mm/h.继服3剂。痊愈

(热症病案,木火偏盛为主要矛盾,观木火偏盛程度而用清热药强度)

(三)、正虚候

1、43岁男患者,12月6日初诊,右膝关节疼痛,时轻时重,已10年余。近3年来右膝关节外侧股骨外髁处持续肿胀疼痛,遇冷或天气变化加重,久治无效。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诊断:膝痹(老寒腿)

证属气虚邪闭,治以散寒祛风除湿,益气养血,祛邪通络。

黄芪30克、薏苡仁30克、当归15克、丹参30克、制川乌9克、制草乌9克、独活18克、老鹳草30克、萆薢12克、苍术12克、香附15克、川牛膝15克、甘草9克、白酒25毫升,(用酒浸泡诸药8小时,再加适量水煎服)

二诊(12月29日)上方共服20剂,肿消痛止

(病史而言未见五脏明显虚在何处,痛者,多因肝木之气郁结冲击,脉沉弱,有虚的地方,肝木者,血之温气,不足则遇冷加重,且不能温化膝关节处寒气,此案例诊为温气虚,故温补气血)

2、48岁女患者,2月10日初诊,12年前妊娠期间,因长途跋涉劳累致小产,此后双膝持续酸沉疼痛,昼重夜轻,遇劳累痛增,休息后痛减,以致丧失劳动能力,近日又因劳累,双膝持续酸沉疼痛加重,舌正常,脉沉细。

诊断:膝痹(老年膝)

证属气血虚弱,风湿阻痹,治以益气养血,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当归30克、黄芪30克、鸡血藤30克、仙茅12克、老鹳草30克、川牛膝9克、木瓜18克、独活30克、秦艽30克、土茯苓30克、香附21克、甘草9克。6剂,水煎服

二诊(2月19日):沉痛稍减,继服上方6剂。

三诊(3月1日):症状明显减轻,改服痹症丸,每服80粒,1日3次,连服15天

四诊(4月10日):症状消失,近日已能操劳家务,嘱继服痹证丸,用法同前

(长途跋涉劳累伤及肾气,肾气不固而小产,小产伤及气血,血中温气不足,膝部有滞,故膝关节疼痛,夜轻者,夜间阳气归肾,肾中阳气足,肝木根气足而不下陷,故痛减,方中补肾仙茅一味,力不足,可加巴戟天等更加佳)

3、64岁女患者,5月21日初诊,4个月前左膝关节疼痛,且逐渐加重,治疗效果欠佳,近日肿胀疼痛持续不解,站立和行走困难,休息时痛减,受凉痛增,活动时有咔嚓响声,舌质淡,边有齿痕,脉弦滑。

诊断:膝痹

证属脾虚湿痹,治以益气健脾,祛风除湿。

薏苡仁30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木瓜18克、川牛膝9克、秦艽9克、透骨草30克、老鹳草30克、淫羊藿12克、丹参15克、地风15克、千年健15克,5剂,水煎服。

伸筋草60克、透骨草60克、五加皮90克、川乌30克、草乌30克,3剂,水煎外洗患部。

嘱其内服药每日1剂,外洗药每日洗3次,每剂洗3天

二诊(6月9日):疼痛减轻,肿已显消,左膝关节屈伸功能好转,继服上方5剂,外洗3剂。用法同上。

三诊(9月8日):上药用后,局部肿胀疼痛大减,膝关节亦能屈身和行走,但远涉及劳累过度时,仍有疼痛,后因农忙,未再复诊。近日因劳累过度加之局部受凉,上症复发,舌质淡,苔薄白,左脉稍弦,右脉稍涩。另拟益气养血,健脾补肾,祛邪通络之剂。

当归15克、白术21克、薏苡仁30克、黄芪21克、淫羊藿12克、附子9克、千年健15克、地风15克、独活12克、萆薢21克、川牛膝9克、木瓜18克、老鹳草30克,5剂,水煎服。

外洗方:伸筋草60克、透骨草60克、五加皮90克、川乌30克、草乌30克,3剂,水煎外洗患部。

痊愈。

4、54岁女患者,1月12日初诊,两年前从两米高处坠下,双足同时落地,双膝关节内侧肿胀疼痛,经治疗肿痛消失,其后肿胀痛时作,近月余,由于劳累,双膝关节肿痛又作,伴酸沉感,局部怕冷,四肢欠温,乏力,面㿠,舌质淡暗,苔白,脉沉迟无力。

诊断:膝痹(老寒腿)

证属阳虚血瘀,寒湿痹阻,治以温阳活血,祛湿通络。

当归21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制附子6克、伸筋草30克、香附30克、地风30克、独活18克、薏苡仁30克、木瓜18克、川牛膝12克,3剂,水煎服

二诊(1月16日):肿痛稍减,舌脉同上,上方加淫羊藿30克、黄芪30克,继服6剂

当归21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制附子6克、伸筋草30克、香附30克、地风30克、独活18克、薏苡仁30克、木瓜18克、川牛膝12克、淫羊藿30克、黄芪30克,6剂,水煎服

三诊(1月24日):肿痛酸沉大减,四末得温,身觉有力,上方继服4剂。痊愈。

(肢欠温,乏力,面㿠,中焦阳气亦不足,可加干姜、人参,中气善磨,中土建则瘀血易去)

(四)、瘀血证候

47岁女患者,3月2日初诊,患关节炎已10年,5天前出现右膝关节刺痛,股骨内外髁部均有热痛,微肿,行走困难。X线示右膝关节骨质增生,舌质暗红,苔黄,脉弦数。WBC18*109/L

诊断:膝痹

证属湿热夹瘀,治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当归18克、生地18克、白芍18克、丹皮18克、秦艽12克、忍冬藤90克、败酱草30克萆薢30克、制乳香9克、制没药9克、香附30克、川牛膝9克、甘草9克,3剂,水煎服

二诊(3月5日):内外髁部疼痛消失,唯腘窝仍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稍数。上方继服3剂

三诊(3月9日):腘窝部疼痛基本消失,活动后仍有酸沉感,偶尔打软腿,舌脉正常,上方去乳香、没药、败酱草加黄芪30克,继服3剂

当归18克、生地18克、白芍18克、丹皮18克、秦艽12克、忍冬藤90克、萆薢30克、香附30克、川牛膝9克、甘草9克、黄芪30克,3剂,水煎服

四诊(3月13日):已能步行5公里,唯行走较远时,稍有痛感,近日纳差,上方去萆薢,加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9克,3剂

当归18克、生地18克、白芍18克、丹皮18克、秦艽12克、忍冬藤90克、香附30克、川牛膝9克、甘草9克、黄芪30克、焦山楂9克、焦麦芽9克、焦神曲9克,3剂,水煎服

五诊(3月19日):诸症消失,行走远时腘窝仍有酸沉感,休息后即缓解。改服化瘀通痹丸,每服60粒,一天3次,连服10日

(病至骨质增生,肾水不收,不痛后当理肾)

(五)、60岁女干部,左膝关节发作性肿痛8个月,今年元月份天气冷,因心情不畅,渐觉左膝关节处发凉不适,此后每因情绪刺激则出现左膝关节肿痛,为突然发作,2-3分钟内即出现明显肿痛,病人自觉如充气一样,约3天后局部变软,肿渐消,痛亦减(但终不除)。8个月已发生7-8次,都因情志不畅所致,来诊时病人左膝关节无明显肿痛,步行而来。但在检查心相仪时,因心情不畅(自觉心里不舒服),马上在2-3分钟内像充气一样,左膝关节上方出现硬包,压痛明显,疼痛难忍而泣,不能行走,被人背入诊室。

既往史:30年前左侧髌骨骨折,对位好,愈后无不良反应及不适。文革期间患精神分裂症现基本愈,腰椎骨质增生10年。

检查:左膝关节外上方出现一鸡蛋大硬包,局部皮肤无红热,压痛明显,触之硬如胶鞋底。左膝屈伸痛剧,不能站立,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WBC7.1*109/L、ESR 4mm/h,心相仪示心肌供血不足。

诊断:膝痹

证属气滞经脉。治以疏肝理气,养血柔筋

柴胡15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木瓜12克、青皮9克、香附15克、川牛膝9克、甘草6克,6剂,水煎服。

二诊(9月20日):左膝关节处的肿物消失,疼痛减轻,脉弦,舌质淡红,苔薄白。继服上方6剂。

三诊(9月26日):左膝痛若失,可独立行走,前两天曽遇不顺心的事,左膝关节仅有轻度不适,而无发作。舌脉同上,上方共为细末,每服2-3克,每日服3次。同时服六味地黄丸,巩固治疗一月。

(肝木制于肺金而生于肾水,脾土左旋则肝木畅达)

 

 

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一、痹证

48岁女患者,双侧膝关节红肿疼痛已有数年之久,下肢活动明显受限,并且每于经期前后则症状加重,并见白带淋漓不断,小便黄短等症。舌红,苔白腻,脉弦而数。

辩证:湿热之邪下注而气血受伤。治应清热利湿,补血健脾。选用加味苍柏散。

羌活8克、独活8克、苍术10克、白术12克、生地12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牛膝10克、炙甘草6克、木通10克、防己15克、木瓜10克、槟榔10克

服药7剂后腿痛减轻,尿已不黄,腻苔去其大半,带下几愈。再服10剂痊愈。

(与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中湿热证相互看,用方非固定也)

 

 

 

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

1、16岁男患者、8月26日入院,两膝关节红肿热痛,按之灼痛,难于步履已三月余。自诉病起于去年冬,初只见右足跗及髁间肌肉疼痛,寒热往来,经服中药无明显效果,迨至去年2月,右膝又见疼痛,旋即右膝肿大,舌绛苔薄白,脉来弦数。据症分析,乃“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以其风寒湿邪乘腠理空疏之隙,入于经络,至气滞血凝,中医名之为鹤膝风,又称湿热痹者是,综合脉症,治须急进清热和络、疏风胜湿之品。

桂枝6克、白芍9克、薏苡仁15克、石膏30克、木瓜15克、牛膝12克、伸筋草30克、生姜9克、甘草3克,6剂,水煎服。

方中桂、姜、薏米疏风健脾,石膏、伸筋草清热活络,牛膝引诸药下行,

外用方:白芥子60克、白芷60克,共研,小酒调敷患处。

二诊:患部红肿消退,疼痛亦大为减轻,但小便黄色,脉仍细数。治主清化。

木瓜15克、薏苡仁24克、知母15克、石膏30克、玄参18克、丹皮12克、秦艽12克、当归9克、地龙3克、牛膝12克

外用药:薄荷60克、白芷60克、姜黄60克、香附60克、红花60克,共研细末,敷患处。

三诊:越10日(上方可能服10剂),患者可不行活动,饮食溲便均能自理,只有轻微疼痛,红肿全部消失,脉转正常。

外用药: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生草乌各60克,研细酒调。名之曰四虎散,功在彻营卫经络之寒湿。

内服:八珍汤加黄芪,调气养血,病后双补收功。痊愈。

(与上面各书湿热案例相比,用药特点又有很大不同,宜相互参看,非一定方一定药也,痹证本多为寒湿,详见四圣心源)

2、15岁男患者,素体瘦弱,忽患两足疼痛,口见增剧,卧床半年,经治无效,即来我院就诊,见其双膝肿大,上下肌肉消瘦,状如鹤膝,跬步难移,形容憔悴,饮食不思,日夜发热,脉象虚细而数,用加味大防风汤。

黄芪24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6克、熟地24克、白术15克、党参15克、杜仲15克、牛膝9克、附片18克、肉桂5克、羌活9克、防风9克、茯苓12克、狗脊12克、续断15克、威灵仙9克、薏苡仁15克、木瓜12克、炙甘草5克、千年健9克、老鹳草12克,加酒煎服

19剂后,疼痛已减,食量亦渐增加,惟肿尚未大退。再服10剂,服完后,脉象渐缓,饮食大量增加,膝肿已消十分之七,仍以原方去木瓜、薏苡仁、威灵仙,加鹿角胶,再服30剂,痊愈。

(上下肌肉消瘦,已伤及脾土,健脾可用五指毛桃,补肾可用牛大力、黑豆,均不腻,熟地腻,用生地似更好,有虚,用腻补亦无妨,羌活、防风等能祛熟地之腻)

3、22岁女患者,素气血衰弱,复患鹤膝风,经治疗1年未瘳,膝骨肿大,疼痛难移,每至夜间更甚,形容消瘦,饮食少进,脉象虚细。初用养血驱风,舒筋活络之品,连服8剂,肿痛渐消,一身自觉舒适,续拟加味大防风汤服20剂,半月后足能屈伸,肿痛大减,月余已能步履。终用张景岳三气饮加味:

熟地24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附子12克、肉桂5克、白芷9克、杜仲12克、茯苓12克、枸杞9克、川牛膝9克、老鹳草12克、千年健9克,水煎,合酒兑服,以收全功。

4、40岁女患者,两膝肿大兼关节疼痛,卧床不起已半年,治疗无效。远道来院问治,载病情及脉象,希余主方。余因未经临床,揣拟舒筋保肝散加味守服15剂。

木瓜15克、萆薢12克、威灵仙9克、五灵脂9克、续断12克、僵蚕9克、川牛膝9克、土松节9克、白芍12克、乌药9克、生黄芪15克、老鹳草15克、天麻9克、当归12克、金毛狗脊12克、防风9克、虎骨9克(酥灸,研细泡服)、白酒合煎

甫半月复来涵告知,手足关节肿痛俱减,倚壁稍能步履,续拟加味大防风汤守服月余,已能独行,三月步履如常,计服本方40余剂,最后仍用本方去威灵仙、木瓜、薏苡仁加服10余剂,已获痊愈。

5、45岁男患者,患左膝肿痛,经西医住院治疗数月,开刀两次,其肿痛异常,遂转来我院住院治疗,余初用大防风汤加味,出入加减计服30余剂,肿痛渐消,接服张景岳三气饮加味及加味阳和汤:

熟地24克、当归12克、麻黄5克、北姜6克、肉桂5克、黄芪18克、附子15克、牛膝9克、木瓜12克、白芥子9克、炙甘草5克、鹿角胶12克,前后服百余剂,计住院4个月,已得痊愈出院,现已恢复工作。

(鹤膝风,双膝肿大,上下肌肉消瘦。膝为筋之俯,至肌肉消瘦者,肝木横克脾土,大概膝部有瘀阻,营卫经络不通,本又有肾水不足,不能养木,肝木偏盛,卫气又不足,膝关节处卫气不能维系营气,营气偏旺,加之膝部瘀阻不通,营气郁结,偏旺更盛,肝木主营,肝木偏盛,克伐脾土,土气不足,则肌肉消瘦,土气被伤,更不能运化,瘀滞更难去,故难愈。对病因补肝肾以平肝木,健脾土以助运化,补卫气以维系营气,兼助羌活、防风、威灵仙、木瓜等药(大防风汤加味中)疏营卫通经络。大防风汤加味为例,当归、白芍、熟地、牛膝、狗脊、续断等补肝肾,附子肉桂于滋阴药中补肾中之阳,肝木生于肾水,肾中阳气挟肾水上升而成肝木,肝木偏盛,下拔肾阳,即偏虚,肾阳偏虚,肝木失根,肝木越强行疏泄而更旺,阳根足则肝木更能容易恢复正常,何况此种病多有脾肾寒湿为本,若肝阳亢盛则不能用附子肉桂,助邪火也。白术、党参、茯苓、炙甘草补中气以助运化,黄芪补卫气以维系营气,兼助羌活、防风、威灵仙、木瓜等药疏营卫通经络。此类病亦有用活血理气行表治愈者,经络通则膝不病,肝无所郁,不克脾土)

 

 

 

回春錄新诠

某,劳力人,阴分素亏,骤感风湿,两膝刺痛酸软,不能稍立,孟英以六味地黄汤加独活、豆卷,一剂知,二剂已。

按:两膝属肾所主,此处肌薄而骨节粗隆,劳力过度,伤之则膝多酸软,况素来阴分亏虚,更感风湿之邪,留滞经络,阻碍气血之流行,故刺痛。本方、地黄、山萸肉益肾滋肝(生地、山萸肉均能治痹)、山药、茯苓补脾健胃,独活、丹皮祛下焦之伏风,豆卷、泽泻泻经络脏腑之湿热,方极灵活,虚实兼到,补阴而不助邪,祛湿而不伤正。收效亦捷。

 

 

 

焦树德临床经验辑要

一、21岁女患者,5月3日初诊,20天前在劳动后,突然两膝关节肿痛,两踝、两脚亦肿痛,不能行走,肿处皮肤略红,扪之发热,内有热痛感,两小腿有散在的几个小红斑,僵硬有触痛,舌苔略黄,脉象滑数。

辩证:风寒湿三邪杂至,痹于经络,关节郁闭化热而发为热痹。

治法:祛风、清热、活络、散痹

处方:清热散痹汤加减

桑枝15克、桂枝6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知母10克、地龙6克、木瓜10克、防己10克、槟榔10克、忍冬藤15克、威灵仙10克、乳香3克、没药3克、牛膝10克,水煎服8剂。

膝足关节的疼痛、红肿都显著减轻,已能下床在地上扶棍行走,再服4剂痊愈。

二、14岁女患者,1977年10月18日初诊,先发生脚及踝、膝关节肿痛,继即手腕关节肿痛,皮色不边,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此时两腿关节变形,已不能行走。两膝、踝、两腕关节均肿大疼痛,关节变形,不能行走已三年,两手不能端碗,拿筷子,吃饭很困难,行动需人背者,小便多,大便正常,舌苔薄白,脉象弦滑。月经尚未初潮。

辩证:风寒湿三邪杂至合而为痹,寒湿邪盛,深侵肾肝、筋骨,经络气血痹阻,关节失利,渐至变形僵硬。

治法:补肾祛寒,活血通络,壮筋骨,利关节

补骨质9克、骨碎补10克、附子6.5克、桂枝12克、赤芍9克、白芍9克、知母10克、防风6克、苍术6克、牛膝10克、透骨草25克、麻黄3克、红花6克、威灵仙12克、松节15克、炮山甲6克、羌活9克、独活9克、熟地12克、薏苡仁30克,水煎服10-15剂,有效还可以继续服。

二诊(1977年7月18日):上方服用百剂左右,各关节肿痛明显减轻,已能自己走路,平地可走500米,上楼可上3层。舌脉同前。上方加防己9克、黄柏6克、泽泻9克、寻骨风12克、全蝎6克、细辛3克。水煎服30剂,效可继服。

三诊(1978年11月2日):上方又服百余剂,诸症更为减轻,已能每日走2000米到公社去上学学习,并能洗碗作饭等。舌苔正常,脉象略滑,上方去泽泻、防己、黄柏、全蝎,加桑寄生25克、川断15克、白芥子5克、泽兰10克,再服30剂,有效继服30剂,服60剂以后,用本方5剂,研为细粉,每次服3克,1日2次温开水送服。

1979年秋来信,各关节已不痛,肿亦消退,能胜任洗衣做饭等家务活动,现在继续服用药粉,巩固疗效。

(虽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治法与膝痹同,如此用药,详读四圣心源历节根源篇可理解。李可谓免疫性疾病多由于肾虚,有一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不错,吾治本人同事,得类风湿性关节炎20年以上,关节都变形了,怕猪蹄附子法,附子用量确实太多,本人也不敢开,遂开番木瓜1斤、五指毛桃15-20克、牛大力15-20克、木瓜10-15克、巴戟天20克、黄芪10-20克、生姜10克、黑豆20克、姜黄10-20克,方义为关节变形,寒痰血瘀积累于关机必多,营卫经络不通,肝木气阻郁结冲击作痛,脾肾寒湿俱盛,番木瓜、五指毛桃健脾胃舒筋通经络化痰除湿,中气健则善磨,易化瘀滞,巴戟天、牛大力补肾气散寒湿舒筋活络,木瓜舒筋活络化湿,黄芪补卫气助生姜行表滞,黑豆生津液清木热平肝风降胆经相火,木郁必有热也,黄芪黑豆生姜补营卫不足通营卫瘀滞,营卫盛更好祛经络中瘀滞,实取桂枝汤方义,姜黄破血行气以通经络,大概吃一个星期左右疼痛消失,二个星期晨僵消失,力气有所增加。其实煮药的时候是用手抓的,具体量只能是大概,番木瓜用新鲜的效果佳,用干品效果要差些,去掉番木瓜,加大五指毛桃用量也有效,不加大五指毛桃量也有效,此方治疗颈痛、肩痛、腰痛、髋关节痛也有不少患者见效,皆活血通络之功)

 

膝关节痛 (209)
普通感冒 (76)
肾水 (4)
类风湿关节炎 (89)
回复12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