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中药典故|杀人诛心,薏苡明珠

心情驿站版达人 · 最后编辑于 15 小时前 · 来自 Android · IP 云南云南
342 浏览
推荐、达人点赞 2 项荣誉

典故: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奉汉光武帝刘秀之命率兵远征交趾(相当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平息南疆之乱。交趾气候潮湿,瘴气严重,很多士兵无法适应当地环境,患上了“脚气病”。患病的人表现为手足麻木、下肢浮肿,进而发展为全身肿胀,马将军很着急。这时,有个当地老农告诉他这是中了瘴气,吃薏苡仁就可以解毒祛湿。于是,马将军便叫人找来薏苡仁熬成粥给士兵们喝。果不其然,患病的士兵们喝了后很快痊愈。

马将军平定南疆班师回朝之时,带了一车薏苡仁种子准备在北方种植。当时,马将军备受皇帝宠信,遭人妒忌。有人见他拉回来一车形似珍珠的东西,就造谣称马援在南方搜刮了一车名贵珍珠私藏在家。马将军死后,好事者诬告他私藏明珠,请皇上治罪。皇上很是愤怒,导致马援的葬礼草草了事,无人敢去吊唁。马将军夫人先后六次向皇上上书陈述冤情,皇上才相信那一车“奇珍”只是薏苡仁。所以,后世以“薏苡明珠”“薏苡之谤”来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中药:

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米的干燥成熟种仁。

img


img

源流

《本经》归上品,谓“薏苡子,一名解蠡,味甘微寒,生平泽。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其根下三虫。”

《本草崇原》:薏苡其形似米,故俗名米仁。始出真定平泽及田野,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叶如黍。五六月结实,至秋则老。其仁白色如珠,可煮粥,同米酿酒。

慧苡仁,米谷之属,夏长秋成,味甘色白,其性微寒,禀阳明金土之精。主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者,阳明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盖宗筋润,则诸筋自和。机关利,则屈伸自如。又,金能制风,土能胜湿,故治久风湿痹。肺属金而主气,薏苡禀阳明之金气,故主下气。治久风湿痹,故久服轻身,下气而又益气。


性味:味甘、淡,性凉。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

主治: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浊,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克。


古方用法列举(来源《本草纲目》):

薏苡仁:

1、风湿身疼,日暮加剧。用麻黄三两,杏仁二十枚,甘草、薏苡仁各一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分两次服。

2、水肿喘急。用郁李仁二两,研细,以水滤取汁,煮薏苡仁饭,一天吃两次。

3、沙石热淋。用薏苡仁(子、叶、根皆可)水煎热饮(夏月次饮),以通为度。

4、消渴。用薏苡仁煮粥吃。

5、肺痿咳嗽,有脓血。用薏苡仁十两,捣破,加水三升煎成一升,以酒少许送服。

6、痈疽不溃。吞服薏苡仁一枚。

7、虫牙痛。用薏苡仁、桔梗研末点服。

8、疝疾。用薏苡(以东壁黄土炒过),加水煮成膏服下。

薏苡根

1、黄疸。用薏苡根煎汤频服。

2、杀蛔虫。用薏苡根一斤,磨细,加水七升煮成三升服下,能将虫杀死打出。

3、月经不通。有薏苡根一两,水煎服。

4、牙齿风痛。用薏苡根四两,水煮含漱。

疟疾 (5)
回复1 1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