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手术后到底要不要镇痛?

麻醉疼痛版达人 · 最后编辑于 06-27 · IP 河南河南
880 浏览

手术后要不要镇痛?

先说结论:

手术后一定要接受镇痛治疗!

镇痛可能存在一些不良反应!

麻醉医生有更好的技术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治疗术后疼痛的同时,减少甚至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手术与疼痛是伴生关系!接受手术就会有创伤,有创伤就会有不适,而对于不适的感知产生了疼痛。因此手术之后一定会伴随着要不要镇痛的问题!

以往的观念认为,手术之后疼痛是必然的,也是患者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因此疼痛基本靠忍。什么时候就不疼了?当伤口愈合以后疼痛就会减轻,但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日、数周或者数月,有的病人甚至持续数年。我就见过病人因为疼痛而寻死觅活的情况!而且术后的疼痛会影响患者的康复。那有人一定会问:

疼痛必然是手术之后患者必须承受的吗?

忍受疼痛是接受手术患者的唯一选择吗?

遗憾,在很多地方,如果你问外科医生上述问题,答案在某种程度上是肯定的。但是如果你问麻醉医生,麻醉医生会回答你:并不是。手术期间疼痛管理是麻醉医生的工作,也是麻醉医生必备的技能。

虽然外科医生也会在手术之后也会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治疗,但是术业有专攻,外科医生对于术后疼痛的治疗还是不够专业,而且外科医生能够应用的措施也是有限的——大部分只有打针吃药而已。但是对于麻醉医生来说手段就多了很多。这些方式包括:

1. 口服药物

这是最为常用的减轻术后疼痛的方式。这类药物包括很多种类:阿片类药物(吗啡等)、抗炎药物(芬必得等)、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等)、抗癫痫药物(加巴喷丁等)、抗抑郁药物(百忧解等)~~~~等等。

口服药物的好处是给药方便。不好的是口服药物往往起效比较慢,还有就是很多手术术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进食。因此这类药物适用于那些手术创伤小并且术后可以进食的患者。

2. 静脉药物

通过输液给予患者镇痛药物。而给药的时机可以分为单次给药或连续给药。单次给药适用于术后疼痛特别剧烈的患者,我们可以通过输液一次给予适量的药物,这种给药方式有效,但一旦药物代谢以后疼痛便会再次出现。连续给药适用于接受较大手术的患者,通过静脉持续给予药物从而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达到持续镇痛的效果。但是如果患者疼痛较轻或者对药物比较敏感,持续给药会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会给患者带来危险。

鉴于单次给药和连续给药都存在优点和不足,目前最为常用的给药方式是患者自控镇痛。这种方式兼顾了单次给药和连续给药的优势,避免了两种给药方式的不足,使得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疼痛情况自我调控药物的用量。

虽然新的给药方式改善了患者术后疼痛,但是静脉用药必然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等。但是别慌,麻醉医生还有其他手段来减轻术后疼痛。

3. 区域阻滞

全身用药方式(口服、静脉)会出现不良反应,是因为药物的作用。而区域阻滞并不是全身给药,而是通过局麻药物使得伤口的疼痛不能传输到大脑。区域阻滞的镇痛方式包括:椎管内镇痛、伤口周围打局麻药以及神经阻滞。这是一种局部的镇痛方式,因为药物不作用与全身因此可以避免出现静脉给药时出现的不良反应。但是这种镇痛方式也有不足,那就是作用范围和时间有限:局部给药不能覆盖的地方还是会产生疼痛,而且当局部作用消失后患者依然会感觉疼痛。如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哪?连续给药可以解决时间问题,合并应用静脉或口服药物可以解决范围不够的问题。

虽然麻醉医生有这么多中手段可以降低术后疼痛,但还是有很多患者会担心,最常见的担心如下:

1. 术后镇痛会不会影响伤口愈合?

担心这个问题的患者最多,但也是最没有必要的。可以明确的说,术后镇痛不会影响伤口愈合,相反可以促进康复。

2. 用了镇痛泵会不会吐?

这个问题担心的人也很多,我上一篇文章也做了详细的解释。镇痛泵引起恶心呕吐是因为药物。现在有很多新的镇痛方式和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使患者不出现恶心呕吐。

3. 镇痛泵可不可以走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是不包含镇痛泵的,但是良好的术后镇痛会促进康复,如何取舍还要患者自己定夺。

最后,术后疼痛是手术相伴生症状。它会影响术后康复,因此对于术后疼痛一定要加以治疗。虽然镇痛治疗可能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但是麻醉医生现在已经有了更多的技术手段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治疗术后疼痛的同时,减少甚至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2 收藏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