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正学中药治愈食道癌医案2例
裴正学教授行医40余年,经治之食道癌患者,总不下数百例,有些系术前、术后加服中药;有些是化疗、放疗加服中药;单纯服用中药者多系农村经济困难者。中药虽系辨证论治,临证加减,但用方总不外半夏厚朴汤、六味地黄丸、启膈散、三黄泻心汤、半夏泻心汤、丹参饮等类方。中药对绝大多数病例来说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尤其对手术病人之延长存活,对放、化疗病人之减少毒副作用等确有肯定作用,以下两例乃裴教授采用中药治疗疗效最佳之验案,录之以示人。
案1
1984年(甲子)秋,患者徐某,男,50岁。胃脘胀满、咽下困难月余。经钡餐、胃镜确诊食管中段腺癌,鉴于患者经济困难,要求服用中药,回家中调养。诊见:舌红、苔黄厚腻、尺脉弱、关脉弦。
方用六味地黄合半夏泻心:生地黄12g,山茱萸10g,山药10g,丹皮6g,茯苓10g,泽泻10g,黄连6g,黄芩10g,半夏6g,干姜6g,党参15g,丹参10g,木香3g,草豆蔻3g,黄芪30g,制乳没各3g,穿山甲10g,皂角刺6g。水煎,取汁800mL,分4次2 天服完(即每日2次,每次200mL,早晚饭后服)。
1997年(丁丑)春,患者来诊,谓上方坚持服用300余剂,效果明显,目前已无任何症状,诊见其颜面红润、体格健壮,无吞咽困难及胃脘不舒,钡餐透视无阳性发现,胃镜检查:食道中段未见,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此例之治愈实属奇迹,患者将原方加厚裱糊为纸板,该板因久用磨损,其上字迹斑驳,隐约可辨。余问患者何以能坚持服药数年?答曰:先是服药10余剂,自觉服后饮食稍能通流,因无他法,只有埋头服药,1年后病情明显好转,越有信心,故能坚持至今。
按:上方乃六味地黄汤、半夏泻心汤、半夏厚朴汤、托里透脓散之合方,六味地黄汤扶正固本、半夏泻心及半夏厚朴汤泻火燥湿、行气宽中,托里透脓散软坚活血、扶正散瘀。诸方共奏治癌之功效,久服不辍,竟成大功。
案2
2000年(庚辰)2月,患者张某,男,56岁。咽下困难3月余,伴胃脱胀满,钡餐、胃镜确诊为食管上段鳞癌、萎缩性胃炎并肠化、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曾经60Co照射20次,总量达6000cGy,咽下较前略有好转,仅能进食牛乳及茶水等,胃脘胀满较前加重,求治于余。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沉弦数。患者除上述症状外,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方用大承气汤合三黄泻心汤、启膈散加味:大黄10g,黄连3g,黄芪10g,枳实10g,厚朴10g,芒硝10g,茯苓10g,郁金6g,丹参10g,丹皮10g,木香10g,浙贝10g,砂仁6g,杵头糠20g,荷叶蒂10g,水煎服。
服药10剂,患者咽下明显通利,能进食面条,能嚼咽面包及饼干等,大便通畅、小便转清、胃脘之胀痛明显好转,厚黄腻之舌苔亦较前变薄。前方去芒硝,加生地黄12g,山茱萸10g,山药10g,泽泻10g,水煎服,每日1 剂。
10剂后症状进一步好转,胃脘胀痛消失,舌红、苔薄黄、微腻。方用六味地黄汤、三黄泻心汤、丹参饮、启膈散之合方:大黄6g,黄连3g,黄芪10g,干姜6g,半夏6g,丹参10g,木香6g,砂仁6g,生地黄12g,山茱萸10g,山药10g,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0g,郁金6g,浙贝母10g,荷叶蒂10g,粳米20g。水煎服,每日1 剂,令长服之。
2001 年(辛巳)3 月,患者来诊,谓服上药90余剂,诸证全消,在当地行钡餐、胃镜检查已无病变。嘱患者用前方10剂之量,粉碎过箩,炼蜜为丸,6g/丸,日服3次,每次1丸,饭后温开水冲服,以善其后。
按:此例之治愈亦属奇迹,三黄、承气均对症之方也,六味、启膈、丹参饮合而治本,在放疗奏效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达到了单纯放疗无法达到的疗效。此例目前已属治愈,然毕竟时间仅1年余,宜继续观察远期疗效之。
本文节选自《裴正学医话医案集》。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