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便秘,腹泻交替数年

中医版达人 · 最后编辑于 3 天前 · 来自 iOS · IP 上海上海
396 浏览
icon四川-海天 推荐

病例信息

齐某,女,63 岁,

主诉:便秘、腹泻交替10年。

现病史:患者自 10 年前子宫内膜异位、直肠切除术后开始出现便秘、腹泻交替症状,近期加重。现大便日行3次、量少、排出不畅,不大便则腹胀,自觉脐下拉扯感、左下腹甚,无肠鸣;怕冷甚,怕热,胸闷;无心悸;双目发蒙;前额不适;口苦,口干不欲饮水;纳可;寐差易醒,醒后难入睡。舌红胖,苔黄白腻,脉弦细。

中医诊断:便溏(肝胆气郁,脾虚湿热下注)

治法:疏肝理气,辛开苦降,扶脾清热燥湿。

处方: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合平胃散加减。柴胡10g,黄芩8g,法半夏10g,黄连3g,干姜6g,党参10g,白芍15g,炒枳壳10g,大腹皮15g,苍术15g,厚朴10g,陈皮10g。7剂,水煎,日1剂,分两次服。

二诊:服药后排便前腹痛加重,双侧太阳穴胀痛感。现大便两日一行,排便前腹痛甚欲排便,初大便硬结,后质稀糊状,排便后腹痛减;食纳可,稍口干口苦,饭后口中酸,饮水一般,小腹仍有牵拉感,腹部怕冷。舌暗红胖,苔薄白腻,脉细弦滑。

中医诊断:便秘(肝胆气郁,脾虚湿热下注)

治法:疏肝理气,辛开苦降,扶脾清热燥湿。

处方: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合平胃散加减。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0g,炒白芍15g,枳壳10g,党参10g,桂枝10g,白芍20g,生姜10g,大枣10g,制大黄3g,炙甘草6g。7剂,水煎,日1剂,分两次服。

三诊:服药后腹痛减,现大便日两次,先稍干成形,后质稍软。服药后出现胃部空磨感,进食及饮水后可缓解,稍口干口苦,口酸,四肢发热,自觉从骨蒸热,余部无发热感,纳可,大便前稍有腹痛,矢气少,骶骨、腰部、腹部怕冷,腹部牵拉感减,自觉阴部有热气感,小便无灼热感。舌暗红胖,苔前薄白根白腻,脉细弦。

上方加黄连6g,吴茱萸1g,山药10g。7剂,水煎,日1剂,分两次服。


病例讨论

便秘、腹泻属于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中医对于习惯性便秘、慢性腹泻治法多样,灵活性强。

此案属外科手术损伤脾胃,为子宫内膜异位、直肠切除术后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类似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灵枢·本输》云:“大小肠皆属于胃。”这里的大肠属广义的“胃”。“六腑以和降为顺”,胃气下降则肠腑气降,传输糟粕。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升胃降是脾胃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脾气上升以转化、吸收水谷精微;胃气和降将所摄纳之水谷下传小肠分清泌浊,糟粕则由大肠排出体外。脾不升清则泄泻,胃不降浊则便秘,故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脾胃升降失常也可引起单纯便秘,表现为大便一至数日一行,排便艰涩。

临床治疗可以半夏泻心汤为主辛开苦降,以味辛能开能升,味苦能降能泄,所谓“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合则苦辛通降,升脾降胃。方中主药半夏,既可辛开气机,又可和降胃气;干姜以其辛热之性温升脾阳;黄连、黄芩苦降胃肠之气;参、枣、草甘温调补脾气,复其升降功能之常。

应当注意的是,临床寒热药的用量当随脾胃升降之侧重灵活掌握,且随机变化。对便秘而言,还应芩、连降胃为主。若胃气通降不利较甚,便秘腹部胀痛窘迫,可加大黄速降胃气,但宜中病即止,不可过用,否则易损伤脾阳,加重脾气不升。大黄又名“将军”,取其斩关夺隘之性,泻下通腑,但需少少佐之,甚者1~3g即可;证情轻者可用熟大黄,泻下作用和缓。

该帖还没有疾病标签去添加
8 1 5
同行评议(1)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病例完整NaN
临床实用NaN
诊疗科学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