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这位家属是什么情况?
今天发生了一件我从来没有遇到的事情:一个溃疡性结肠炎的老病人一直是让女儿在我的门诊配药,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肠镜检查显示炎症加重,提示美沙拉嗪的效果并不理想,我建议他需要来门诊复诊或者住院评估,可能需要升级生物治疗,但是患者并没有来,而是继续配药。这周二家属带着患者来看病了,说腹泻次数显著增加,每天20次左右,希望得到治疗。我评估了一下病情,的确需要进一步处理,但是周二当天我没有空床,于是给患者说周末可以空出一张床收进来。现在腹泻次数这么多,最好先去急诊进行补液,避免电解质紊乱。家属也没有提出其他意见,然后就去急诊补液。
两天后,周四特需门诊又来看病,说希望早点住院,我说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的确现在没有床位,你要住我的病床的话需要等到周末或者下周初。如果患者或家属着急住院的话,上海能看IBD的医院多了去,仁济、瑞金、十院都很好,他们如果有空床你就尽快住进去。但是如果你一定要住在我的病床上,那就需要等床。于是家属和患者就回去了。
没想到的是,今天下午患者家属带着患者直接跑到病房来闹,说我答应了他周六住院(?),为什么还没住进来?哪怕加床也要住进来。问题是:我没有和他确认过具体哪天住院,更没有加床的惯例啊!于是我们立即联系了医院的应急分队,然后把病人带走去急诊治疗了。
我始终不太明白患者和家属哪根筋搭错了。你说他不信任我吧,他快十年了一直在我这里复诊;你说他信任我吧,居然能够弄出这么档子事,把病房弄得乌烟瘴气。我自己的推测:之前来门诊负责配药的都是他女儿,这位女儿我觉得比较正常;而来闹的则是他的儿子,这位家属就不是很好沟通了,从他在特需门诊和我说话的态度就能看出点端倪,而且这次他说他在门诊是全程录音的,这更加印证我的推测。还好我在门诊给患者进行告知和书写病历的时候,基本上是比较规范和全面的。估计这位儿子大概率是以前从来没有参与过父亲的治疗,现在病情加重了,为了体现自己对患者的重视和关心,从而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在医学上,对这种情况有个贴切的说法,以前叫做Daughter from California syndrome(加州女儿综合征),现在改名为:天边孝子症候群。
最后编辑于 05-10 · 浏览 6090