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入玻璃体腔的白内障:植入性囊袋拉勾的应用改良-管针技术(原创)
最开始接触金海鹰教授的植入性囊袋拉勾是5-0的Prolene缝线,但针粗,其在巩膜层间缝合太困难,常常会导致结膜裂伤,6-0Prolene缝线同样有相同的问题。在发现可以用7-0Prolene缝线后就喜欢上了它,但是7-0缝线金教授的办法是从眼外进针到虹膜和囊袋之间,然后用引针拉出,但这个对我来说太难:我怕辛辛苦苦保留下来的囊袋一针把它戳破了,而直接用针操作,针太短(9.3mm)难以直接完成操作,思前想后找到了这个解决办法。
现在金教授的方法又做了升级:用引针从眼外或眼内穿出,穿入缝线来解决7-0缝线针太短的办法,但我还是觉得自己的这个办法更适合我一些,而且至少有一个优势:针孔是最小的。现在把该办法分享给大家。

其它步骤可以看以前的病例贴经验︳晶体半脱位向后垂入玻璃体腔的白内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